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后你該怎么辦?看看機構的應對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23 12:10
機構解讀a股暴跌:牛市格局未變 靜待調整完成
【私募動態】
萬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規則分析師李敬祖告訴記者,實際上,他們的所有產品在5月中旬以后倉位都有所逐步下降,6月10日加快了降倉位的速度。“之前整體倉位高,跟公募基金差不多,現在為了應對這一階段和級別的調整,倉位下降的比較多,藍籌倉位保留得相對高一些,創業板倉位下降多且快。”他說,“不過,因為之前有著比較豐厚的收益,從管理人的專業操作和大類資產設定的情況看,目前的應對還比較得心應手。”
堅信牛市格局 靜待調整完成
“這輪震盪的幅度和周期,肯定要比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大和長。”凌劍鋒說,“但牛市格局仍未被打破。牛市有中級別調整,牛市中有人虧錢是因為滿倉參與了中級別的調整,原則上要等調整到位了才會再進來。”而對於如何判斷是否回調到位,他稱主板至少要回歸60天均線。
唐祝益也堅信上行頻道還會被打開,但需要觀察市場演化、監管層態度,以及新股發行的速度、節奏和變化等。“這些數據都比較動態,得用發展的眼光來看。但我覺得應該要等到20%的調整之后,這也是比較中級別調整的普遍指標。”目前,他減倉的重點也在前期漲幅過大的個股中,留著的是基本面比較好的深度價值股,以及有絕對業績支撐、對其發展有十足信心的優質成長股。“光靠事件推動的題材股,肯定是早早出掉了。”
李敬祖稱,以往牛市中級別的調整一般在20%左右,現在一個多月的調整幅度也基本符合這樣的規律,所以目前依然處在牛市之中,牛市進程沒有變化。“但震盪周期可能會拉大,一兩個月左右,這期間,連續5個交易日的大盤指數大幅下挫可能會成為常態,這種情況下階段性的風險較大,投資者要注意回避。”
但他又補充到,牛市的調整會分為兩個階段,現在是普跌的階段,到后期會進入“有分化”的下跌階段。他解釋稱,普跌之下,那些有估值和業績支撐、以及在新一輪創新周期中能走出來的轉型成長股票會隨著市場情緒被錯殺,但當系統風險釋放到一定程度,肯定會給投資者帶來一些價值類投資標的出現大幅折價的機會。
“尋找這些標的,是應對7月行情的投資規則。分化之時,也是投資者適當提高倉位的一個機會。分化代表著好的股票不會再因為市場情緒而被錯殺,意味著市場會有企穩的跡象。”
國企改革主題性價比高
對於調整之后哪類品種會再被投資者青睞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的私募紛紛看好國企改革主題。
凌劍鋒稱,磐鼎基金一直看好國企改革標的,認為這是收益預期很明顯的一類主題,也一直在版面,主要會集中在低市值、有明確改革動力和預期的公司。“現在中概股回歸要借殼,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會密切關注國企改革和資本運作交叉的地帶。”
李敬祖也表示,價值股中有兩類股票值得被關注:一類是被錯殺的非銀金融股,他認為包括保險、券商、信托等金融類綜合性服務的行業,在現在的調整中仍業績有支援,估值有安全邊際;第二類則是景氣度有所回升的行業。“比如地產數據已有所好轉,基本面改善,二手房的中介銷售、金融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庫存比較低的房地產開發商,這幾天因為調整並沒有充分釋放行業利好。而這兩類股票又都有著明確國企改革預期,值得下一階段的關注。
上海一家私募總經理則提到,國企改革后續主要可有三條路徑:第一,成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來進行國企集團整體上市,以及外延式的收購,提高國企的資產證券化率;第二,建立混合所有制,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實行股權激勵方式,來提升企業的效率;第三,在央企有壟斷優勢的“高帥富”的領域進行強強合並。該主題將是下一階段具備良好性價比的投資主線。
部分私募提前減倉鎖定收益 認為牛市格局未變
與公募基金高位堅守不同的是,不少私募基金在5月中旬就已經主動降低了倉位,尤其是前期漲幅過高的明星品種,輕倉躲避牛市急跌的風險,只拿少量個股小搶波段,保留參與感。但與公募基金相同的是,接受記者采訪的私募基金均一致且堅定地認為,牛市格局未被打破,以往牛市數據顯示,當20%左右的調整到位后,上行空間還會被打開。
提前減倉 小搶波段
“之前我還在糾結要不要繼續減倉,但現在這行情堅定了我的判斷。”上海長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祝益告訴記者。事實上,在5.28市場急挫6.5%的那波調整中,他已經將倉位降到五成左右,此后他一直在密切關注資金量和成交量等關鍵指標,以支援后續決策。
本周三個交易日的下跌,基本讓他確定了繼續逐步減倉的思路。“這輪震盪時間可能會持續得長一些,資金降杠桿是震盪不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資金進場的頻道被壓縮了一部分,流動性會變弱,只有等券商清理場外配資的工作完成得差不多了,估計才會顯露企穩跡象。但這又會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因為中間會涉及一些利益糾紛需要慢慢解決,最快估計也要到6月底。”他說。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上證指數一路下挫65%時,他管理的海通專戶產品和海通金中金均保住了超過2%的正收益。
與唐祝益有著類似想法的還有磐鼎基金證券投資部總經理凌劍鋒,后者似乎更堅決。
