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激辯丨如何評Binance頻繁上幣爭議;何一直言擼毛時代或已結束?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6-24 16: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上周末關於 VC 幣、交易所與散戶之間的矛盾在 Binance 聯合創始人何一的兩篇長文催化之下,達到了近期頂點。 6 月 20 日,名為 Lista DAO 的項目代幣作為 Binance Megadrop 上面第二個 Launchpad 項目上線了平台開放交易。因 Lista DAO 團隊成員中包含 Binance 前員工,該項目前身也曾獲得 Binance Labs 投資,多重加持之下不少用戶看好 LISTA 並參與了二級交易。然而市場整體疲軟的情況下,LISTA 並沒有給散戶帶來任何驚喜反而一路下跌,這似乎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市場的怒火從對 VC 幣的不滿逐步又蔓延到 Binance 的頻繁上幣卻無視二級用戶利益中。

6 月 21 日,何一發文回應,直言「即使 Binance 不上新項目,資金也會因代幣解鎖、Meme 幣等分流」;「部分 VC 確實是導致價格虛高的核心原因,但 VC 從 LP 募資一般是 4+3 的 7 年鎖定期,收管理費+分紅;VC 普遍的解鎖在 TGE 一年後(不代表全部),所以很多幣圈 VC 也在倒閉,一些 VC 的 LP 投資幣圈也可能歸零」」

次日,何一再次發文回顧 ICO、IEO 到 DeFi 套娃等幣圈標誌性發展里程碑,並稱「今天確實市場又變了。擼毛工作室和 L2 項目的自相殘殺演變成鬧劇,擼毛時代可能要結束了。」

兩篇長文點出當下市場現狀:散戶期待的 ICO 時期繁榮(山寨牛)再沒出現,長達數年的空投期待落空;市場流動性緊張情況下,散戶與交易所和 VC 矛盾激化。散戶普遍認為 VC 低籌碼拿代幣,解鎖拋壓湧進市場,另一方面交易所上幣頻繁,加劇資金分流,而新幣卻表現不佳,散戶一旦接盤就會被「收割」。

何一長文也因此引發了長達兩天的論戰,不少業內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律動 BlockBeats 整理如下

聲援 Binance

數據整理 KOL 殺破狼 killthewolf.eth

你在超市買了一袋大米,隔天大米貶值了,你把這個責任歸咎於超市老闆最近上架太多新品種的進口大米,所以才造成你手裡的大米貶值,我覺得這個邏輯有點片面。決定大米價格的本質原因還是供需關係,你可以怪罪生產商為什麼要一直不斷生產新品種的大米,也可以怪罪這個村子為什麼一直沒有新人搬進來住,來提升大米的需求量。但是超市從頭到尾只是個中間商,沒有辦法決定大米的價格,況且這個村裡有無數家超市,幣安只是其中的一家,幣安即使拒絕上架新品種的進口大米,也會有一堆超市搶着上架,這就是世界的運行規律。

KOL、資深從業者 子敬

觀察到輿論這陣子對於 ZKSync 的上幣問題 Fud 很嚴重。但其實想不通,CEX 並不是執法機構,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項目方的 Rug 行為有一些威懾力之外,對於項目方是否作惡,老鼠倉這種行為是無法也沒有義務監管的。一姐這裡說得這話還是很客觀的「Binance 不上這些項目,這些項目也存在」,用戶真想買的話,不在 CEX 在鏈上也能買得到,CEX 上幣僅僅只是提供了一個渠道,CEX 要流量,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潛在的新用戶,CEX 也就應該出現在哪裡,這從生意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CEX 只提供給用戶買幣的便捷性,但改變不了,也不應該影響用戶的買賣決策。

另外,不論是 Binance 還是 OKX,或者任何一個大所,都決定不了一個項目是否作惡,所以請管好自己的錢包,不要讓某個大所上幣就決定了自己底層的買賣原則。如果是因為上了大所導致影響了自己的投資決策,從而購買導致虧損,就請承擔自己賭徒思維帶來的後果。換句話說,如果散戶能達成共識,對於作惡的項目方堅決抵制,不給這種項目提供任何流動性,沒有買盤,奈何它有再強的做市商,沒有市場的承接,終究會走向歸零,這個時候不用用戶諫言,時機到了大的 CEX 也會將它拋棄,這才應該是它該有的命運 但事與願違,這個市場投機分子太多了,總會在資訊差和市場情緒之間認為自己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那就要承擔自己該承受的,盈虧同源。

