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良心消費知難行更難
鉅亨網黃欣 2015-06-25 07:13
M&S使用公平交易棉花原料 (圖自M&S官網)
倡導良心消費 (Ethical consumerism) 的線上購物網站 Utopia 創辦人Claudia Langer 多年來身體力行,只選購對自然環境、動物、人類沒有剝削或傷害的產品,盡量不搭飛機出國旅遊;也希望透過這個網站的推廣,能為德國消費者帶來改變的契機。
但全心投入的 Langer 也常受挫折感困擾:環保的木製玩具顯得有些無聊,異國旅遊也確實對她有心靈充電的作用。要買車時,她花了許多時間研究,最終選擇同型當中排碳量最低的車款,後來卻發現那只是行銷話術。當嘗試過要選擇一樣對環境最友善,或願意負起最多社會責任的產品,才會知道購物時什麼都不考慮,只挑喜歡的或便宜的,是件多輕鬆的事。
其實 Utopia 堪稱成功,網站內容實用,也有穩定成長的會員族群,只是 Langer 覺得影響力實在太小。她的目標受眾是主流消費者,但主流對良心消費興趣不大。她一直期盼消費者能對企業施壓、企業能對政府施壓,從而改變這個世界。但若廣大消費者凝聚不出這種力量,又如何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許多支持良心消費的消費者都發現,要靠購物救地球是困難的。一件商品的生產牽涉甚廣,從整個原料供應、生產線到公司行銷營運,若想全盤考慮是否符合良心選擇,幾乎是不可能做到。
■血汗成衣廠
《明鏡》周刊報導,柬埔寨是全球紡織成衣業成本最低廉、產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數個月前,21 歲的 Keal Leangky 因為一枚芒果失去了紡織廠的工作。當時懷有兩個月身孕的她,已經完成工作快要下班,因為餓了從袋中拿出芒果來吃,卻被工頭斥責。他們吵了起來,幾個同事站出來幫她說話、罷工抗議,結果卻是結清工資、全被解雇。
這家雇有 400 名員工的紡織廠, 前前後後約 200 人為了 Leangky 的遭遇陸續向公司罷工抗議,但也都落得被裁下場。雖然 Leangky 與同事向仲裁庭上訴,想採取法律手段對抗企業不公,但判決卻是他們的罷工違法,得自己去找新工作。於是年資全都歸零,必須重新從底層熬起,這意味著每週工作 6 天、每班 12 小時,基礎薪資是每個月 100 美元。
被忽視的不只是員工工作權利,連生命安全也無保障。2013 年 4 月,孟加拉大樓 Rana Plaza 倒塌的意外中,有 3000 多名成衣廠工人被困、1134 人殞命。這件事或許大家都還記得,但兩年後的今天,狀況仍未改善。美國的勞工團結非政府組織 Solidarity Center 駐金邊律師 David Welsh 指出,許多成衣業者依然以一副施惠者的高姿態選擇在法紀敗壞、貪腐橫行的國家投資設廠。
Rana Plaza 倒塌事件令各界震驚,之後跨國服飾業者與公會展開改善孟加拉成衣廠安全的工作,而令他們驚訝的,是1100 家成衣廠中,沒有一家經得起檢驗。現在歐洲官員正在推動紡織業同盟,這可能是推動良心消費的重要轉捩點。
■良心企業寧可低調
製造販售運動衣物的德國 Otto Group 是個重視永續議題的良心企業,在社會服務及環境保護方面都持續努力。但該公司執行長 Hans-Otto Schrader 不願意用這些正面議題來塑造企業形象。原因令人無奈,Schrader 說,努力不見得會得到讚許,但若是犯錯一定會被毫不留情痛批。
媒體與消費者對他們認知中的「好人」是嚴格的。當有部落客發現,德國連鎖藥妝店 DM 所用的布質購物袋不再專門交由 Augsburg 雇用長期失業者的工廠所製作,而有一部份開始交由印度生產後,立即在社群網站掀起風暴,媒體也跟進報導,DM 還來不及說明澄清,該公司過去所建立的良心形象便已岌岌可危。(接下頁)[NT:PAGE=$]
