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財經早知道:首批大額存單下周一推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頭條導讀】
首批大額存單下周一推出 較基準利率上浮40%為主流|期限均在1年之內
投資者最快下周一(6月15日)就可以買到大額存單了。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訊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9家銀行將於6月15日起發行首批大額存單。首批大額存單期限以1年以內(含)為主,個人大額存單起點金額為3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的大額存單起點金額為1000萬元。
中石油牽手騰訊 四巨頭混戰“互聯網+能源”|能源央企發力大數據 兩桶油開啟“互聯網+油氣”時代
“互聯網+能源”,最近成為熱門議題,就連一向被認為“保守”的中石油也加入了這一陣營。 昨日(6月11日),中石油在官方網站宣布,中石油迎接“互聯網+”、促進轉型升級,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O2O業務等方面展開合作。
5月末M2增10.8% 降準降息預期仍存
昨日(6月11日)下午,央行發布了5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5月信貸和社融規模都有所回升。其中,5月末M2同比增長10.8%。不過,從貸款結構等分項數據來看,實體企業的投資需求似乎並未真正回暖,這與國家統計局當日下午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較為一致。
國有大行“混改”大幕拉開 海外上市企業競相“海歸”
有媒體報導稱,在交通銀行(行情8.86 -3.38%,咨詢)試點“混改”身后,中國銀行(行情5.01 -2.72%,咨詢)有望成為下一個試點“混改”的國有大行。目前銀行業“混改”大幕正徐徐拉開。再加上4月份招商銀行(行情20.36 -0.54%,咨詢)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整個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有“全面開花”之勢。與此同時,銀行拿到券商牌照的時間似乎也越來越近。
【資本市場】
“巨無霸”國泰君安來了 下一輪新股25連發怎么打
自下周三(6月17日)起,又一批25只新股開始陸續網上申購,其中包括近五年來募資規模最大的國泰君安(行情-- --,咨詢)。國泰君安將網上申購時間定於6月18日。公告顯示,此次國泰君安擬發行不超過15.25億股A股,其中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45750萬股,占擬發行總量的30%。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增加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
第八批新股預計凍資超6萬億 機構建議優選小盤股
年內第八批新股將於下周起發行,發行家數創去年IPO再啟以來的最高水平。機構普遍認為,今年發行的新股自上市以來表現搶眼,預計本次新股申購仍將備受追捧,凍結資金總規模或超6萬億。而由於本批新股募集資金量大,加之市值限制,預計中簽率將有所回升,建議積極申購質地小而美的個股如萬孚生物(行情-- --,咨詢)、真視通(行情-- --,咨詢)等。
央行:完善滬港通推出深港通 考慮推出QDII2
6月11日,央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報告指出,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中的使用規模穩步上升,人民幣國際使用逐步擴大。央行在報告中強調,將完善滬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許非居民在境內發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產品。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頒布在即 逾16億大單席卷7龍頭股
近日,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將於近期正式頒布實施。他同時表示,這標志著協同發展由“頂層設計”階段轉向“全面實施”階段,一批專項規劃將要出臺,一批重要政策將要公布,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將要實施。 受此影響,昨日滬深兩市京津冀概念股漲幅居前
資本補充工具持續擴容 險企發行優先股方案將落地
和“償二代”的建設相匹配的是,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工具正在不斷擴容。與此同時,創新型的資本補充工具落地速度也在加快。 6月11日,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通報行業2014償付能力情況的發布會上透露:“包括銀行間市場債券的發行、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業內都在探索且已有階段性進展,而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方案也將於近日落地。”
【全球財經】
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3.66點,漲幅0.17%,報2108.86點。
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5.82點,漲幅0.11%,報5082.51點。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上漲38.97點,漲幅0.22%,報18039.37點。
美國NYMEX7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66美元,跌幅1.07%,報60.77美元/桶。
ICE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59美元,跌幅0.90%,報65.11美元/桶。
美國COMEX8月黃金期貨價格收盤下跌6.20美元,跌幅0.5%,報1180.40美元/盎司。
【產經新聞】
航空業今年盈利將創歷史紀錄 A股航空板塊連日飆升
把服務業主導作為“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北斗圖謀“互聯網+”式擴張:千億市場預期引資本競逐
消費金融“錢景”:中小銀行更積極 市場有待成熟
打破水行業資訊孤島:“水聯網”構建水利生態
【上市公司】
阿里影業拋121億港元定增方案 未來或啟動收購模式
物美控股死守新華百貨 崔軍兩次舉牌已浮盈超60%
皖江物流停牌8個月 公司稱三因素制約重組進程
人人網“食言” 宣布私有化
長園集團“群龍無首”:沃爾核材五次舉牌持股26.79%
明家科技收購案過億用戶存疑 BAT“捧場”有多重要
空中互聯網撬動新商業模式 東航力謀戰略轉型
復星醫藥攜手上海中醫藥大學 設立中藥科技創新基金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