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允人質家屬付贖金 反對者憂壯大恐怖組織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巴馬前日承認政府在處理人質事件上令家屬失望。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去年有多名美國人質先後被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處決,令美國拒付贖金的人質政策受到質疑。總統歐巴馬24日承認政府在處理人質事件上令家屬失望,宣布修改政策,政府不會再干涉家屬與綁匪聯絡及交贖金。有人質家屬對決定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拯救人質,但反對者質疑此舉只會壯大恐怖分子,威脅更多美國人的安全。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歐巴馬24日在白宮與多名人質家屬會面後頒布行政命令,容許政府官員、人質家屬和協助家屬的第三方與綁匪談判,日後若家屬選擇向綁匪支付贖金,政府亦不會提出檢控。歐巴馬強調,美國不會向恐怖分子讓步或支付贖金的立場並未改變。
歐巴馬同時宣布設立一個跨部門小組,專責在人質事件上協助家屬,同時致力找出人質位置及救出人質,中央辦公室將設在聯邦調查局(FBI)內。歐巴馬稱自2001年「911」恐襲以來,有超過80名美國人在海外被綁架,當中逾半數最終獲釋回家。白宮國土安全顧問莫納科表示,估計目前有超過30名美國人仍然被挾持。
新政策雖得到人質家屬的支持,但亦惹來不少反對聲音。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美國200年來都拒絕向恐怖分子談判和支付贖金,一旦改變這個做法,將會威脅更多美國人的安全。評論亦認為歐巴馬的決定將令美國政府立場變得自相矛盾,一方面堅持認為支付贖金做法不可取,另一方面卻尊重家屬付贖金的意願。
美國政府一直堅稱支付贖金等同向恐怖分子屈服,只會鼓勵對方再接再厲綁架更多美國人。有人質家屬去年試圖籌集資金交贖款,美國政府隨即介入,更威嚇家屬若私下付贖金便會提出檢控,引起輿論炮轟政府做法。歐洲多國近年亦經常以私下付贖金的方式,救回被綁架的本國公民,亦引起美國人對政府人質政策的不滿。
歐巴馬政府去年曾違背不與恐怖分子談判的政策,以5名囚犯向塔利班交換被擄的美國陸軍中士貝里達爾,引起美國社會熱議。當時共和黨強烈批評歐巴馬說一套做一套,其他人質家屬亦質疑為何軍人會受到優待。
美國政府在處理人質事件上一直被家屬批評無法提供有用訊息,各部門有時更給出自相矛盾的指引,有家屬更形容感到被當成製造麻煩或造成安全威脅。雖然歐巴馬宣布特別成立跨部門小組,協調各部門人手及與家屬溝通,但有輿論批評做法只是粉飾門面,無助救回人質。
新設立的跨部門小組「山頭林立」,雖然由聯邦調查局(FBI)的高級官員領導,但也有來自中情局(CIA)、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的代表,還有外交人員和人質家屬參與。《外交政策》總編德雷曾認為,小組最失敗之處是沒一個實際「話事人」,家屬和各政府部門都有各自的看法和立場,對改善問題沒實際幫助。
共和黨議員亨特認為FBI沒能力令來自國防部和國務院的副手聽從命令,故白宮今次決定僅證明他們沒意識到真正的問題,現在做法只是在「粉飾門面」,必須作出更大規模的改變。
2014年8月 「伊斯蘭國」(ISIS)發放美國記者福利遭斬首的片段,聲稱報復美軍空襲伊拉克。40歲的福利在中東工作5年,主要報道敘利亞衝突,2012年11月被綁架。
2014年9月 曾為《時代》周刊等雜誌供稿的31歲美國記者索特洛夫被ISIS斬首。他2013年在敘利亞被擄,美國政府曾花大量時間和資源試圖營救,均未成功。
2014年11月 美國人質卡西格遭ISIS處決。卡西格是退役美軍,2007年派駐伊拉克,之後在中東從事醫療救援工作,2013年10月在敘利亞被擄。
2014年12月 33歲攝影記者薩默斯2013年9月在也門首都薩那被恐怖組織「基地」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擄走,美軍海豹突擊隊聯同也門軍方營救,但殺死所有武裝分子後,發現薩默斯及南非籍人質已身亡。
2015年1月 美軍在巴基斯坦接壤阿富汗邊境執行空襲時,意外炸死被「基地」挾持的73歲美國籍重建專家溫斯坦和意大利籍救援人員波爾托。兩人在巴基斯坦進行人道救援工作,分別於2011和2012年被擄。
2015年2月 26歲美國女義工米勒2013年8月進入敘利亞,為「無國界醫生」設施修理電腦網絡,回程時被ISIS俘虜。美國多次嘗試營救但均告失敗。ISIS聲稱米勒死於約旦的空襲中,美國則指米勒被ISIS所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