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分化加劇:鴻海遭外資賣超,廣達持續受青睞,未來轉型關鍵在AI與低碳政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分化加劇,鴻海遭外資賣超1.7萬張,廣達持續受青睞
在法說會後,台北股市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外資對鴻海 (2317-TW) 的賣超達1.7萬張,顯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信心減弱。與此同時,廣達 (2382-TW) 則持續受到外資青睞,連續五日買超8931張,顯示其在市場中的相對強勢。整體而言,外資在當日累計買超75.34億元,顯示出對台股的持續關注。然而,成交量未見顯著放大,反映出市場仍然存在觀望情緒。尤其在晶片關稅案的消息影響下,投資者對未來走勢的謹慎態度愈加明顯。專家指出,當前大盤壓力區在22100點,操作策略需更加謹慎,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台股動態:大同遭停權影響投標,新光金增資強化財務,AI與低碳轉型成未來關鍵
大同 (2371-TW) 因違反《政府採購法》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停權三年,這一決定將對其電力事業群在公共標案的投標權造成影響。儘管該公司目前手上仍有超過210億元的訂單,顯示營運穩定性尚可[2]。另一方面,新光金 (2888-TW) 宣布將對新光人壽進行70億元的現金增資,旨在提升其資本適足率,並計劃發行累積次順位債以籌集320億元,這一系列措施將有助於強化其財務結構,並為未來的合併案鋪路[3]。此外,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劉揚偉強調將透過平台化策略推動台灣AI產業的發展,並協助中小企業轉型,面對全球製造趨勢的變化,這一策略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力[4]。綜合來看,台灣企業在面對政策挑戰與市場變化時,仍展現出強勁的調整能力與未來發展潛力。
在最新的財經動態中,鴻海 (2317-TW) 新任理事長劉揚偉於電電公會會員代表大會上強調,將透過 AI 平台化策略打造新產業生態系,並期待與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老地方」聚餐,延續去年「兆元宴」的盛況,顯示出科技業界的密切合作關係[5]。同時,國內五大發卡行在4月的信用卡簽帳業務中表現亮眼,國泰世華銀行以668.28億元奪得單月刷卡王,顯示消費者信心持穩,整體刷卡金額年增5.46%[6]。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明年將推動長照3.0政策,重點在於強化社區與家庭支持體系,降低對外籍移工的依賴,這一政策的推動將有助於應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並提升社會福利的整體水平[7]。綜合來看,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台灣在科技、金融及社會福利領域的發展趨勢,也顯示出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將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
神基控股 (3005-TW) 旗下的神基科技即將於第三季推出全球首款強固型Copilot+ PC,並在5月22日的Getac Innovation Day上展示其在高風險產業中的應用,顯示出AI技術在數位轉型中的重要性[8]。同時,環境部延長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期限至8月31日,以協助企業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近九成企業表達申請意願,顯示出市場對於低碳轉型的迫切需求[9]。此外,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年與海外共建9座廠,3奈米產能大增6成,並計劃下半年量產2奈米,顯示出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持續擴張與技術進步[10]。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與環保政策的交互影響,也預示著未來市場將更加重視跨產業合作與創新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