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元:信心修復需時間 監管層應放緩發行新股節奏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過去的兩周,滬指相繼跌破5000,失守4000點,創業板更是從4000點一路下跌到2500點。在千點暴跌后,6月30日,A股受多重利好訊息刺激開始觸底反彈,滬指大漲5.53%,報4277.22點;創業板大漲6.28%,報2858.61點。面對急漲急跌的大幅波動,投資者該何去何從呢?
西南證券(行情600369,咨詢)首席研究員張仕元表示,市場今天的反彈,政府連續出利好“救市”是主要原因。但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現在恐怕還是驚慌未定。“市場已經出現超過20%的跌幅,如果沒有漲跌幅的限制,可能跌得更慘。投資者信心大挫,信心的修復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如何才能有效安撫市場情緒?張仕元認為,從監管層的角度來說,要把握好調控措施的力度,改變大盤股IPO以及新股發行的快節奏,新股上市要放緩,或者暫停;更重要的是,改革的各項具體措施要繼續推進,比如國企改革等一些市場關注度高、呼聲大的領域,要加快落地。
對於近期連續暴跌主要原因,張仕元認為一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仍不成熟,二是監管層的調節力度和節奏沒有把握好。他指出,中國的資本市場仍是一個發展中的市場,“屬於青春期的小伙子”,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要做好應對的充分準備;在解決問題時,不應過分嚴苛,而要把握節奏和力度。“前期瘋漲的時候,就應早點提出控制手段,不要等市場到了5000點以后,一方面證監會要去杠桿,一方面銀行又要檢查資金,然后這邊又要大量上新股。看到市場已經往下走了,還要發新股往上堆,市場就找不到安慰的地方了,那毫無疑問就出現暴跌。”
放眼未來,張仕元認為,如果市場監管的措施得當、各項改革穩步推進,那么長期牛市邏輯仍然存在,快牛將轉變為蠻牛。但寬幅震盪仍可能會持續一個季度的時間,“如果第三季度能夠調整到位的話,牛市將繼續前行,重新站上5000點”。
因此,張仕元建議投資者,除了前期漲幅過高的創業板股票外,暫時不要割肉,也不要抄底,至少等這周過去再做決定。
但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首席宏觀規則分析師卻表示,政府最近的利好措施還不足以救市,因為無論是降息降準,還是證監會連續發聲安撫市場,在昨天和今天的早盤都沒有體現出來,政府要救市還需出“大招”,即“大量資金直接購買股票”。該分析師還建議,不要安撫市場后,又馬上搞一堆新股出來,經驗就在眼前。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