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鏈上盈收除了MEV,你還能在Everclear上跑滴滴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7-26 13: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前段時間,跨鏈互操作協議 Connext 將自己的品牌更新為 Everclear,官宣推文還引起了不少的關注,在 X 上收穫數百萬閱讀。根據團隊的更新文檔,Everclear 是加密世界首個「全球結算層」(Global Clearing Layer),基於意圖結構解決模塊化趨勢下流動性碎片化的問題。

然而提到「意圖」,大多數人還是摸不着頭腦。自 Paradigm 在去年底將「Intent-Centric 應用」稱為頂級加密敘事後,這個概念好像就「銷聲匿跡」了。都知道是要讓協議「更懂」用戶在想什麼,但具體怎麼實現?和現在的技術棧有什麼不同?很難說出個所以然。

不過在進一步了解 Everclear 後,我們或許會對「意圖市場」產生新的理解。在困惑背後,這裡似乎藏着一個和 MEV 一樣巨大的增量機會。

意圖敘事從哪來?


實際上,意圖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敘事。這個概念最早被應用於 DeFi 領域,由於對 AMM 以及訂單簿等交易撮合方式的不同看法,DeFi 協議在發展路徑上逐漸演進出兩種技術發展方向,一種是以 Uniswap 為代表的 AMM 鏈上 LP 交易對,另一種則是以 Cowswap 為代表的鏈上+鏈下訂單簿結算。

與前者在流動性池中以「x*y=k」計算最終交易價格不同,Cowswap 的用戶在鏈上就具體的交易意圖(比如價格、標的和數量等交易參數)進行簽名,然後剩下的工作則交給協議的「求解器」(Solver)通過鏈上+鏈下的方式代而完成。

儘管「鏈上+鏈下」這種解決方法聽起來似乎不是很「Crypto Native」,但它的確在用戶體驗方面帶來了較大的提升。訂單簿和鏈下批量處理的交易方式讓協議能夠聚合鏈上 LP 池、交易對手盤、做市商自有資金以及來自 CEX 的流動性,交易速度更快、磨損更小,用戶甚至不需要為交易額外準備 Gas 代幣,體驗極度絲滑(詳細原理可閱讀Cowswap 文檔)。

CoWSwap交易量,圖源來自:Dune Analytics

在 Uniswap 團隊推出 V4 尤其是 UniswapX 後,DeFi 領域甚至整個加密市場在技術方向的選擇上逐漸向 Cowswap 這邊傾斜,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使用這種鏈上鏈下結合的技術模式,而機構則為他們想出了「Intent Centric」(以意圖為中心)這個更加高大尚的故事。

簡單來說,為了讓協議更懂你想要什麼,除了在數學公式上搞創新,還可以在結構上做改進。意圖結構就像美團買菜,你不需要再親自去生鮮超市,而是在平台上挑好商品然後讓商家和外賣員幫你完成其餘工作。而由於是先有趨勢後有敘事,因此很多協議在求解器的命名上也沒能統一,導致很多人弄不明白意圖敘事到底是有什麼「核心技術」。

鏈上滴滴的生意,不好做

在成為加密新敘事後,意圖結構的使用便不再侷限於 DeFi 領域,跨鏈作為加密市場除交易外的第二大使用場景,Connext 也率先開始探索這一新的設計結構,做出了首個意圖跨鏈橋。與過去 Multichain 等資金池跨鏈橋或者當前 Wormhole、Layer Zero 等跨鏈互操作協議的方式不同,像 Connext、Across 這類意圖跨鏈協議也引入了求解器(Solver)這個角色,用戶給跨鏈意圖簽名,然後求解器替用戶完成剩餘的工作。

在意圖結構下,用戶將鏈間交互的複雜性,比如切換鏈、準備及支付原生 Gas 和資產安全等等問題,轉移到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即 Solver 身上。相較於 DeFi 領域中使用的意圖,跨鏈意圖協議更像是區塊鏈世界的滴滴打車,你不需要自己倒換公交,而是直接告訴平台想去哪,然後由 Solver 直接把你拉到目的地。