質疑 Binance 不作為

個人投資者 AmyWang

上輪牛至少上所時還有千萬、百萬市值的小市值項目,Binance 的用戶有造富效應,同時作為頭部 CEX 對行業良性發展有極大的助力作用並且能夠形成正循環。這一輪 VC 幣目前看起來就是再造 00 年網路泡沫,大量沒有太多實際用戶的基建項目上所就是十億美金起,最後交易所用戶買單。真心希望如新計劃中列出的多扶持中小市值創新項目儘快落地,激活有潛力的新協議生態,給行業和市場注入正向發展的希望和信心。

加密 KOL bit 壹

新項目方上 Binance 之後,如果表現不好。普通散戶很難賺到錢。而 Binance 還是在頻繁上線高市值新幣。普通散戶在 Binance 賺到錢的機會越來越少。當然 你可以說,幣價表現好不好是項目方的事,Binance 只是交易場所,不干預幣價。但不可否認,以 Binance 宇宙第一幣圈交易所的影響力和流量,Binance 頻繁上幣,客觀來講不可否認的會稀釋掉很多注意力和流動性。當然,你也可以說,不在 Binance 上線,這些項目也會在其他地方上線,Binance 這是一個交易所提供交易而已 但是以 Binance 目前在散戶心裡的地位,Binance 不僅僅是交易所。當然你可以說,負責任的做到控制上幣速度,負起行業領導地位的當擔,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道德綁架,你是商人,應該在商言商,可是你應該不會忘記幾個月前你寫信呼籲大家為了 cz 司法案情簽名打 call 大家也主動為 cz 的美國司法案件主動聯名寫信發影音,奔走,呼籲,這都歷歷在目。如果 Binance 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交易所,我相信大家不會去打擾,可是 Binance 是幣圈大部分交易市佔率的交易所,這樣的影響力一舉一動對加密圈的影響都非常大的 大家以前支持 Binance,支持 cz 支持一姐。是因為那時的 Binance 是有行業擔當的頭部交易所。

Binance 現在上幣頻率太快了,在批量給市場輸送大市值 vc 項目,市場流動性根本就是承載不了這麼多幾十億,幾百億的 vc, Binance 上幣是遵循利益至上的精神還是遵循加密貨幣的公平至上的精神?當然作為交易所,商業化的公司,講利潤是正常的,但是作為幣圈原生的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不能僅僅只看重利潤,也應該正確的引領行業發展的方向傳遞加密原生精神。批量上大市值的 vc 組局的空氣幣,稀釋了原本就不多的流動性,上線就是幾十億美金估值的 vc 項目鏈上活躍度低的可憐,到底是 Binance 上幣風評體系拉垮,還是 Binance 在 cz 離開後價值觀已經崩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中國代代相傳,廣大用戶在新一輪周期對 Binance 整體評價急轉直下 Binance 應該要引起重視,交易所本質定義就是服務廣發用戶的做交易的場所,而,離資本越近,離用戶越遠。加密圈原生的交易所挺起脊樑,不要活成 web2 世界資本的白手套,加密散戶眼裡揉不得沙子。「本分」才是 Binance 最應該守住的底線。

其他觀點與分析

BixinGroup 創始人 星空

一堆韭菜質疑 VC 幣,其實他們不懂,如果沒有 VC 在前面趟雷,面臨被割的就是他們。我就遇見很多項目跳過 VC 直接募資 KOL,因為他們更好騙,而且自帶流量,項目方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好的韭菜。其實 VC 跟風風投也是正常策略,但是苦了 VC 的 LP 呀,他們實實在在掏錢了。普通韭菜還能享受輸錢的痛苦,LP 們連錢都不知道怎麼輸的。

VC 其實在這個局裡面是最弱最弱的大韭菜,不見大韭菜喊冤,倒是收手續費收上幣費一直穩掙的平台喊冤,真是世道人心險惡。大家想想一個大所員工都能暴富的情況下,他們錢從哪裡來,不都是你們的錢呀。最主要還是 VC 的錢。