“周一下午離收盤還差十分鐘,我們已經將倉位降低到三成左右。周一晚上公司商討后決定,如果第二天手中個股低開2%並且反抽無力,就大膽減倉。現在看來市場走勢基本符合我們判斷。”凌劍鋒說,他們主要減的是前期漲幅過高已獲取豐厚收益,以及沒有成本優勢的股票,並無明顯行業劃分。據悉,在所有獲利的個股中有的已達到500%收益。
果斷減倉后,他並沒有急於在“黃金坑”里補倉版面長線品種,而是利用剩下的個股小搶波段。“留下了一些還具有成本收益的股票,會做一些高頻率甚至t+0的差價交易。有成本優勢就有底氣,可以盡量減少情緒對投資的干擾。”
他提到,想做好股票套利必須有好的心態,而控制好心態最好的方式是控制好股票倉位。風險來的時候倉位不要太重,持倉品種要有足夠成本優勢,空倉也是一種操作。
【公募規則】
工銀瑞信:短期調整概率依舊較大
工銀瑞信基金認為,近日市場回調並不意外。市場前期連續上漲帶來了調整壓力,且近期監管層逐漸加大風險提示,包括監管層摸底銀行資金入市情況、加強兩融風險監管、將現場檢查券商場外配資、證監會新兩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出臺,政策降杠桿意圖明顯,短期來看,處於高位的a股調整概率依舊較大。
不過,工銀瑞信表示,中長期來看,支撐牛市的利率下降邏輯未變。具體而言,包括地產投資和實體經濟處於下行頻道,總需求仍然較弱;在通縮壓力和總需求疲弱的格局下,貨幣政策寬鬆仍將延續,利率仍然處於下降頻道中。從居民財富分配來看,存款仍然是居民大類資產設定的主要部分,證券比重提升空間巨大,而居民對股票市場的熱情依然高漲,資金進入意愿仍然強烈,股票市場仍然是居民大類資產設定轉移的主戰場。在改革驅動下,市場對中國經濟未來仍充滿希望。一方面,穩增長政策托底經濟,改革轉型導致中國經濟失速的風險很低;另一方面,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新經濟的表現傳遞著積極的信號。
工銀瑞信進一步認為,盡管近期監管層加大了對股市的風險提示,但呵護牛市、倡導慢牛仍是主基調,牛市格局不變,仍看好有改革紅利支撐以及與穩增長相關的主題板塊和低估值藍籌。
益民基金:短期內高位震盪將成新常態
“等來了5000點卻沒有等來賺錢效應”,6月份以來a股走勢和大小盤風格轉化令不少投資者出現“恐高”情緒,不過,公募基金對后市卻普遍保持樂觀,益民基金認為,隨著上證指數站上5000點,短期內高位震盪將成為 “新常態”,“快牛”正在轉為“慢牛”,向縱深方向發展,但中長期來看牛市格局未變,突破前期高位只是時間問題,接下來國企改革會是具備良好性價比的投資主線,處於價值洼地的藍籌股未來也有可能通過國企改革實現估值修復。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有關國企改革意見,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可以預見2015年下半年國企改革的細節會陸續落地,包括各地政府國企時點方案都會陸續推進,不斷會有催化劑出來,下半年國企改革或將再超預期。益民基金認為,隨著改革局面逐步明朗,前期市場對國企改革的疑慮和觀望態度將逐步得到扭轉,在5月18日國務院明確“推進國企國資改革”以來,國企改革指數跑贏大盤和創業板指數,一些前期滯漲的國企改革概念股也開始強勢上漲。
對於國企改革主題,益民基金表示主要看好兩類投資機會:一是產業整合帶來的央企重組。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央企合並重組一直被市場高度關注。
二是具有“小公司大平臺”特征的地方國企以及治理改善驅動盈利能力提升帶來的價值重估機會。目前上海、安徽、廣東、山東、江蘇等省市改革進程較快,成為其他地區改革效仿的典范,地方國企改革很快會全面開花。益民基金認為,在推進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改善的若干改革措施中,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實施股權激勵體現了改革的決心和企業基本面改善的趨勢。
【券商觀點】
任澤平:牛市使命尚未完成 央行近期可能降準
事件:mni報導稱,本月到期的mlf總規模約6700億元,至少部分不續作。據傳是由於當前3.5%的利率不夠有吸引力,銀行主動要求不續作。監管層查配資、市場波動加大,投資者主動去杠桿。
點評:
1)銀行主動要求不續作,並非政策收緊。目前3個月期的mlf利率在3.5%,而3-5年期pls的利率只有3.1%。加之實體經濟偏弱,銀行惜貸,信貸投放有限,導致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十分寬鬆,一度隔夜回購利率接近1%,銀行超儲率接近4%,因此3.5%的mlf吸引力不夠,銀行主動要求續作的意愿較低。
2)央行寬鬆政策未變,可能降準對沖。年中財政存款上繳,市場流動性波動加大;2萬億地方債置換,供給沖擊大;經濟下滑,穩增長壓力加大。銀行又主動要求不續作mlf,在此情況下,央行近期降準對沖的可能性明顯加大。
3)央行后續重在壓低長端利率。央行之前的寬鬆政策,對壓低短端利率效果顯著,但長端利率依然居高不下,后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將重在壓低長端利率。預計央行從6月起將加大psl的投放量,擴大psl參與銀行數量。
4)股市短期調整源於打新凍結資金、近期監管層查配資期待慢牛、兩融集中到期、市場波動大投資者主動去杠桿。按照目前的兩融規則,融資期限最長6個月,到期后需先還錢再簽訂新合約。根據兩融數據統計,去年12月有一波融資高峰,預計6月將逐步到期。加之,近期監管層嚴查場外配資,意在給股市降溫,對股市造成流動性沖擊。
5)牛市根基未變:改革轉型提升風險偏好、流動性充裕、貨政寬鬆方向不變、房市和實體經濟分流資金不明顯、牛市使命尚未完成,政策友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