這聽上去的確是個好點子,用戶不再需要糾結於尋找合適的跨鏈橋,也符合了機構們在年初提出的「鏈抽象」概念,即用戶永遠都不應該關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條鏈上。不過加密行業一向是熱衷於創造新詞彙,但落實到具體場景時卻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而就現在看來,跨鏈意圖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在上個月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LI.FI 團隊提到了當前意圖跨鏈橋的中心化問題。報告以 Across、DLN 等當前主流意圖跨鏈橋為研究案例,並發現在這些協議中,極少數 Solver 贏得了幾乎所有的訂單流,而這少部分 Solver 又通常由協議背後的團隊營運。在 Across 這個案例中,團隊營運的 Solver(Across 團隊稱之為 Relayer)更是占據了超 92% 以上的資金流。

另外報告還發現,協議 Solver 在獲得訂單時幾乎沒有競爭,大部分訂單競標中只涉及一個競標者。兜兜轉轉,跨鏈協議的發展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想要解決的問題上,相較於早期的跨鏈橋,如今的意圖跨鏈協議再次呈現出明顯的中心化情況,並在網路活躍度、審查阻力以及訂單流執行效果等方面存在巨大風險。

頭部Solver流量占比拆解圖,圖源來自:LI.FI

問題出在哪了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意圖跨鏈協議的運行的大致流程:首先是用戶在鏈上表達出自己的跨鏈意圖,隨後協議的 Solver 網路會就該意圖展開競標,中標的 Solver 將通過各種聚合流動性,在目標鏈上給用戶相應金額的轉賬並在完成任務後憑藉鏈上證明從協議中用戶質押在源鏈上的資產,以獲得資金償還。

在上述過程中,Solver 自己的鏈間資產配置與用戶發生了倒轉,因為在目標鏈上為用戶提供的資金,需要在源鏈上才能獲得償還。而 Solver 的角色又與用戶不同,往往需要在目標鏈上將自己的資金持續地轉移給不同的用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Solver 往往就需要面對平衡流動性的問題。

從用戶的視角看,一筆跨鏈交易在向 Solver 支付服務費用後就結束了,但對 Solver 來說,它還需要通過 CEX 或者場外做市商等方式重新補充目標鏈上的資產配置,想在交易中盈利,就必須保證這些額外費用成本低於用戶支付的服務費用。但平衡流動性是一個困難且昂貴的工作,這像是一場強者愈強的遊戲,Connext 創始人 Arjun 也曾提到,目前的跨鏈 Solver,幾乎只有 Wintermute 這樣的大型做市商在盈利,其餘任何小型個體運行 Solver 都是無利可圖的。

雪上加霜的是,每個意圖協議似乎都在構建自己的跨鏈結算機制,在訂單拍賣環節採取不同的競標方式,比如 Across 採用私人訂單池,而 DLN 則採用詢價機制。儘管 UniswapX 和 Connext 都有在跨鏈代幣互操作性層面提出過 ERC-7683 和 ERC-7281 等標準,但在缺乏 Solver 標準的情況下唯恐難以推行。

標準層面無法實現統一,加劇了 Solver 的孤立程度,他們往往只能為一個協議的用戶服務,很難實現規模效應。而對於跨鏈協議來說,Solver 的流動性割裂也阻礙了其在模塊化世界中靈活接入各種新鏈的能力。大家發現,這鏈上滴滴的生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做。

多鏈宇宙還差個支付寶

2021 年,Connext 團隊在自己的 V0 和 V1 版本中首次運行了帶有 Solver(即現在的意圖結構)的跨鏈協議,在意圖跨鏈結構普及開後,團隊發現絕大多數協議都遇到了自己三年前試圖解決的問題,即流動性的再平衡。而在當今幣圈,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很明顯。

對加密市場的大多數散戶以及機構參與者來說,今天最好、最快、最安全的跨鏈中心,毫無疑問是 Binance 等主流 CEX 平台,他們擁有最深的流動性、連接最多的鏈生態、提供最低的內部磨損。一定程度上說,CEX 的鏈下後台,已經成為了加密世界的結算中心。

但依賴 CEX 作為行業流動性的結算層或許不是我們最想要的結果,有沒有可能通過更加密原生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Connext 團隊花了三年,給出了一個答案。

在最新一篇介紹 Everclear 的部落格文章中,創始人 Arjun 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發現:從整個行業的鏈間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來看,每天約有 80% 的流動資金是可以被凈額計算的,這意味著一條鏈上每有 1 美元轉入,就會有 0.8 美元被轉出。

比如通過跨鏈橋來到 Arbitrum 上的 1 ETH,最終只有 0.2 ETH 會長期留在這裡,剩下的 0.8 ETH 會持續在各個鏈上生態不斷流動。而對於一個 Solver 來說,如果有個系統能夠整合所有鏈上資本流動的訂單簿,他就有機會在這流動的 0.8ETH 中找到平衡自身流動性的機會,而無需再單獨重複資產跨鏈配置的操作。