這正是 Otto Group 所不願見到的。雖然只要發現、證明一項產品的來源不符合該公司標準,就會立即將它下架,但許多產品並非由自家工廠所生產,或許可能百密一疏。企業可以羅列出關於勞工權益、安全守則、品質管理等詳細條款,並要求供應商簽約配合,但很難保證供應商會乖乖遵守。採購品管部門有時需以略帶想像力的方式來檢查供應商是否違反規定,比如折斷的縫衣針頭。為避免顧客受傷,Otto Group 規定縫紉機針頭折斷時必須登記;透過登記簿,他們發現有好些工廠讓工人在周末假日加班。但換個角度來說,供應商知道他們會看登記簿,紀錄也可能被變造。
Otto Group 每年售出 200 萬件以上商品,供應商達數千家,遍布全球 70 餘國。即使他們能讓 200 家縫紉廠全都嚴格遵守規定,也不過是商品生產流程中的一環。此外還有紡紗廠、染色廠、成衣廠等,光是縫紉廠間錯綜複雜的代工關係就需要花好幾年才可能梳理清楚。必須將一切都弄清楚,才可能讓整條生產線都達到良心消費標準。
大眾市場零售商其實很難提供 100% 的良心商品,消費者想做到 100% 的良心消費則更加困難。如此大規模的企業是否真能做到永續管理,仍有討論的空間,但承認還有哪些做不到,至少表示這家公司已經在努力。
■綠色汽車的必要與不被需要
說到 BMW,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12汽缸引擎和F1賽車,並令人聯想到高油耗、高排碳。
德國汽車業者 BMW 盼以旗下電動車系列成為對環境最友善的汽車生產商。3.5 萬歐元起跳的 i3 電動車,目標是成為一輛終極綠色汽車,它符合嚴格的良心消費標準,但消費者並未因此全心支持。
i3 是為重視良心消費的顧客所打造。儀表板所用的木材來自永續管理的森林,座椅原料幾乎百分百是回收再利用的聚酯素材,皮料是以萃取自橄欖葉的天然成分所鞣製,門板是用大麻纖維製成。汽車電瓶是用利用風、水或太陽能發電,排碳量為零。全車 95% 材料都可回收再利用。i3 製造生產的每個環節,都盡量採取環保作法,碳纖維車體生產廠採水力發電、組裝廠採風力發電,每個零件都會考慮有沒有更低排碳的製程可以選擇。
2007 年,都市廢氣污染、溫室效應與排碳減量已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在 BMW 的內部會議上,執行長 Norbert Reithofer 就已認為潔淨都會車方為汽車產業所應開拓的方向,但並未獲得內部的全面支持。Reithofer 決定展開新型節能車款的研發專案,並將專案交給有豐富經驗、對未來概念車設計有高度興趣的引擎設計師 Ulrich Kranz。
即使公司內不少人並不看好,但 Reithofer 認為開拓新方向更加重要。為傳達節能精神,他也決定停止對 F1 賽事的贊助。內部有許多質疑的聲音,認為這等於放棄了 BMW 的核心價值。但在 Kranz 與團隊持續努力的過程中,有天,BMW 首席設計師 Adrian van Hooydonk 突然將一輛充滿未來感的電動跑車原型車展示給 Reithofer 看。顯然節能車款的概念還有更多人認同。現在BMW 旗下有兩款電動車,i3 與 i8。
Reithofer 強調,對 BMW 公司而言,生產電動車並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要之舉。但目前為止,消費者還未認為選購電動車是「必要的」。2014 年,BMW 售出 2233 輛 i3,但售出了 12664 輛擁有 306 匹馬力的 X5。
■少一點完美主義會更好
Utopia 執行長 Meike Gebhard 認為,若不是與身體髮膚直接觸的產品,消費者較不介意到底是不是良心製造,他們最為關心的是食品與彩妝產業。
英國零售業者 Marks & Spencer (下稱 M&S) 也嘗試以自己的方式對保護地球貢獻一份心力。該公司分店附設的咖啡館,令人放鬆的空間中,桌上的黑色小卡讓消費者知道,店內所用是公平貿易咖啡豆。
在德國,良心消費跟「放鬆」很難連結在一起。他們認為,「正確的選擇」意味著放棄美好事物,但或許在實踐良心消費時,少一點完美主義、多一點放鬆心情,會有更好的效果。(接下頁)[NT:PAGE=$]
