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李浩然:港府須將政改討論"框在合適範圍" 避免事事政治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李浩然指,政制無法邁前一步,會令過渡期更長,政府因而更缺乏政治能力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爭拗多年的政改問題,最遲本周五(19日)就有定案,但要做到特首梁振英所言,拋開政制,專注經濟、民生事項,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李浩然認為談何容易。他指香港正處於由專業管治邁向大眾政治的過渡期,社會對政制改革的亢奮將維持一段長時間,難以將政改束之高閣,但要做好「管控」,將政改討論「框在合適的範圍」,否則社會難以前進。

《星島日報》報導,李浩然指,普選的確不是靈丹妙藥,但香港社會多年來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及撕裂,隨着政改否決,將失卻縫合的契機,日後與周邊地區競爭時,變相「縛住對手」,因為社會繼續充斥不信任,議會爭拗持續,政府難以推動政策。

他不諱言,梁振英指一旦政改遭否決,就會拋開政制發展,專注處理經濟、民生事項的說法,可能是很多人的心聲及共同願望,但要成真非常困難。

他解釋,香港正處於由專業管治邁向大眾政治的過渡階段,「這個過渡期全世界都是有幾個特徵,第一個就是任何改革都令大家好興奮,大家其實處於亢奮狀態,其實大陸改革開放八十年代初如此蓬勃,其實因為改革,大家好亢奮地搞經濟。」

同樣的道理應用於香港,李浩然指由於香港正迎來選舉及政治運作模式的改革,因此社會亦倍加亢奮,但重點是香港能否成功過渡至新階段,「我們回看好多其他地方的歷史,曾經都是他們用一種專業管治的模式時好輝煌,但他們過渡不了,就會出現一種沒落的狀態……南美洲有些國家都是這樣,他們曾經在過去100年經濟好勁,但當他們因為政治不穩定時,就會令發展速度迅速下滑,例如巴西的貧富差距好犀利,另一些例子就是秘魯只是依靠資源出口」。

然而,政改若無法通過,意味香港在這個過渡期中,政制無法邁前一步,令過渡期更長,從而令政府更缺乏政治能力解決問題。

那如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所建議般,設立平台討論政改又是否可行呢?李浩然說任何方法都可以考慮,最重要是如何「管控」政制發展的討論,「框在合適的範圍」,而討論內容亦不應只局限於《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及特首普選。

與此同時,其他議題亦應繼續討論,「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其他問題可以合作,其他民生、經濟不是一個零和的關係,可以合作的,我想慢慢在那些環節度做返一些合作,大家有共識後,才可以慢慢建立互信」。否則事事政治化,社會難以前進,正如對台灣而言,加入大陸牽頭的亞投行本百利而無一害,卻因政治因素而打住。

今次政改中,年輕人的聲音不容忽視,歷時79日的佔領行動,有人形容香港是輸了一代的年輕人。李浩然並不認同這個說法,他說何謂贏、何謂輸並無標準,只是年輕一輩和年長一代,的確有不同訴求。他說隨着社會愈來愈富裕,年輕人追求金錢回報以外,亦講求非物質化的理念,着重更多人生意義及價值。

惟出乎意料的是,90後出生的第5代香港人,他們對去中心化、去權威化的追求速度較想像中快,不論是佔領行動或退聯潮等,都是無法預測的行為模式,以上種種都是學者需要研究的課題。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