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輪貨幣災難或將開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經觀察員韓洋在撰文中認為,全球經濟日益緊密、牽一發動全身的當下,貨幣政策互相競爭往往使得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惡化。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在全球經濟日益緊密、牽一發動全身的當下,貨幣互相競爭往往使得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惡化。
2014年,新興市場的貨幣風雨飄搖,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委內瑞拉玻利瓦爾、都在上半年慘跌,下半年的明星是俄羅斯盧布,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當前,從全球層面來看,一是美元將在中期內保持強勢;二是全球流動性方向將逐漸逆轉,表現為從外圍向美國回流;三是新興經濟體金融風險可能加劇。
這一切令人們回想起1997年,或許全球新一輪貨幣災難即將開始。
首先,需要警惕的是大宗商品貨幣。開年以來,希臘退出歐元區風險重燃,為歐洲經濟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低油價持續加大通縮風險,而美元走強為新興經濟體帶來威脅,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加大,全球經濟正面臨多重下行風險。
大摩分析師認為,歐元貶值和美國利率上升可能對商品貨幣造成雙重打擊。
首先,歐元貶值可能讓全球制造業活動轉向大宗商品使用效率更高的歐盟經濟體。第二,美國利率上升使得無風險資產回報率提升,使得投資撤離新興市場,從而抑制新興市場增長以及新興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
大摩表示:“在我們看來,美元下一輪上漲應該主要是對新興市場貨幣和商品貨幣上漲。”
但知名經濟學家如松認為,更嚴重的是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等。
一年多以來,美國和歐盟因為認為俄羅斯支援烏克蘭東部分離勢力對抗烏政府軍,而對其進行了經濟制裁。6月22日,美歐剛剛再次延長了對莫斯科的制裁措施。
這一背景下,盧布持續走低。目前1歐元約相當於60盧布,1美元相對於55盧布。而在2014年夏天,1歐元和1美元還分別只能換47盧布和34盧布。
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普什科夫認為,歐盟延長對俄制裁使目前俄歐政治衝突雪上加霜,“這一切將導致俄歐之間發生消極平衡,即歐盟雖未擴大制裁,但也沒減少或逐漸放棄制裁。”
6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即在簽署指令,決意“以牙還牙”,決定將俄針對歐盟的反制裁措施即日起延長一年。
“我們多次說過,制裁是相互的,這是我們的基本態度”,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損害的不僅是我國經濟參與者的利益,也損害對方國家,也就是歐洲國家納稅人的利益。”
因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制造不穩定”,2014年7月,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並在2014年9月加強了制裁內容。俄羅斯對此強硬回擊,2014年8月頒布針對歐盟為期一年的食品進口禁令。這使得雙方多年來在經濟、科技以及其他領域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系遭到了沉重打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韓璐撰文認為,未來一段時期俄歐關係還將處於軟對抗狀態。
今年初,馬杜羅兌現了他的諾言,委內瑞拉政府在1月10日宣布了一系列外匯管制改革措施。
當時,委內瑞拉第一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6.3玻利瓦爾;1號外匯管理補充系統匯率為1美元兌12玻利瓦爾;2號外匯管理補充系統匯率為1美元兌51玻利瓦爾。這三個官方匯率都不允許自由浮動。
由於外匯管制,委內瑞拉的黑市交易一直“欣欣向榮”,2015年1月下旬,委內瑞拉黑市美元匯率要超出官方匯率的11倍還多,玻利瓦爾兌美元匯率曾跌至72:1。
5月14號,根據廣泛使用的匯率,1美元可以兌換300.72玻利瓦爾,玻利瓦爾跌幅慘烈,預計未來兩年,委內瑞拉很可能需要換幣。
與之相伴的是,1月份委內瑞拉的通脹是64%,到5月份,通脹已經上升到100%。預計委內瑞拉經濟今年將縮水7%,預計未來一年內,委內瑞拉很可能進行債務違約。
在巴西經濟萎縮、通脹高企、失業率升高、大宗商品暴跌、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內外因素的合為之下,羅塞夫政府財政貨幣雙“緊縮”的措施,恐怕也難改雷亞爾下跌的趨勢。
巴西央行發布的公報顯示,該國5月份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赤字為33.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57.4%,少於央行此前預計的54億美元;而今年前五個月赤字累計總額為358.2億美元,同比減少了20.2%。
巴西央行經濟部門主管分析稱,經常項目赤字狀況好轉的主要原因一是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貶值,二是巴西經濟降溫,導致進口成本提高,不利於跨國企業輸出利潤,同時也抑制了巴西人出國旅遊和消費的熱情。前五個月,巴西海外消費支出同比下降9.8%,較國外遊客入境開支少171.7億美元。
