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經濟動盪:台電虧損補助、日美貿易談判及中美關稅新政影響市場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電虧損求補助,日美貿易談判與中美關稅新政影響全球經濟動態

台電因連年虧損,政府爭取1,000億元撥補以穩定供電及電價,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呼籲朝野支持,強調穩定電力對產業及民生的重要性[1]。同時,日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即將展開,雙方在關稅議題上仍存在顯著分歧,尤其是汽車及零件的關稅問題,這將影響兩國經濟合作的未來走向[2]。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台灣及日本的政策調整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能源及貿易領域的互動。
中美兩國降低關稅後,市場情緒顯著改善,中國對美國的貨物運輸量激增,航運數據顯示運輸預訂量增加近300%[3],這一變化促使航運股如江蘇飛力達和寧波海運大幅上漲,顯示出市場對於貿易復甦的樂觀情緒。然而,中石化 (1314-TW) 在股東會上決定不分配股利,反映出在中國供給過剩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營收與獲利壓力仍然存在[4]。儘管短期內運費可能因出貨量增加而上升,但長期的漲價動能仍顯不足,這使得市場對於航運業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中石化則計劃透過推動石化事業升級及綠能轉型,靈活調整營運策略以應對市場挑戰,顯示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求轉型的必要性。
川普政府調整中美關稅政策,將進口關稅大幅降低,市場反應積極,但評論認為此舉如同「玩火」,造成的經濟傷害難以逆轉,消費者物價仍將上漲,增加家庭開支[5]。同時,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奧指出,中美貿易衝突的根本原因在於債務、貿易不平衡及社會經濟差距,這些因素推動去全球化趨勢,並可能挑戰美國的民主制度[6]。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需關注長期趨勢,以理性應對未來挑戰。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出現顯著變化,川普政府因擔憂關稅對藍領選民的負面影響而調整策略,促成美中在日內瓦的初步協議,顯示出其在全球貿易再平衡中的矛盾[7]。同時,美國對華為的全球禁令雖然限制了其晶片合作,但華為的Ascend晶片因性能優越而受到中國科技巨頭的支持,並推動其智慧型手機銷量上升,顯示出中美科技競爭的加劇可能重塑全球科技格局[8]。這一系列政策調整不僅影響了美國內部的政治動態,也可能加速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與發展,進一步改變全球市場的競爭態勢。

全球股市承壓,台股不確定性加劇;特斯拉業務突破與薪酬方案重評引關注

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下,全球股市普遍承壓,台股在國安基金第九度護盤後,雖然收盤報21730.25點僅下跌52點,但仍顯示出市場的不確定性。財政部長莊翠雲強調,國安基金將在七月之前持續介入,以維穩市場信心,並根據美國貿易政策調整策略,這一點在台積電 (2330-TW) 股價一度突破千元卻未能持穩的情況下尤為明顯。市場分析師指出,當前投資者對外部消息反應敏感,操作上需謹慎,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台股的短期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9][10]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最近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成功取得多項業務突破,進一步推動國泰智能電動車 ETF (00893-TW) 的表現,該ETF因特斯拉 (TESLA) 股價近5日強漲24.29%而上漲近1.5%[11]。儘管美股在反彈過程中,標普500指數六周內上漲超過17%,專家警告市場已進入「超買」領域,且未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成為市場的隱憂[12]。隨著電動車市場在2030年占比預計超過40%,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市場動向及潛在風險,以制定更為明智的投資策略。
特斯拉 (TSLA-US) 董事會正重新評估執行長馬斯克的薪酬方案,這一舉措不僅關乎企業治理,也影響品牌形象,尤其在德州法院裁定其2018年薪酬過於誇張的背景下,董事會需為未來做好準備[13]。董事長 Robyn Denholm 和董事 Kathleen Wilson-Thompson 領導的專案小組正在考慮替代補償方式,這顯示出特斯拉在面對品牌價值挑戰時的靈活應對。市場觀察人士指出,若馬斯克能減少政治聲量,將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進而穩固散戶投資者的信心,這對於特斯拉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日本經常帳戶順差創新高,台灣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迎接未來挑戰

日本在2024財政年度創下30.38兆日元的經常帳戶順差,顯示出其經濟的強勁復甦,尤其是旅遊業的表現尤為突出,旅遊收支順差增長58%至6.69兆日元,反映出外國遊客的消費熱潮[14]。另一方面,台灣也在積極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方案」,預計未來五年服務型機器人產值將從4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這不僅是對超高齡社會的應對,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舉措[15]。兩國在不同領域的發展策略,顯示出各自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視,並可能成為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參與者。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