這個概念在傳統金融以及網路金融中已經非常普及了,Visa 和支付寶就是這樣的結算系統。當商家和用戶都在支付寶建立帳戶並轉入日常使用的資金後,大量的交易行為就轉移至支付寶的後台,不再涉及銀行帳戶間的資金流轉,而支付寶則將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交易行為整合成一筆凈資金流,然後協調各個銀行結算資金。

在這個基本理念上,Connext 團隊設計出了一個鏈上資金結算層(Clearing Layer)——Everclear。與我們常討論的區塊鏈結算層不同,資金結算層就像支付寶一樣,為鏈間流轉的資金整合凈資金流,以此儘可能減少資金磨損和 Solver 的營運門檻。

Everclear凈額結算機制示意圖,圖源來自:Everclear

Everclear 是一個基於 Arbitrum Orbit 技術棧打造的 Rollup,使用 Gelato RaaS 提供鏈下數據可用性,並在現階段通過 Hyperlane 與其他鏈連接。未來,Across 和 UniswapX 等意圖協議、需要完成資產跨鏈的用戶,以及完成意圖任務的 Solver 都可以在 Everclear 上建立帳戶,利用 Everclear 的整合計算降低自身運維成本,並大幅提升整個鏈上生態的資金流轉效率。

Everclear 有三類主要消息類型:意圖消息(Intent)、訂單消息(Fill)以及結算消息(Settlement)。意圖消息由用戶簽名產生並定期從源鏈發送到 Everclear;訂單消息在 Solver 完成意圖任務後生成並同樣發送到 Everclear,其中包含相關結算中應記入哪個 Solver 的資訊;當意圖消息和訂單消息都到達 Everclear 時便會生成結算消息,並從 Everclear 發送到 Solver 的結算域(Settlement Domain),Solver 憑藉該消息在自己指定的結算域獲得資金償還。

其系統同樣由鏈上和鏈下兩部分組成。鏈上部分主要是部署在 Rollup 上的合約:用戶以及 Solver 通過 Spoke 合約在 Everclear 上建立帳戶用於持有各自的資金餘額,而 Hub 合約則負責處理意圖和訂單消息並調度 Solver 的資金結算,二者分別通過 SpokeGateway 和 HubGateway 將意圖和訂單消息的處理結果發送至 Hyperlane 傳輸層。Auctioneer 合約則類似多數意圖協議,用於通過競拍機制決定 Solver 的選擇。

鏈下部分包括中繼器(Relayer)、製圖器(Cartographer)以及路由器(Router)三個組件。中繼器會根據生成時長及金額大小定期集中處理訂單隊列,製圖器負責根據各鏈的索引層(Index Layer)數據繪製出 Everclear 網路資金跨鏈的實時狀態視圖,路由器(Everclear 的 Solver)則負責執行在網路中廣播的跨鏈交易,這些路由器可以集成至沒有自己 Solver 的意圖應用中去。

當用戶創建一個 NewIntent 跨鏈意圖後,協議會通過 Deposit 合約將其資金儲存在 Spoke 合約中,Spoke 合約內的資金餘額相應增加,並可用於結算此域的其他 Solver。一旦意圖得到滿足並且消息被添加到 FillQueue 合約後,Solver 可以擁有對 Spoke 合約中的相應流動性的索取權,能隨時通過 ProcessSettlementQueue 合約完成資金回籠。Solver 可以在自己配置的任何結算域上進行結算,因此不用侷限於單筆交易涉及的結算域而完成流動性再平衡。

Everclear運行機制示意圖,圖源來自:Everclear

當然,在網路啟動後,Everclear 無法立刻獲得充足的流動性來結算每個 Solver,因此 Everclear 在初期會採用荷蘭拍賣的形式處理網路中流動性的空白。具體來說,Everclear 會為所有待處理的結算髮出一份「憑證」,並在流動性不足時逐漸降低憑證的價格,以吸引套利者存入流動性。Arjun 在部落格文章中舉了一個示例:

1.Alice 和 Bob 分別是兩個不同意圖協議的 Solver,其中 Alice 更喜歡在 Arbitrum 結算,而 Bob 則更喜歡在 Optimism 結算。