M&S 的環保「A計畫」作法與同業相異,不從全球生產線複雜難解的良心生產標準入手,而是為每家店裝設太陽能板、使用公平貿易產品。該公司不去糾結做到做到100%環保經營有多困難,而是從做得到的地方盡可能節能、減少浪費。包括選用綠電、降低包裝浪費、減少公司人員出差次數,增進紡織品品管標準等 。從A計畫一開始,M&S就在各方面都訂下頗具野心的目標,並時時檢討可行度與所遭遇的困難。
M&S 認為,消費者其實沒有耐心細細調查每樣產品是否都符合良心消費標準,他們更希望有一個能信賴的品牌。M&S 的商品大多是自有品牌,這讓它能聯合旗下供應商,合作開發符合良心標準的新產品,比如新推出的有機保養品,正是結合葡萄酒供應商與保養品製造商共同研發的新品。
M&S 的 A 計畫融入在所有營運環節當中。A 計畫的相關資訊點綴著整家店,在各類商品區都能看到說明產品產地的小標籤,店內也重覆使用衣架,所以不會贈送給消費者。此外,該公司許多部門經理的分紅考核,都以該部門的 A 計畫目標為核定標準。
M&S 的 A 計畫負責人Adam Elman 說,若供應商不符良心製造準則,他們並不會貿然與其中止合作,而會試著找出問題點,並協助對方解決。同時該公司也協助消費者做公益,M&S 2014 年以 「換購」方式在英國回收了 400 萬件舊衣物,整理後交由國際組織 Oxfam 拍賣募資或是製成新衣物。
■消費並非那麼理性
M&S 的經營理念讓良心消費實踐顯得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實際上,消費有時並不是一件完全理性的事。
良心消費無疑對世界有益,能停止對未來世代造成傷害。能為他人帶來幫助、減少浪費能源、停止污染空氣與水源都是重要的。只是心存善意的消費者在購物時常常感到無助,而非覺得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
即使他們相信自己做了對的決定,前方卻總有陷阱在等著。一件有機棉T,會不會是從血汗工廠中製造出來的?跨越千山萬水運來的有機番茄,造成的排碳量遠大於當地採摘。低排碳電動車的電池裡可能有來路不明的稀土。公平貿易咖啡的農人其實也獲利微薄,錢都被歐美烘培廠給賺走。
Otto Group 2013 年的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有 56% 德國人認為自己經常購買符合良心消費標準的產品,2006 年時則只有 26%。有 89% 的消費者說自己偶爾會購買良心產品,聽起來像是有利基市場存在。
消費者沒有足夠線索可以選擇良心商品。不但沒有統一的品質標示可供參考、消費者不信賴產品標示,似乎也很少有企業願意承擔起這項責任。況且,對環境友善、有機或公平交易商品的需求雖有成長,但絕大部份時候,人們購物時考慮的依然是CP值。
以道德感對消費者做訴求是太過理想化的。Utopia 創辦人 Langer 相信,真正的解決方法必須透過政治力量。Langer 正著手成立基金會,為將受環境莫大影響的下一代謀福利,並希望政治界能認真看待此議題。
在美國印第安那州任教的教授 Vittorio Hösle 認為,消費者的本性是自私的。這個議題需要政界的參與,徵收環境稅或環境保護費是免不了的,而徵收幅度必須反映出每件購物行為對環境的傷害程度。人道工作條件也不可能只由消費者來推動,合理薪資和工時,都必須由工會來協助爭取。
紡織廠員工 Leangky 及同事們正面臨基本薪資的問題。他們要爭取 177 美元的最低月薪,因為這是在金邊生活所需的基本水準。柬埔寨的成衣業產值總計 55 億美元,佔柬國出口比重 80%,這裡有 60 萬名成衣廠員工、600 多家成衣廠及更多的下游包商。600 家成衣廠還在可管理範圍內,下游包商的情況在旺季時會更加混亂,但也不算是不可能清查,且柬埔寨至少還有規章在運作,勞團律師 David Welsh 說,「凡事總是起頭難」。(文:黃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