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上漲113點 外資持續買超顯示市場信心,各行業動態揭示成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收盤上漲113點 外資持續買超顯示市場信心

台股今日收盤上漲113點,達21843點,外資連續11日買超,顯示出對市場的強烈信心,尤其在貨櫃三雄中合計購買6.7萬張,進一步推升相關股價表現[1]。外資今日買超達157.13億元,主要集中於中信金 (2891-TW)、國泰金 (2882-TW)及玉山金 (2884-TW)等金控類股,其中中信金更吸引近4萬張的買超,顯示出資金對金融股的青睞。 與此同時,面板族群則遭遇賣壓,群創 (3481-TW)、瑞軒 (2489-TW)及頎邦 (6147-TW)均被外資調整持股,反映出市場對該領域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投信和自營商對陽明 (2609-TW)的加碼行為顯示出對航運股的樂觀,但對仁寶 (2324-TW)的看法卻存在分歧,顯示出市場情緒的複雜性。 整體而言,外資的持續買超及對特定產業的集中投資,顯示出市場資金流向的明顯趨勢,並可能影響後續的股市走勢。

台股最新動態:餐飲擴張、半導體需求及壽險風險管理成關鍵焦點

連鎖餐飲集團開展 (7789-TW) 積極擴展業務,宣布收購台北101人氣餐廳SALT&STONE,並計畫透過發行新股取得100%股權,顯示其對於品牌增長的強烈信心[2]。華夏 (1305-TW) 面對第一季虧損的挑戰,第二季營收將優於第一季,主要因為訂單滿檔及川普關稅緩徵的影響,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回暖[3]。此外,中鼎 (9933-TW) 則在新竹啟動全台最大海水淡化廠的建設,這不僅是對於氣候變遷的回應,也將為高科技產業提供穩定的水資源,預計在2027年完工,並導入綠色工程技術以提升環保效益[4]。這些動態顯示出各行業在面對挑戰時的應變能力及未來成長潛力,特別是在市場需求回暖及環保意識提升的背景下,企業的策略調整將成為關鍵。
根據證交所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體上市公司稅前盈餘達1兆1130億元,年增28.24%,顯示市場基本面穩健,尤其半導體及電腦週邊設備業受益於AI需求,表現亮眼[5]。在此背景下,華通 (2313-TW) 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創下歷史次高,並因低軌衛星產品需求增長,第二季業績將持平或超越淡季表現[6]。此外,貿聯 - KY (3665-TW) 參加COMPUTEX 2025,展示多項AI解決方案,強調AI技術對各行業運作模式的重塑,並提升資料中心運算效率[7]。整體而言,台灣上市公司在AI及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未來市場運作韌性有望持續增強。
中信金 (2891-TW) 在最新法說會上透露,台灣人壽的隱含價值 (EV) 將於2024年底達到3036億元,顯示出17%的年增幅,並使每股EV上升至48.8元,這一增長反映了公司在資本適足性方面的穩健表現[8]。然而,隨著新台幣的急劇升值,惠譽國際將台灣人壽及其他四家壽險公司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指出這些公司面臨的幣別錯配風險及避險成本上升的挑戰,可能影響其資本適足率及獲利能力[9]。在此情況下,台灣人壽計畫發行最多300億元的公司債,以應對未來的資本需求,顯示出其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策略[8]。此外,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的訪台行程,將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高層會晤,預示著在AI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潛在合作,這也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的科技產業格局[10]。整體而言,台灣壽險業在面對匯率波動的挑戰時,仍需加強風險管理與資本配置,以維持其市場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極短線強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