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亞洲應攜手構建未來新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3-26 17:00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於本屆年會開幕致辭中表示,面對當前國際秩序的重塑與全球挑戰加劇,亞洲各國需凝聚共識、深化合作,主動塑造區域未來發展方向。
他指出,2025 年將是全球轉型關鍵年,亞洲應從和平治理、產業升級、經濟一體化及人力資源開發四大維度出發,為構建可持續的區域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亞洲方案」。
鞏固多邊主義基石
周小川指出,地緣衝突與安全威脅正衝擊著當前的國際秩序。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新興引擎,亞洲有責任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格局。他呼籲亞洲各國秉持「萬隆精神」,堅持透過協商對話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並主張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合作重建全球安全治理體系,強調「唯有平等相待、共同安全,才能為發展創造穩定的環境」。
加速綠色與數位轉型
針對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周小川表示,數位技術、人工智慧和清潔能源等綠色技術正引領著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他認為,亞洲憑藉其龐大的人口規模、後發優勢以及制度創新,已在數位經濟與綠色轉型領域佔據了先機。
為此,他提出兩大重點方向:一是加大在數位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上的投入和國際合作,以釋放「新質生產力」,為永續發展賦能;二是整合區域資源,打造綠色能源產業鏈,深化區域聯盟成員國之間在資金、技術與市場上的協同效應,推動形成長期的綠色投資夥伴關係。
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面對保護主義的抬頭,周小川主張亞洲必須堅守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他特別提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的落實與擴容,認為這是「對抗逆全球化浪潮的核心舉措」。
他強調,需要進一步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推進數位貿易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以此來夯實區域經濟融合的基礎。
應對人口結構挑戰
針對亞洲所面臨的人口老齡化與青年創新力問題,周小川提出了雙軌策略。一方面,要將龐大的人口資源轉化為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優勢,著力培養適應未來產業需求的勞動力隊伍,提升亞洲的勞動生產率。
另一方面,要積極將人口老齡化的壓力轉化為「銀髮經濟」的新動能,透過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與科技賦能來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建言海南自貿港
作為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舉措備受矚目。周小川透露,2025 年中國將以「十四五」規劃收官為契機,通過擴大內需、優化營商環境及推進制度型開放,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確定性。他特別強調,中國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並以「開放促改革」的堅定承諾,持續為區域合作注入新動力。
周小川強調,博鰲亞洲論壇作為高端對話平台,將致力於凝聚各方智慧,推動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亞洲方案」。他呼籲各國超越分歧、聚焦共識,「以區域一體化的韌性抵禦全球化逆流,攜手譜寫亞洲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