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成交值達2935億 外資持續買超台積電 科技股表現強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9 19:05


台股今日成交值達2935億 外資持續買超台積電及科技股表現強勁

今日台股在外資連續六日買超的推動下,成交值達到2935.1億元,台積電 (2330-TW) 表現尤為突出,單日買超達136億元,股價上漲3.38%[1]。同時,日月光投控 (3711-TW) 也公布了4月營收522億元,年增13.95%,顯示出其在封測及材料業務的穩健成長,並計劃在AI晶片製程中增強測試環節,預計將進一步提升營收比重[2]。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台灣科技股的強勁表現,也顯示出外資對於台灣市場的信心,預示著未來可能持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尤其是在AI及半導體領域的潛力。
隨著市場的變化,台灣多家企業的營收表現顯示出不同的市場趨勢與挑戰。聯發科 (2454-TW) 在4月的營收達487.54億元,雖然較上月減少12.93%,但年增16%,顯示出在AI趨勢推動下,半導體供應鏈仍具成長潛力,並預期第二季營收將在1,472億元至1,594億元之間波動[3]。另一方面,長榮航太 (2645-TW) 宣布成為空中巴士的機體組件一階供應商,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全球航太供應鏈中的地位,也為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顯示出國際合作的重要性[4]。此外,國產 (2504-TW) 在第一季的每股純益為0.71元,4月營收持穩於20億元,年增11.4%,受惠於內需大建設的強勁需求,顯示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下,台灣本土產業仍能維持穩健成長[5]。綜合來看,儘管面臨外部挑戰,台灣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創新與合作仍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台股市場動態:上銀與巨大集團展現成長潛力,央行警示資金運用問題

上銀 (2049-TW) 在最新法說會中透露,隨著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擴張,晶圓機器人的營收貢獻預期將顯著增長,顯示出市場對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上升。此外,公司計劃在年底推出小批量的物流用AI機器人,這一策略不僅能夠提升其產品多樣性,還能進一步鞏固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競爭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卓文恒提到的人形機器人關鍵元件目前已進入送樣階段,這將為未來的產品開發奠定基礎,顯示出上銀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投入,預示著公司未來在自動化及智能機器人市場的潛力。
另一方面,巨大 (9921-TW) 集團在2025年第一季成功轉虧為盈,稅後純益達3.68億元,雖然年減29.27%,但每股純益為0.94元,顯示出其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韌性。儘管第一季營收為168.51億元,毛利率略有提升至17.78%,但仍受到去年高基期的影響,尤其是自有品牌的銷售表現。公司指出,隨著代工業務訂單的回升及歐美市場的穩定,預期自行車市場需求將在接下來的季度中逐步回暖,這對於其未來的營運展望帶來正面影響。此外,巨大集團在全球貿易變化中展現出高度的彈性,並透過全球製造基地來降低外部衝擊,近期參加的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也強調了其對環保及永續發展的承諾,這將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及市場競爭力。整體而言,巨大集團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仍能保持穩健的成長潛力,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台灣央行針對外資匯入資金的運用提出警示,指出部分資金未被即時投入國內證券市場,而是停留於新台幣活期存款帳戶,這一現象可能影響資金的有效配置[8]。央行強調銀行在處理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時,需嚴格查核交易文件的合理性,以確保結匯符合規定,這對於維護市場秩序及資金流動性至關重要。此外,上銀 (2049-TW) 在法說會中透露,訂單能見度持續良好,顯示出市場需求穩定,第一季合併營收年增6%[9]。此外,華航 (2610-TW) 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稅後純益達41.86億元,創下次高紀錄,並計劃在夏季增加國際航班,顯示出客運需求的強勁回升[10]。綜合來看,儘管央行對資金運用的監管加強,市場仍顯示出穩定的成長潛力,尤其在航空及製造業的需求回暖下,未來的經濟前景值得期待。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大戶買散戶拋

#上升三紅K

#極短線強勢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