台股因全球軍費上升與AI半導體需求激增,投資機會大幅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受全球軍費上升影響,AI與半導體發展激增投資機會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國防與航太產業需求持續上升,2024年全球軍費將達2.7兆美元,並可能在未來數年內增至3至4兆美元,這為相關ETF帶來了強勁的資金流入動能[1]。同時,台灣政府也在積極推動AI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計劃到2029年將AI算力基礎設施提升至23MW,這不僅強化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系中的地位,也為國防科技的進一步整合提供了可能性[2]。市場分析指出,這些趨勢將促進國防產業的成長循環,並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機會,特別是在科技創新與國防需求交匯的背景下,未來的市場潛力值得關注。
台泥 (1101-TW) 因火災影響產能,已啟動電池產能調整計畫,預計8月可望滿足客戶需求,顯示出其在高階電芯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3]。此外,富邦特選高股息 30 (00900-TW) 的換股名單顯示,金控股及光學雙雄受到青睞,航運股則幾乎全數被剔除,反映出市場對金控股的信心及對航運業前景的謹慎態度[4]。這些變化不僅顯示出投資者對於不同產業的風險評估,也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對台灣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在AI需求及貿易政策變化的背景下,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以調整策略。
輝達 (NVDA-US) H20 GPU 的出口解禁,將顯著提升中國市場對高階 AI 晶片的需求,尤其是在雲端計算和大型資料中心建設方面,需求比例已回升至49%[5]。儘管中國企業如華為積極開發自研晶片,但短期內仍難以取代輝達的市場優勢,顯示出美國對中國科技市場的影響力依然強勁。針對政府普發現金補助的政策,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強調,應檢討不當補貼及能源政策,以確保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並穩定民生與增強經濟韌性[6],這反映出在全球科技競爭與內部經濟政策之間,台灣面臨的多重挑戰與機遇。
美國計劃於8月對25國徵收新對等關稅,台灣卻未在名單中,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台灣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缺乏籌碼,且其他國家的談判結果不佳,將影響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並推高國內物價,對出口導向企業造成重創[7]。他建議政府協助業者轉向中國、東南亞或歐洲市場,並強調需加強自由貿易協定的合作,呼籲政府穩定匯率以減輕企業損失,顯示出當前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台灣經濟的潛在威脅。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