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因美中貿易緩和吸引外資買超32.92億美元,輝達推動AI基礎設施擴張助力台灣市場競爭力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因美中貿易緩和吸引外資買超32.92億美元,市場信心回升
美中關稅戰的暫時休兵為全球市場帶來了顯著的風險偏好提升,科技股的強勁反彈助推道瓊及S&P 500指數回升,顯示出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1]。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資對台股的熱情持續升溫,淨買超達32.92億美元,使台灣成為亞股中的吸金王,顯示出投資者對於台灣市場的信心[1]。整體股票型ETF的淨流入達289.71億美元,顯示出美國市場的資金流動性依然強勁,而固定收益型ETF也獲得90.32億美元的淨流入,特別是非投資級債券的吸引力上升,反映出市場對於風險資產的偏好[1]。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指出,企業財務狀況的堅韌性可能使市場過度恐慌的情緒有所緩解,進一步推高殖利率,這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將產生深遠影響。
輝達推動AI基礎設施擴張,台灣企業迎來創新機遇與市場競爭力提升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最近的演講中強調,AI已成為繼電力和網路後的第三代基礎建設,並指出公司已成功轉型為全球AI基礎設施供應商,這一轉變使輝達從專注於GPU晶片的市場擴展至數兆美元的AI產業[2]。隨著輝達50系列顯卡晶片供應充足,動力 (6591-TW) 的訂單能見度提升至1.5個月,第二季營收將顯著增長,並計畫在泰國設立生產基地以擴大產能[3]。此外,黃仁勳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公布了122家合作夥伴名單,包括國泰金控 (2882-TW) 和玉山銀行 (2884-TW),顯示出輝達在AI金融服務及產學合作方面的廣泛影響力,這些合作不僅促進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為相關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4]。輝達的轉型及其合作夥伴的多元化策略,顯示出AI基礎設施市場的快速成長,並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輝達 (NVIDIA)(NVDA-US) 與鴻海 (2317-TW) 及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合作,將在台灣建立「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這不僅是對台灣 AI 產業轉型的重大推動,也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5]。儘管美中貿易緩和帶動台股反彈,ETF受益人數卻連續三周下滑,顯示投資人對市場的謹慎態度,並開始轉向全球化布局,特別是日本和德國市場的信心提升[6]。此外,中美晶 (5483-TW) 與印度 Premier Energies 的合資計畫,將專注於生產高品質矽晶片,進一步強化其在再生能源領域的競爭力,並應對全球市場需求的變化[7]。這些動態顯示,儘管面臨不確定性,台灣企業仍在積極尋求創新與擴展機會,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基礎。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最近在演講中更新了其供應鏈背板,首次將威剛 (3260-TW) 和群聯 (8299-TW) 兩家記憶體模組廠納入名單,顯示出輝達在AI技術應用上對台灣廠商的重視,尤其是在AI智慧工廠技術的推廣上,並提及其他如華碩 (2357-TW)、聯發科 (2454-TW) 等公司,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8]。輝達宣布將其海外總部設於北士林,命名為 NVIDIA Constellation,這一消息使士紙 (1903-TW) 股價應聲上漲,顯示市場對輝達在台灣擴張的期待[9]。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則指出,AI工廠將推動下一波工業革命,並強調在此過程中需以光速進行,這與輝達的願景相符,顯示出兩家公司在技術合作上的潛力[10]。輝達的動作不僅強化了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地位,也為相關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顯示未來在AI及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持續成長。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升三紅K
#均線指標上攻
#法人看好股
#波段上揚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