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外貿多線並行!出口轉內銷怎樣了?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5-05-12 05:00

不過十來天的時間,中國外貿轉內銷的進展就已經讓上海思樂得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吃了一驚。
「我們在線上每天的銷量平均都能增長將近 50%,有幾天更是成倍增長。線下光明集團旗下第一食品的國貨好產品專區,雖然樓面位置很高,但櫃台還是被擠爆。5 月 7 日一天的銷售額就有(人民幣)2 萬元,並且連續好幾天都要補貨三次。」張斌說。
張斌表示,以前公司也做過內銷生意,但從沒遇過這種火爆場面,有些消費者甚至一早就在門口等了。
「以前覺得國內太捲,但現在有了新的契機。」張斌說,借著東風,他們這樣對標國際標準的「上海製造」,在內銷市場獲得更大露臉機會。
「這次轉向內銷的產品並沒有降低銷售價格,而是按照正常的價格銷售,拼的是品質和優良的設計。」這也意味著,開拓內銷市場這條「新路子」,並非短期應急,而是長期布局與戰略。
據《第一財經》報導,從 4 月 18 日在上海市商務委主辦「上海市電商助力外貿拓內銷對接會」,到將出口產品擺上環球港展銷專區,上海清水日用製品有限公司只用了 4 天。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娜說,對美國出口約佔公司 15%。受高關稅影響,發往美國市場的訂單全部暫停,倉庫裡數萬個保溫杯需要找到「新路子」,而加大馬力「出口轉內銷」就是發力點之一。
上海清水只用了 4 天,既是政府搭台、企業直接對接成效的縮影,也受益於該公司本身就有約四成內銷業務——相關資質、手續齊全,同時不管是內銷還是外貿,產品均為自主品牌,所以外包裝、說明書等微調後,就可以順利推向國內市場。
不過,當下推廣力度和市場反饋,令張曉娜感到十分驚喜。
「7 日我們去了 7 個營業員都忙不過來。每天起碼要補一次貨。」張曉娜表示,在環球港專區攤位,客流不少,經常有貨被賣斷。雖然一直就有內銷業務,但主要面向 B 端。這是他們第一次直接面向 C 端客戶進行試水,良好市場反饋和政策支持,鼓勵他們加碼從 B 端向 C 端市場延伸。
作為沃爾瑪的供應商,雙馬塑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軍說,他們本來也有部分產品做內銷,但如今淘天等電商平台推出了免費出口轉內銷專區,讓他們有更大機會推銷原本面向外貿的產品。
和以往開拓內銷市場需要花較大成本做推廣不同,如今除了大環境宣傳,不少線下線上平台推出免費入駐優惠,也在服務上給了人才和資源支持。
「淘寶天貓的店小二會幫助選出哪些適合國內的產品,然後協助做後台的推廣,我們作為工廠端只需要提供產品,以及給產品拍影片、拍照和發貨。」楊文軍說。
楊文軍提到,半托管模式不僅解決了匹配通路,而且後續營運和售後也都交給平台專業團隊。公司有了銷量才會分成,對面臨困難的企業來說,這是安全共贏的模式。
該公司長期生產的是面向海外市場的廚房用品,由於國內外消費者生活習慣的差異,不少外貿產品需要在國內市場教育上下一番功夫。「中國人是一把刀打天下,我們的有些產品擺在超市很多消費者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用,正好借助電商平台通過影片演示在國內市場進行推廣。」他這樣說。
淘寶天貓平台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 2 萬個外貿廠商對接「外轉內」需求,陸續完成了入駐、上架產品、展開營運銷售等。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