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狠!大陸炒股神器惡鬥香港大鱷 膽識設備完勝香江股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22 10:39
韓先生家中的多屏幕炒股電腦。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港股近期成交動輒千多2000億元(港元,下同),為港府庫房每日貢獻2億至4億元的印花稅收入,個別股份更有過百倍的升幅,有如此大的成交額,大陸投資者功不可沒。在他們看來,港股沒有A股的瘋狂,不會三更窮五更富,在多位大陸的港股投資者中,有的在10多年前已經暗渡陳倉,有的則在去年「滬港通」開通後才接觸港股,他們的膽識及設備都完勝香港散戶,除配備有高性能的炒股電腦外,下手都以狠辣見稱,看準就「狠狠買」,有的每日交易可上億元。
香港《文匯報》報導,曾認購過上海老八股的韓先生,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最早投身股市的資深股民。不願上鏡的韓先生自稱低調行事,不喜聲張,雖然每日賬上經手資金可達上億元,但他平日從不穿戴名牌,出行從不開豪車。記者初見韓先生時,他上穿暗色polo衫,下配灰色料作褲,如果不看他辦公室的8屏炒股電腦,以及手機中眾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士對他關於股票詢問的聊天記錄,一般人絕對不會將這樣一個外表樸質無華的阿叔和一名資深老辣的投資者聯繫在一起。
作為大陸最早開戶港股的一批投資者,韓先生表示他炒港股是在「交過學費」以後才學會的,好在現在已經非常熟練,手段講的就是快、準、狠。他說,在大陸炒港股的投資者中,他絕對可以排行第一批,早在10多年前,他就通過香港大福證券(現已易名海通國際)開戶,當時因為港股在大陸絕對是「時髦」事物,開賬戶也非現在的低門檻,當時是需要5萬元人民幣作為開戶資本。
不過,10年多前的炒港股經歷使得他記憶猶新,當時他和大陸一群玩A股玩得最好的人相約「殺入」港股市場,結果因兩地股市規則相差太大,加之對香港市場完全陌生,結果輸得一敗塗地,用他的話來描述就是「捲鋪蓋逃跑都來不及」。
之後韓先生就從H股入手,也就是港股中的中國大陸股,當時A股的股價比H股的股價要高出近3倍,他也漸漸從溢價中賺取到不少利潤。
如今的韓先生已然成為炒港股的老手,家中和辦公室分別配備有6屏及8屏的炒股電腦進行操作。韓先生除了自己炒港股,還會代人炒股,因此他還將自己的太太培訓成下單高手。他笑稱,太太25歲左右和他結婚,到了27歲就辦理了停薪留職,專職在家幫他下單。每天早上都是最忙碌的時候,7點鐘兩人就要準時起床,顯示簡單收集一些隔夜諮詢,然後他邊看盤邊下指令,他的太太就忙不迭的按照他發出的指令下單。
韓先生坦言,兩個人還是忙不過手中的股票,他甚至動過念頭,想去社區內尋找些失業人員培訓他們幫助自己下單,但最終因他太太反對,覺得外人信不過而作罷。
韓先生表示,他也認識一些香港投資者,同為個人投資者,但他們的手法沒有大陸投資者來的狠辣,香港的個人投資者相對膽子較小,既怕輸又不敢贏。其次在購買股票數量上,韓先生信奉的是看準了就狠狠的買,因此經常性會在某支股上買入數十萬股,他這樣的操作有時還會引起股價異動,接到券商電話的詢問情況。
其次就是耐心研究,他自言是個非常投入的人,有時為了研究一支股票的走向趨勢,會收集該股之前所有的信息和動向,而且收集的資料是越詳盡越好,因此經常會單單一支股的書面打印資料就有幾10厘米厚。
專業金融從業人員周先生表示,「滬港通」後他成為港股的忠實擁躉,不過在他看來,港股水深、莊家操盤手法變化多端,個股一日的漲跌幅度驚人,要在這樣一個市場裡把握好股價的起落,他認為一定要配備最頂級的炒股設備,以及股市監察軟件。
