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轉向保守策略推升台股流動性,市場韌性與科技創新並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泰金第一季資本利得達255億,轉向保守策略助推台股流動性
國泰金 (2882-TW) 在法人說明會中透露,儘管面對金融市場的波動,其第一季仍實現資本利得達 255 億元,顯示出其資產配置的靈活性與應對能力。隨著市場情勢的變化,國壽的投資策略逐漸轉向保守,並計劃持續加碼台股及台幣計價的ETF,這不僅反映出對台灣市場的信心,也顯示出其對長期資本增值的重視。市場分析指出,國壽的這一策略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台股的流動性,並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台灣的資本市場。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台灣市場的相對穩定性將成為資金流入的重要考量。
台股市場展現韌性 產業創新與需求回升同時發力
環泥 (1104-TW) 在面對升息、通膨及缺工缺料的挑戰下,仍展現出基礎建設及企業廠辦需求的韌性,混凝土的總待提量可達200萬立方米,顯示出市場對於大型專案如高鐵特區開發及台積電廠辦的期待[2]。儘管第一季混凝土銷量年減3%,但營收卻增長4%,顯示出環泥在供需平衡及產能優化上的努力。另一方面,長興 (1717-TW) 也在穩定的中國市場需求中,4月稅前盈餘月增5%,顯示出合成樹脂及特用材料的銷售表現良好,並且對美國關稅的影響可控[3]。此外,永豐金控 (2890-TW) 的新世代接班計畫即將啟動,將由蘇威嘉接任證券總經理,並推動五大策略以提升營運效率,這一系列的變革可能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注入新動能[4]。綜合來看,這些企業在各自的領域中均展現出穩健的業績表現及未來成長潛力,反映出市場對於基建及科技產業的信心。
COMPUTEX 2025的成功舉辦吸引了來自152國的86,521位買主,顯示台灣在全球科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在AI及前瞻技術的展示上,國內廠商如碩 (4938-TW)、研華 (2395-TW)等展現了創新能力。新設的Smart Mobility主題館進一步推動汽車智慧化與電動化技術的交流,預示著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5]。另一方面,桃園機場在端午假期的運量預計將達68.7萬人次,顯示出旅遊需求的回升,並有望全年運量恢復至疫情前水準,這不僅反映了民眾出行意願的增強,也顯示出航空業的復甦潛力[6]。此外,鴻海 (2317-TW) 宣布出清Phyn持股,獲利5.6億元,這一策略性資產處分顯示公司正專注於符合長期發展的核心業務,尤其是在AI領域的投資,展現出企業在資源配置上的靈活性與前瞻性[7]。綜合來看,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台灣科技產業的活力,也顯示出市場對於創新與復甦的強烈期待。
在最近的法人說明會上,國泰金 (2881-TW) 總經理李長庚對新台幣升值的影響表達了樂觀的看法,認為新台幣仍將在27至33元的範圍內波動,並強調台灣廠商在面對全球危機時已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顯示出產業競爭力的韌性[8]。同時,國泰人壽 (2882-TW) 也針對新台幣升值的財務影響進行了分析,指出每升值1%將造成約20億的匯損,並計劃透過替代避險策略來降低匯率風險,顯示出其對未來財務穩健的重視[9]。此外,光通訊廠上詮 (3363-TW) 在轉型過程中獲得22件矽光專利,並計劃在2024年第3季實現量產,顯示出對高階資料中心市場的信心,這也反映出台灣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持續進步[10]。整體而言,台灣產業在面對匯率波動及全球市場變遷中,展現出強勁的適應能力與成長潛力,未來仍有望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