2. 現在,Alice 準備完成一筆從 Optimism 到 Arbitrum 價值 10 ETH 的意圖交易,Bob 則準備從 Arbitrum 到 Optimism 完成一筆價值 20 ETH 的交易,兩人均準備將自己的 ETH 存入 Everclear 以完成交易。

3.Everclear 立即使用 Bob 在 Arbitrum 的 20 ETH 存款中的 50% 零成本結算 Alice 的 10 ETH,但 Optimism 上的 10 ETH 不夠結算 Bob 的 10 ETH 欠款。

4. 這時系統開始拍賣 Bob 的憑證,其價格從 1 美元降至 0.99 美元。

5. 套利者 Charlie 注意到價格差後,在 Optimism 上存入 9.99 ETH 並持有一張 10 ETH 的結算憑證,而 Everclear 則將 Optimism 上的 19.99 ETH 用於給 Bob 做結算。

在吸引足夠流動性後,Everclear 希望在未來引入可編程的流動性結算,任何人都可以在 Everclear 上運用各類跨鏈代幣標準或者跨鏈消息,編寫自己的結算策略,以提升網路整體的資金效率。

作為一個 Rollup,Everclear 就像一個共享計算機,用於聚合跨鏈流動性並給出最優的結算方案。這不僅降低了用戶資金的磨損以及 Solver 營運的門檻,同時也進一步將意圖路由和 Solver 結算分離開來,讓更多協議和參與者接入整體的跨鏈結算流程。

在團隊的願景中,Everclear 在多鏈宇宙中扮演了 Visa 的角色,Solvers、做市商、中心化交易所和意圖協議將資金存入協議,選擇結算策略並設置他們希望結算到的目標鏈。Everclear 基於各個鏈生態以及 CEX 平台為 Solver 做聚合結算,而基於 Everclear,各類不同的意圖協議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 Solver 表現水平,甚至吸引更多傳統協議利用 Everclear 構建自己的意圖結構。

隨著終端用戶「不關心底層區塊鏈, 只關心最終結果」的需求越來越強,「鏈抽象」的概念愈發收到關注,而通過凈額結算交易,Everclear 不僅大幅降低了結算成本和複雜性,同時也通過支持的可編程結算為新鏈提供了無需許可的流動性入口,讓自己站在了鏈抽象敘事發展的中心位置。

新的 PoS 市場

模塊化的發展方向,似乎已成定局,據統計,當前加密世界已有超 50 個 Rollups 和 250 條公鏈正在運行,而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長。模塊化世界,流動性碎片化是最大的問題,新鏈必須依賴主流跨鏈橋的集成才能拿到吸引流動性的船票,而跨鏈橋又因為安全性和成本的瓶頸限制,集成新鏈的速度幾乎永遠追不上新鏈誕生的速度。不斷擴大的剪刀差,使得新鏈生態活過襁褓期成了「小機率事件」,而市場的流動性則始終在前 5% 至 10% 的頭部生態中扎堆,行業馬太效應不斷強化。

而意圖結構希望繞開傳統跨鏈橋需要考慮的技術挑戰,通過市場的手段解決鏈間資金流動的效率問題。對用戶來說,這意味著對「鏈」的感知進一步弱化,對新鏈生態來說,這意味著自己與頭部公鏈競爭的條件得到了改善,而對於資本來說,市場對 Solver 的需求意味著一個潛在的增長產業。

前段時間,Cysic 完成新一輪融資的消息成了不少 VC 朋友熱議的話題,「ZK 硬體加速」的概念無疑給轉向 PoS 的以太坊生態帶回了些許 PoW 色彩,也讓許多投資者聯想到了礦機大賣的年代。相較晶片加速,運行 Solver 更像是一個新的 PoS 市場,參與者用自己的資金充當「鏈上滴滴」賺取鏈上服務費。和 MEV 產業比起來,Solver 產業則更是用戶與參與者共贏,用戶表達他們的目的地意圖,然後協議找出最佳解決方法,幫用戶「尋找司機」、「規劃路線」,而用戶則向協議支付少量費用以換取便捷性。

Everclear 的出現極大解決了 Solver 營運門檻過高的問題,給這個「意圖搬運工」市場帶來了產業化和規模化的可能。在加密基礎設施普遍沒有找到商業模式的情況下,Solver 市場似乎又成了一個給鏈上資金帶來「Real Yield」的產業。對於尋找可靠年化收益以及潛在代幣激勵的資金來說,運行或者代理 Solver,讓自己的錢跑滴滴賺外快未嘗不是一件很香的事情。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