如松認為,在主要的經濟大國中最可能“風光”的是巴西雷亞爾,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雷亞爾兌美元在3.2:1附近盤整,但一旦向下突破,就造成國際市場的震動,當然,阿根廷的比索、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土耳其里拉一樣危險。
最關鍵的差距是俄羅斯的國家治理水平相對更高,抗打擊能力遠遠強於南美貨幣,雖然盧布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下半年會延續跌勢,但最“風光”的地位需要讓給南美貨幣。
第二個需要警惕的是出口國家的貨幣。中國的出口商就飽受人民幣過去一年升值13.3%的困擾。但是鑒於其出口與gdp之比僅為20%,其中很多算作加工貿易,人民幣升值對經濟增長應該沒有產生災難性后果。
而泰銖4.5%的升值幅度雖然較小,但是泰國出口占到gdp的60%,因此經濟增長受到的沖擊不會很小。
印尼的貨幣最危險。經濟趨緩通脹壓力卻居高不下,使得央行難以降息刺激經濟,而印尼盾重貶更加深降息難度。
印尼央行預估,在亞洲引發的干旱氣候將沖擊農作物產出、進而推升物價影響,預估至截至9月之前的通脹率將保持在7%以上。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亞洲外匯規則師戴維說:“投資人會進一步減碼。美國、歐元區、日本的公債利率波動性突然竄升,可能對印度尼西亞產生溢出效應。”
他預測,9月底前印度尼西亞盾兌美元可能貶至13700∶1。
為強化當地外匯交易市場,印度尼西亞央行放寬部分外匯相關規定。在相關的變革中,印度尼西亞央行放寬了銀行必須在交易日內每半小時就監控並管理外匯曝險凈倉位,稱每日交易結束時監控管理即可,所有相關規定的修改自6月1日起生效。
同時,印度尼西亞央行亦取消了債券和股市的外國投資者對沖最短期限。至於該行2012年8月將遠期對沖合約的最短期限由3個月縮短為一周,央行宣布,取消一周的規定,這將使外資可以進行更短時間的對沖。
另據彭博社報導,印度尼西亞央行放松了衍生品相關規定,以期到2020年把這類金融產品在本土外匯市場的比例提高一倍。央行希望把遠匯和掉期等衍生品在日成交量50億至60億美元的本土外匯市場的占比從不足30%提高至50%。
6月1日發布的央行檔案還顯示,自7月1日開始,印尼國內交易雙方必須用印尼盾進行交易,並禁止企業拒收以印度尼西亞盾支付的賬款,違者將處以1%的罰款,最重可罰到10億盾。
這項規定是央行穩定印度尼西亞盾的最新舉措。
許多企業表示,在7月新規生效后,他們受制於印度尼西亞盾的震盪走勢,加上潛在通脹壓力,因而需建立足夠的緩沖以抵御匯兌損失。
第三個需要警惕的是中東貨幣。2015年國際油價繼續著2014年7月以來的腰斬之勢,持續走低。這顯然給作為國際石油市場最大“機動國”的沙特阿拉伯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一直以來,沙特阿拉伯90%的財政收入都來源於石油的開采利用和進出口。就連標準普爾對沙特阿拉伯發展前景的評級也從最初的“穩定”轉變為了“消極”,並表示,“沙特阿拉伯單一的經濟很容易受到油價持續大幅度下降的影響”。
由於沙特政府持續通過外匯儲備來彌補石油價格下跌所帶來的預算缺口,5月份,沙特貨幣署(sama,中央銀行)持有的國外凈資產額下降到2.521萬億里亞爾(約6722億美元),環比上月下降了66億美元或1%。
沙央行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其國外凈資產額每月的下降額分別是118億美元(2月)、160億美元(3月)和202億美元(4月)。沙特國外凈資產曾在去年8月達到尖峰,為7370億美元。
截至到5月底,沙央行在海外銀行的存款額達968億美元,其所持外國有價證券如美國國債額達5158億美元。沙絕大部分的國外資產均以美元計價的。
沙特政府表示,盡管其海外凈資產的下跌額逐月減少,但在未來幾個月,其仍需大量資金注入以減少預算赤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如果國際石油價格能一直保持在當前的水平,即布倫特原油價格62美元/桶,沙特2015年的財政赤字將在1500億美元左右,占其gdp的20%。
7月7日是伊朗核談判的“終點線”。伊朗核問題談判西方代表團高級外交訊息人士稱,伊朗與六國已經就協議的主要內容,以及多數附件內容達成共識,但距達成協議仍有距離。
媒體此前報導稱,各方已經就這些檔案達成共識,並繼續討論聯合國安理會的新決議。俄羅斯衛星網援引該訊息人士稱,距離最終達成協議還有一定距離。
為何伊朗現在肯與西方國家坐下來在核問題上進行談判?如松認為,內在的原因應該是國際收支問題很嚴重(急需石油出口換取外匯),當國際收支出現問題之后,通脹不斷發展,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伊朗肯坐下來就很說明問題,它的態度轉變也不會偶然。
美銀美林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外匯波動率正處20年來所有非危機時期的最高水平。
一種衡量匯率變動的指標是基於全球20個主要經濟體的gdp來對貨幣進行加權計算,這項指標顯示當前的匯率波動處在二十年以來的第三高水平,僅低於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以及雷曼兄弟倒閉以后的階段。
“如果別人都玩這個遊戲,你就別無選擇,只有參與,否則你會落后。我們稱之為戰爭是因為它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有人輸。” 美銀美林全球匯率和貨幣研究主管david woo預計,由於全球各國正在加入貨幣戰,這種波動水平還會持續。
印度央行行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拉詹(raghuram rajan)擔心,若趨勢持續下去,全球經濟恐重蹈 1930 年大蕭條的覆轍,屆時無論成熟國家或是新興市場國家都將一起受難。
雖然目前各國央行運作均有一定的獨立性,但不受監督的結果也容易成為自走炮,在全球經濟日益緊密、牽一發動全身的當下,貨幣政策互相競爭往往使得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惡化。
有鑒於此,拉詹認為現在該是時候討論制訂全球性遊戲規則,藉以合理規範央行行為。(商業見地網)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