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為什么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發出比較奇怪的信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畢曉雯撰文指出,中國央行不會為了寬鬆而寬鬆,也不會為了刺激而刺激,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判斷,或許是一切政策出臺的考量。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所率團隊,近期調整了今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的預測,其中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下調至7%,物價漲幅降為1.4%;他們並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市場、結構性政策四個因素出發,明確指出下半年gdp環比增速會比上半年略有回升。


這意味著二層含義:首先,從央行角度來看已基本確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其次,從潛在經濟增速考慮,也許央行認可的增速也就在7%。潛在經濟增速是指在給定資源約束和制度約束下,經濟運行在長期內所能達到的可持續的最高經濟增速。

如果上述結論成立,那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不考慮對沖外匯占款缺失而需要提供的基礎貨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斷放松的貨幣政策還會繼續寬鬆嗎?

在央行對經濟基本面這么重要的信號釋放出來后,投資者是否需要思考一下,在中國經濟的本輪周期中,是否貨幣政策已開始進入觀望期?

投資人士近兩周突然開始覺得央行貨幣政策的信號比較奇怪:一是定向正回購;二是繼續向國開行以psl(抵押補充貸款)工具釋放一年期以上的流動性;三是可跨半年國庫現金招標利率竟然創至少三年新低;四是本周到期的約6,7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全部未續做。

市場此前還普遍預期6月末前還有一次降準,但站在央行的立場仔細分析上述貨幣政策操作的細節,也許這次降準的預期將會落空。

讓我們再分解一下這些動作的信號:

一、定向正回購:據路透報導,主要是幾家超儲過高的大銀行,再三“跪求”央行回收實在太多、沒地可用的流動性,說明目前短期流動性實在充裕,看不到再度放水的需要。而這次操作后,一天、七天期回購利率則緩慢回升,做實了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已見底的分析。

二、定向國開行的psl:央行已確認進行了此項操作,並分別於2014年9月、11月,2015年3月、5月經四次操作將psl利率從4.50%下調至目前的3.10%,央行通過特定工具以壓低長期利率的意圖明顯。

三、國庫現金定存招標:本周分別進行了三個月、六個月期限共計1,000億元的招標,令市場吃驚的是利率結果竟然僅3.4%、3.5%,為至少三年來新低,顯然市場並不缺流動性。

四、本周到期的近6,700億元mlf全部未續:如果央行沒有引導資金價格下行的意圖,的確看不到mlf再續的必要性。

另據訊息人士透露,央行官員在與機構的交流中,明確對資金流向股市有所擔憂,打新股凍結的資金可謂歷史天量,但市場卻波瀾不驚。積極因素在於居民儲蓄變活了,正不斷投向資本市場;但負面因素在於,各類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不排除銀行資金借道流入股市。

央行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和各項政策因素?

上述分析都基於中國央行對經濟的判斷,因此有必須再分解一下馬駿報告中的主要觀點。他指出,雖然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低於預期,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開始企穩,最近出臺的穩增長舉措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顯現積極效果,以及世界經濟也將有所復甦等因素,估計下半年gdp環比增速將會略高於上半年。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該團隊並針對若干穩增長政策對實體經濟影響的滯后期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調整對實體經濟的正面作用將在6-9個月后達到尖峰,但在4-5個月之后的效果就會達到尖峰的60%左右。

報告也提到有助於緩解經濟下行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

其一,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有所加大。考慮到中央財政動用上年度結轉資金和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地方債務置換等因素,今年赤字率的實際上升幅度大於0.2個百分點。與半年前相比,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有所加大,這將有助於緩解基礎設施投資減速等下行壓力。

其二,人民銀行自去年11月下旬以來已連續三次降息和兩次降準。根據社會融資規模的權重估算,今年4月底企業平均融資成本比去年末下降了30多個基點,比去年同期下降60多個基點。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有助於緩解投資和房地產市場所面臨的下行壓力。

其三,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態勢。在一系寬鬆政策后,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330樓市新政逐漸顯效及銷售旺季到來,中國一線樓市迎來量價齊升的紅五月,拉動官方全國房價告別一年來的環比跌勢,樓市回暖得以確立。

其四,結構性政策的作用。最近,政府有關部門加快了對水利、鐵路、生態環境、保障房等項目的審批和啟動的步伐,這將有助於維持基建投資的較快增長,並為銀行和資本市場創造有效融資需求。

不會為了寬鬆而寬鬆,也不會為了刺激而刺激,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判斷,或許是一切政策出臺的考量。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