加密 KOL 川沐

Binance 這套打法很難被突破。Binance 聯合自己派系的機構和項目方一起組局炮製新幣收割,自己以投資人入局拿籌碼。再分一部分籌碼給 BNB 大戶形成利益共同體。上幣前送免費額度給大大小小的 kol 負責宣傳。一旦出現不利於 Binance 的輿論方向,受益於新幣發工資一樣養活的 bnb 大戶和 kol 就會集體出動,扭轉輿論風向。要麼出現一個新的有領導力的技術大牛自帶流量建一個新交易,免手續費,交易和掛單挖礦挖平台幣挖個一年。否則這一切很難變了,完全沒有破局之人,現在散戶都是豬仔,誰讓人家壟斷,交易量和用戶基數最多,只能處於被收割狀態。

加密 KOL 比特傻

在加密市場多年,從沒拿過 Binance 的錢,因此可以做到客觀。Binance 的公關也不要把傻哥的帖子作為負面處理,因為傻哥是客觀的長遠思考,為行業也為 Binance。

1、一姐總結的 ICO、DEFI 時代和 IEO 時代,也是泥沙俱下的時代。

其實 ICO 和 Defi 都有大量的坑。那個時候,紅利的確更為顯著。但散戶也極其容易虧損。IEO 呢,倒是命中率很高。好項目額度也難弄,中間有大量的工作室搶中籤、KYC 產業鏈,老實本分的散戶難以賺錢。散戶,在什麼時代都是最弱勢的群體,最需要保護的群體。

2、如今 Binance 的角色,是集交易所、券商、證監會、清結算機構、一級市場投資併購、上市公司集團等多種重要角色為一體的多頭壟斷頭部平台。大家仔細讀這句話。在傳統證券市場,Binance 的每一個角色都要接受嚴厲監管。每一個角色,在不被監管的情況下,都有作惡的能力。如此巨大的能力,必然對應的巨大的行業責任。這些責任是什麼呢?這是 Binance 需要思考的問題,這關乎 Binance 的長久發展。

3、CZ 說自己在 Build。Binance 的角色不是項目方,是集交易所、券商、證監會、清結算機構、一級市場投資併購、上市公司集團等多種重要角色為一體的多頭壟斷頭部平台。Binance 是遠遠超脫於項目方之外的角色,其責任恰恰不是 build。實際上,Binance 也從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 build,主要精力還是用在維護交易所龍頭地位上。社區也從未期待 Binancebuild 啥。一個好的裁判,恰恰就是自己不下場踢球。

4、VC 和擼毛工作室的議論,不過是歷史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VC 為一級市場提供資金,是古老的行業。工作室刷單賺錢,給項目方刷數據,也是古已有之。可一般而言,證券市場是打擊 VC 上市前的突擊入股和股權異常變動的。證監會也會嚴查項目方的數據作假的。這種打擊和監管使得多方角色處於平衡之中。眼下 VC 幣遭到厭惡、擼毛工作室和項目方撕逼,是一種再平衡過程。期待這個再平衡過程,能有 Binance 為首的交易所加入,犧牲一點自身短期利益,讓行業更為健康發展。

可以理性討論,但不希望拿着 Binance 錢的 KOL 過來碰瓷。你既不關心散戶、不關心行業發展,只關心自己的 400U,傻哥不如你勇。最後用星爺的台詞結尾: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避不了的。

Web3 創業者 小人物

這個行業不會變,我們只能換位置。今天何一發文說到用 2017 年的 ico,21 年的 ieo、甚至 23 年的擼毛策略都已經不適應當下這個市場了,她作為吹哨人也是提醒大家過去的賺錢邏輯是時候該變一變了,這說明這個市場真的到了一個轉折點。

1. 擼毛不會消失:擼毛的定義本身就是很寬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批量上號拿籌碼,而它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持續在這個市場裡尋找套利機會、找到新資產發行機會去規模化的思維方式。獲取早期籌碼的方式只會變化,不會消失,只是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無腦上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2. 不變的是什麼:大家都在關心未來會怎麼變,其實不如多想一想行業未來五年,哪些參數是不會變的,然後我們只需要持續打磨好這些不變的參數,當新機會出現時就可以擁有先發優勢。比如擼毛賽道的四要素,投研--資金--技術--人力,無論這個賽道如何變,都離不開這四要素。

