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首檔「18C」上市特專新股掛牌 晶泰科技開盤後強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6-13 14: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港股首檔「18C」上市特專新股掛牌 晶泰科技開盤後強漲(圖:shutterstock)

香港首檔 18C 新股晶泰科技 (02228-HK),周四 (13 日) 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上市股票發行價格為 5.28 港元 / 股,淨募集資金約 11.41 億港元。

此次發行吸引近 80 家全球投資機構參與錨定投資,不乏有來自歐美和中東的知名國際長線、醫療專案基金和對沖基金等,開盤後一路漲超 20%,市值超 200 億港元。

港交所去年 3 月底引進 18C 上市規則,容許特專科技初企申請上市。

三位 80 後物理學家創建

公司身後,是三位 80 後物理學家-溫書豪、馬健、賴力鵬。 2015 年,他們從麻省理工結伴回到中國,在深圳創辦晶泰科技,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研發平台。成立至今,晶泰科技是 AI 製藥領域融資金額最大的明星項目,一路走來累計融資超 50 億元人民幣,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人隊伍。

陸媒報導,董事長溫書豪是 80 後量子物理學家,先是取得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博士,後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學者,又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CEO 馬健則是浙江大學物理學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完成博士後研究;首席創新官賴力鵬本科在北京大學修得物理學與數學雙學位,博士在芝加哥物理學,而後同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

三位年紀相仿、學術背景相似的年輕人在麻省理工學院相識,他們相聚暢想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創立一家基礎科學理論驅動的公司,把物理、化學的知識理論轉化到社會應用裡。

藥物晶體,是溫書豪、馬健、賴力鵬等人經過反覆討論和論證而一拍即合的方向。這源自於生物醫藥領域與物理學基礎研究有著天然的聯繫,他們希望把最準的物理演算法和最前線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帶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算力一起帶進藥物工業,推動這個略顯保守的產業進入新一輪數位化和人工智慧升級的浪潮中去。就這樣,XtalPi 在麻省理工校園裡誕生。

獲利前景不明

招股書顯示,晶泰科技上市集資所得,約 75% 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及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包括升級基於量子物理的綜合技術平台,構建生物醫學垂直領域生成式 AI 模型、招聘人才等;約 15% 用於提升國內外商業化能力;另約 10% 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作為 AI 製藥的頭部企業,晶泰科技在上市前已經完成了 8 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 7.32 億美元,其中最後一輪融資在 2021 年 7 月進行,投後估值達到 19.68 億美元。在 AI 概念加持下,晶泰科技股東星光熠熠,騰訊 (00700-HK) 是公司主要股東,上市前持股比例為 13.7%,紅杉中國、軟銀願景基金、中國生物製藥 (01177-HK)、谷歌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等亦有份投資。本次上市更引入了 8 名基礎投資者,包括恒基地產 (00012-HK) 聯席主席李家傑、百奧賽圖 (02315-HK) 、國盛資本等合共認購約 3.4 億港元等值股份。

雖有大量明星股東加持,但晶泰科技的盈利似乎仍遙遙無期。過去三年,其虧損淨額分別為人民幣 21.37 億元、14.39 億元及 19.14 億元。其中,公司的同期研發開支分別為 2.14 億元、3.59 億元和 4.8 億元,反映成本快速持續上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