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成長助台積電華碩股價攀升,特斯拉面臨挑戰,美日貿易談判提振市場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積電、華碩受益半導體成長,特斯拉面臨挑戰,美日貿易談判進展提振市場信心
本周台積電 (2330-TW)(TSM-US)股東會及AWS台灣區域啟用引發市場關注,顯示半導體及雲端服務的成長潛力持續強勁[1]。同時,華碩 (2357-TW)因AI伺服器及PC升級需求,獲得法人連續四周買進,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營收增長的信心,尤其是在電競及商用市場的擴展計劃下,華碩的股價表現亦持續向好[2]。整體而言,科技股在全球需求回暖及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市場動能。
美日貿易談判顯示出積極進展,尤其是在關稅協議方面,赤澤正亮強調希望在G7峰會前達成共識,這反映出日本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強烈關切[3]。此外,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也在改善,川普宣布習近平同意恢復稀土出口,顯示雙方在貿易摩擦中尋求緩解,並計劃於6月進一步談判[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雙邊貿易,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關鍵資源的供應穩定性上,市場對此持續關注。
特斯拉 (TSLA-US) 人形機器人計畫 Optimus 的負責人 Milan Kovac 突然離職,為該項目帶來不確定性,接任者為自動駕駛團隊的 Ashok Elluswamy,這一變動可能影響特斯拉在無人計程車及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這些項目對公司市值至關重要[5]。此外,特斯拉股價在經歷周四因川普與馬斯克爭執導致的14.3%暴跌後,周五反彈3.67%至295.14美元,散戶投資者趁機大舉買入,顯示出對特斯拉的持續信心[6]。市場分析指出,儘管面臨波動性上升,散戶的熱情未減,反映出其對特斯拉未來成長潛力的冒險投資精神,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其股價表現。
川普對於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對話毫無興趣,顯示出兩者在減稅法案上的對立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儘管特斯拉股價回升,但投資者對馬斯克的表現感到不滿[7]。同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即將與德國領導人會晤,商討AI晶片廠的建設計畫,顯示歐盟在AI領域的積極布局,並可能縮短與美國及中國的競爭差距,輝達股價因此上漲[8]。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政策變動與國際合作中的重要性,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相關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