3. 越來越效應:除了這四要素以外,還有比如影響力、生態位、圈子、專長、判斷力等等,未來不變的就是你影響力越大,資源分發權越高,稀缺資源越會向你傾斜。你的生態位越高,離資訊源點就更近,同樣的機會你的勝率就是比別人高。你的圈子質量越高,你的成長速度,獲取到的資源就越來越好。

4. 向內求:在德撲遊戲中也是一樣,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不是在一場牌局的輸贏,而是在決策質量。只要加上時間這把武器,不斷的優化我們的決策質量,決策的因足夠的充分,勝率比別人高哪怕幾個點,長期下來結果千差萬別,核心邏輯還是向內求,不要關注我們控制不了的參數。

5. 演化路徑不會變:如果我們去觀察網路發展史,就會發現過去 20 年,階層固化的趨勢不會改變,2% 的人會擁有 98% 的資源分配權,比如騰訊,即使是同一個人,05 年後、10 年後與 18 年後加入是完全不同的結果,這不會你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6. 我們這個行業也是一樣會走這樣的路徑,而且階級固化的形勢已經逐漸顯現,對我們個人來說可以做什麼,如果不想以後作為底層一直被剝削,就要關注自己的成長速度,成長速度要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要積累自身影響力、專業能力、所處的生態位,因為以後的趨勢都是組織化,確定性的長期性利潤都會被專業性組織吃完。

7. 當下我的應對策略:輕資產運作,要符合反脆弱模型。當下階段屬於擼毛賽道的轉折點,也是行業的轉折點,在轉折點的時間窗口我會採用比較輕的方式去經營團隊,降低營運成本。當新的「右側突破」點出現時,我會繼續規模化的去經營。這就是在德撲中比較難打的階段,怎麼都翻不中你的範圍,這時候就要學會等待,有耐心的等待屬於你的範圍,但在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避免消耗更多的 gas,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下牌桌。

8. 任何一個行業適者生存的規律都不會變,我們能做的就是換位置。加密這個行業的套利擼毛機會也會一直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當機會到來時,還在牌桌上有籌碼可以下注。

加密 KOL CryptoMaid 加密女僕

擼毛時代結束了,不同群體的人說的不是同一件事。

1. 普通用戶說的是:擼毛賺不到錢了,時代結束了

2. 投資人說的是:不願意自己投的錢,用來拉盤初始流通盤,倒逼自己必須開空套保,掩護項目方套現。

3. 項目方說的是:靠擼毛用戶數據造假,忽悠投資人,忽悠不動了,時代結束了。共識的破裂。其中一個問題在於,這個模式的旁氏屬性太低了,最終變成 pvp 互割,互不接盤。旁氏能實現所有人都紙面富貴,旁氏能吸引圈外用戶。都知道愛迪生試驗了一百多種材料找到了鎢絲製造燈泡。很少有人知道,找到鎢絲以前他已經融了十幾輪,如果最終找不到鎢絲,那之前的一百多次試驗全部都是旁氏。

投資人 Kay Capital

VC 幣、高 MC / FDV 是表層,深一層是籌碼平均成本。如果一個幣/股票的籌碼平均成本是現價的 1%-10%,那中短期能夠有第二波拉升反而是個奇蹟了。VC 幣加權未釋放籌碼以後的平均成本太低了。

加密 KOL Neso

Binance、OKX 等一線交易所在 VC 幣上幣一事上飽受非議之後,有可能加速上幣中小市值的 meme 幣來贏取散戶口碑和交易量。可留意市值區間在 1-5 億之間,holder 數量 1 萬以上,社區基礎不錯,經歷過充分洗盤的標的。

加密 KOL PumpLUO

很多人質疑機構 VC 幣的高估值高解鎖,其實都是被帶進圈套了,真正對市場傷害最大也是交易所最大的肉是合約槓桿!1,分流資金。2,分離流動性。3,裸空行為,合約交易和幣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增發衍生產品。4,快速消耗散戶資金 (瘋狂開帶單策略 VIP 政策吸引)。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