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股災後重建 中國料大鬆銀根振經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認為,從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大環境看,適度放鬆貨幣也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因此央行仍有降息和降準的現實需要。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經歷大股災後,近日中國公佈的數據幸好都不俗,繼6月出口好於預期外,央行昨(15)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33.34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8%,接近全年12%的目標,增速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專家普遍認為,6月金融數據向好,不改未來貨幣政策寬鬆基調,尤其是6月底7月初發生了大股災,國人財富大蒸發,從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大環境看,適度放鬆貨幣也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因此中國仍有降息和降準的現實需要。
香港《文匯報》報導,今年4月,中國M2增速曾跌至10.1%的歷史較低點,此後逐月回升。雖然市場普遍預計,隨着央行降息、降準政策效果逐漸顯現,未來數月M2有望回升,但6月末增速達到11.8%仍然超出多數分析人士預期。人行昨公佈數據顯示,6月M2同比增長11.8%,高於路透調查中值11.0%;6月新增貸款約為1.27兆元,也明顯高於路透1.05兆元的調查中值。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昨表示, M2逐月回升與今年以來央行持續降息降準有密切關係,下階段中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和預調微調。他解釋稱,去年11月以來,央行4次降息、3次降準。一方面,降準提高了貨幣乘數,增加了貨幣供給。降準也增加了銀行體系資金供給,令銀行放貸意願增加,超額儲備率下降。中國超額儲備率最近幾個月整體下降,從4月份的3.27%,降至6月份的2.51%。
雖然6月M2和新增貸款增長均超出預期,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若股市及經濟基本面沒有大的起伏,下半年可以結合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定向調節手段,適當放緩降準和降息等舉措的出台頻率。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分析信貸結構,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繼續下降,反映出企業投資意願依然不足,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稱,6月金融數據向好,不改未來貨幣政策寬鬆基調,他認為,從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大環境看,適度放鬆貨幣也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因此中國仍有降息和降準的現實需要。
民生證券債券分析師李奇霖表示,從中期看,經濟還處於「基建托底+傳統部門去產能+新增長點青黃不接」的狀態,金融數據很難出現一個季度以上的改善。在此背景下,下半年貨幣寬鬆不會轉向,但對流動性的調控更多的轉向長端和定向調控,主要通過降準、PSL和「扭曲操作」來實現,長債利率無須過度悲觀。
另外,6月以來股市的劇烈波動也增加央行維穩力度,除在當月末重新啟動逆回購外,還在7月初進行了6個月期的MLF,此前MLF期限均為3個月。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鄂永健認為,短期內普遍降準降息可能性很小,重點還是定向調整,比如再貸款或PSL等。
央行公開市場昨日進行了200億元七天期逆回購操作,較6月末重啟以來500億元的同期操作規模大幅縮減。業內人士稱,出於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考慮,央行會繼續關注包括股市在內的金融市場表現,未來在公開市場以及其他操作手段上相機操作。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