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3千億人民幣銀彈上膛!中國六大國有銀行推創新舉措 聯手向A股市場注入活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1 12: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3千億人民幣銀彈上膛!中國六大國有銀行推創新舉措 聯手向A股市場注入活水 (圖:shutterstock)

中國股市近日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多,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積極實施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政策,截至 4 月初累計授信超過 3000 億元 (人民幣,下同),實際投放逾千億元,涵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層次市場主體。

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的政策被業界視為「資本市場穩定器」的創新舉措,正成為各方合力呵護市場信心的重要抓手。


從具體實施情況看,工商銀行已對接企業資金需求近 500 億元,儲備項目規模突破千億元,重點支持的中國石化、中國神華等央企透過回購增持釋放積極信號。

農業銀行則聚焦「三農」、先進製造等領域,為 53 家上市公司提供 150 億元專項貸款,其中 85 億元已落地。

中國銀行披露的 73 個項目的金額共達 253.6 億元,美的集團、精工鋼構等龍頭企業已獲得實質性資金支持。

中國建設銀行更以 70 餘家企業合作、涵蓋三大交易所的覆蓋面,展現出全市場佈局的戰略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地方政府的協同效應正在顯現。浙江、山東、北京、江蘇、四川等地相繼召開專題座談會,國資委、證監局與金融機構聯手推出創新政策。山東省國資委與山東證監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江蘇省召開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成都、杭州等地產業園區則試點「信貸 + 股權」聯動模式。

上海國資系統也率先發聲支持資本市場,廣東省則創新推出國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具箱,天津、廈門等地國資平台啟動專項債券發行。

專家指出,此輪資金注入呈現多維度特徵。華福證券認為,國有資本增持、保險資金入市、上市公司回購等一系列增量資金持續入場對於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著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從中長期來看,增量資金耐心資本有利於擴大機構投資者佔比、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信心、有助於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有利於培育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有助於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等。短期內,持續流入的增量資金為 A 股帶來更多活水,既保障市場的流動性支援,更體現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

平安證券認為,從近兩天表態來看,政府釋放了維穩增長和資本市場的決心,且政策仍有空間。 後續看,寬鬆貨幣、加大財政支出、提振消費等一系列政策有望加速出台,有助於對沖外需的負面影響。

此外,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展現主動作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新能源龍頭啟動大規模回購計劃,京東方 A、TCL 科技等面板巨頭通過員工持股計畫加碼佈局。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公司成為新興勢力,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半導體企業回購金額年增逾 300%,顯示科技企業對自身價值的堅定認知。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趙錫軍指出,當前政策體系已涵蓋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制度創新三大支柱,尤其是允許上市公司以發行債券所得資金用於回購的政策突破,實際上是打通債市與權益市場的資金通道。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也顯示,國際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已觸底回升,尤其是與新能源、高端製造相關的產業資本流入明顯加快。

綜合來看,4 月份以來,面對外部衝擊導致的全球股市巨大波動,包括央行、匯金公司、央企、保險、社保、上市公司等國內資本市場參與各方,通過增持回購等多種方式協力為 A 股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支援,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看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