周先生現在的炒股電腦是配備了6塊顯示屏幕的高性能電腦,他說,6塊屏幕功能各不相同,有些用來看個股異動、有些用來看板塊漲跌、還有單一板塊內股票排名、加上指數、基金、交易系統等都需要多屏幕推送。其中一塊屏幕還要用來和其他投資者互通情報,交流信息。(接下頁)
[NT:PAGE=$]
周先生認為,真正的炒家,入門級別就是3塊屏幕,上海股票名人、同時也有「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楊百萬在他那個時代炒股就已經採用3屏幕系統來監控股票走勢。隨着時代的進步,目前炒股電腦最高級別普遍是採用6屏幕系統。這樣才不會因多任務導致電腦卡殼,也不會錯過港股瞬息萬變的短線交易機會。
投資者韓先生也表示,與香港的散戶相比,除了炒股的心態、膽識不同之外,在配備上,香港散戶也是輸給大陸股民的。大陸股民使用各種千奇百怪的炒股軟件及炒股電腦是很平常的,但很多香港散戶卻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設備,甚至還有人在看到多屏幕炒股電腦後,還誤認為是多台電腦,其實看盤主要是屏幕多,因此大陸炒股電腦會在一台主機上連結多個顯示設備。
韓先生說,他家中及辦公室多屏幕炒股電腦,其實都是券商送的,只因他交易量巨大,券商示好主動幫他配置了多台運行速度超快的電腦。
在訪問中,周先生告訴記者,他有一位老友,也是港股老手,有時為了獲取詳細的港股資訊,以及香港當地的情況,甚至不惜一個月內往返香港十數次做研究,還會特意結交許多香港當地金融從業人員向他們取經。
周先生的朋友化名為老顧,他一直認為港股相對A股而言更刺激,炒作手段更豐富,尤其想掌握港股中衍生出的各類產品衍生工具。但無奈在大陸獲得的資訊有限,且真正了解港股的業內人士相對較少,更重要的是不接地氣,不能像在香港本地一樣知根知底。
為了盡快的熟悉港股市場及專業知識,老顧頻繁往香港跑,除了出差機會外,很多都是自費赴港。而且他平日裡非常注重結交香港金融界的朋友,有時為了學習他所想知道的港股知識,甚至甘願在一些閒暇時候去香港朋友的公司裡「打雜」以換取一些香港當地金融消息。
老顧目前的港股股票中,已經增添了不少香港本地股,他有時為了搞清香港股,對於那些上市公司他會做詳盡的了解和研究,遇到網上查詢不到的,他甚至會親自跑到香港去找到那家公司,親眼看看公司的地理位置、人員規模等情況。
A股早就進入大牛市,港股依然大落後,截至上周五,恒生AH股溢價指數報134.09點,意味A股較H股貴34.09%。周先生笑稱,目前A股靜態市盈率在26倍左右,而創業板市盈率更是高達105倍。反觀港股,不管是恒指還是H股指數市盈率只有十幾倍左右。但周先生確信,港股眼下已經步入牛市的起點,恰如去年A股3000點時段一樣。
近日還有一則消息,MSCI暫時不將中國A股納入其基準指數,在周先生看來,這也或將意味着大量國際資金將轉道進入港股市場。且目前看來,國家政策上也在整體支撐港股向上,從「滬港通」、「深港通」等政策來看,無一不是因資金南下,並且已經明顯的抬高了一批中資股的股價。隨着之後公募基金大批南下,參與港股的高估值投資,港股必將也會迎來它的牛市,既然要掘金,就要爭搶第一桶金,這也是使得周先生始終孜孜不倦的專心做港股的核心理由。
在選取港股方面,周先生強調「港股欺生」,因此他只選擇自己熟識的中資股,很少觸碰陌生的香港本地股。還有就是只在香港有的股票,目前多數大陸互聯網企業都喜歡選擇到香港上市,而那些上市公司也都處在上升階段,相應的能搭上他們的股票,不愁今後沒豐厚回報。
雖然5月以來港股低迷,周先生指是因為碰上美聯儲(Fed)加息預期、MERS等非市場因素干擾,因此相信後市必會走好。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