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銀推4基金 搶食中港基金互認商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梁偉基(左)及區景麟表示,集團會申請四支基金,分別在中、港銷售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港基金互認下周三(7月1日)啟動,繼早前恒生銀行(0011-HK)擬推2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北上銷售,中國銀行(3988-HK)(601988-CN)和中銀香港(2388-HK)準備在開通首日申請4支基金,爭飲規模6000億元人民幣的中港基金市場頭淡湯。

《星島日報》報導,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區景麟受訪時稱,集團擬先在中港各銷售2支基金,待兩地證監會批准,料需時1-2個月,並會增聘公司人手,冀未來3年香港管理資產規模(AUM)達倍數增長。

區景麟透露,擬售的香港基金為中銀香港全天候中港股票基金、中銀香港全天候中國高息債券基金,截至5月底,AUM分別為7.9億港元和10.8億元(人民幣,下同);國產基金則為中銀持續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中銀收益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截至3月底,AUM分別為65億元和36.4億元。國產基金於中銀香港發售;香港基金則於中行分銷。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稱,擬售的國產基金與一股A股基金不同,以持續增長基金為例,該基金股票組合約44%來自製造業、23%金融業、18%通訊及軟件業,針對港人未必熟悉的股票,由去年5月底至今年同期,該基金一年回報率約165%。

梁偉基透露,業界仍與兩地監管機構討論分銷細節,因兩地基金制度如落單、贖回費等存有差異,惟他未有透露能否趕在「7.1啟通」前有答案。

區景麟透露,中銀香港資產管理目前約有35人,預計未來3年,每年會增聘逾雙位數增幅的人手。他指該公司會逐步推出更多新基金在國內銷售,冀未來3年,香港AUM均有按年倍數增長。

早前恒生表示,擬推旗下恒生H股ETF及恒生指數ETF北上銷售,盼兩年內兩支基金的AUM可增至300億元。梁偉基估計香港業界初期會對互認開通持觀望態度,料銀行銷售約一至兩支國產基金,業界最多銷售20至30支。

區景麟料市場要用半年時間去消化新措施,並認為可吸引部分受當地法規所限的歐洲投資者,在港買入國產基金。根據中港基金互認安排,中港兩地的初期淨投資額度各有3000億元,總規模約7600億港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