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跨界!券商如何利用互聯網迎來新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的年初到現在,在證券領域和互聯網領域出現了一些跨界的跡象,比如說前段時間發生了大智慧(601519,股吧)要收購湘財證券的事件,還有包括同花順(300033,股吧)與東吳證券(601555,股吧)戰略合作的事件,就這些事件來看券商與互聯網結合已經有一些苗頭,那么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券商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券商與互聯網究竟是攜手並進還是互相競爭?券商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究竟何去何從......

《互聯網金融論道》對話節目第6期,由本網華南新聞總監劉正旭主持,金微藍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鐘超群,國海證券(000750,股吧)網絡金融部首席網絡官、總經理李永紅,金貝塔互聯網產品中心總經理王瑋共同做客和訊網,探討互聯網環境下券商的新發展。

本期觀點:

▇ 李永紅:券商與互聯網聯姻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李永紅表示,整個證券行業,對以客戶為中心這個事也講了很多年,但是它本身的商業模式是跟這個是相違背的。最典型的傭金,收費越高,收入越高,發展潛力就越大,可是傭金本身對客戶而言就是成本,這是衝突的,如果以客戶為中心,這是一個兩難的。[詳細]

▇ 鐘超群:券商與互聯網結合前提是基礎建設

鐘超群認為,技術上不存在難點,但要實現兩者結合,前提是要做好基礎建設,“要跟互聯網連好,各個渠道要去連好”。他認為,這個基礎建設,好比建設一條高速公路。在實現互聯的基礎上,大家再發揮自己的特長。鐘超群認為,在互聯的基礎上,每一個環節都能得益,“互聯網公司也得益了,賣流量的,賣到了錢,做專業產品的,也賺到錢,共生共同成長的環境,這種浪潮才是可以去持續的”。[詳細]

▇ 王瑋:互聯網與券商不一定是顛覆關係

王瑋認為,從道的層面來看,需要野蠻生長的過程,需要累積一定的勢能,“站在今天去看,可能還只是一小波浪潮加一小波浪潮,可能哪一天幾個浪潮疊在一起”。他認為,兩者之間不一定是互聯網顛覆券商的關係,“今天站在某一個點來看,可能誰顛覆誰,誰暫時把誰的氣勢壓倒一點點或者誰在顛覆誰,可能站在更長的時間看,你會發現這就是循環往復的過程”。[詳細]

以下為本期實錄:

    和訊網:和訊網的網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互聯網金融論道》節目,這檔節目是由和訊網推出的一期訪談和對話節目。我們一般邀請的是行業內的專家、學者,還有行業內的人士共同就行業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的是金貝塔互聯網產品中心總經理王瑋先生!

    王瑋:大家好。

    和訊網:坐在王總隔壁的是國海證券網絡金融部首席網絡官、總經理李永紅先生。

    李永紅:大家好!

    和訊網:坐在我最遠端的是金微藍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鐘超群先生。

    鐘超群:大家好!

    和訊網:今天把大家請過來,到我們演播室里是這樣的。在今年的年初到現在,在我們證券領域和互聯網領域出現了一些跨界的跡象,比如說前段時間就發生了大智慧要收購湘財證券這樣的事件,還有包括同花順與東吳證券戰略合作的事件,目前來看券商與互聯網結合已經有一些苗頭,我想今天請各位嘉賓幫我們分析一下,是不是這種潮流已經開始顯現了呢?鐘總,要不您先跟我們講一講?

    鐘超群:在這兩年,包括同花順、大智慧甚至還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都在和證券公司聯姻。從結合來說,是一個開始,但是他們也在初步過程中,也在思考很多問題。

    和訊網:李總,您怎么看?

    李永紅:像證券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的結合,現在的趨勢是互聯網公司去收購券商,這本身還是一種資本的力量,因為之前我們知道像在前幾年的時候,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都比較小,像同花順低的時候只有15個億,他們想收購券商也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到了資本估值有些泡沫的時候,整個市場對它估值比較高,讓它去收購一家券商是可行的,而且能夠放大它的估值,比如像大智慧也好,東方財富(300059,股吧)網也好,一旦上市之后,它的市值可以迅速地在以前漲了幾倍基礎上,再漲幾倍,這個首先可能體現的是資本的意識。

    第二,在過程當中,我們叫贏者通吃,現在互聯網說我有流量,流量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萬二,萬三,我們知道做得最早的可能是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其次是國金證券(600109,股吧),再后面邊際效應會遞減,我相信互聯網公司有流量的優勢,但是可能這個時點,就是你光光做低優的導流,可能效果不太明顯,因為前面我們提到的券商已經把大部分紅利拿到了,這個時候更多的是說不僅要引流,而且要說我引流之后,能給客戶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和訊網:王總可能是跟這個行業關係最直接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一下大概是什么情況?
    王瑋:我個人是相對互聯網屬性會強一點的人,我認為互聯網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今天來看已經是很正常的趨勢了,可能20年前,十幾年前,大家會有疑問。剛才李總舉一個例子,我有自己的看法,可能萬二、萬三是切入的技巧。

    所以我認為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其實可以解決原先沒有互聯網進入的時候,資訊不對稱的困難,一旦資訊對稱,用戶獲取資訊,獲取正確投資價值理念的門檻降低了,用戶可能會從小散成為更專業或者更成熟的投資者的成本也會降低。

    和訊網:從今年的一些變化或者實踐來看,有什么變化或者說我們能不能看到未來它的趨勢和走向?首先請王總先來講,因為王總是互聯網,對這個預期可能更高一點。

    王瑋:您指的是從兩年前看到,相對來說步子會比前面會緩一點。我個人認為這可能還是新生事物出生的時候,需要后來者顛覆,顛覆者需要一定的時間給它摸索的模式。整個互聯網金融狀態中,其實盈利模式並沒有那么清晰,剛才說到我們的方法是更低的傭金,包括國外的券商,剛剛開始用互聯網的方式,他們也是用低傭金或者其他的方式去吸引到用戶,讓用戶知道我們是后來者,我們更好,更便宜,更快的服務去滿足到原先你可能沒有滿足到的痛點和癢點。

    和訊網:您的意思互聯網從最開始的形態到現在我們對互聯網的應用和潛力的開發,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當時對互聯網概念的理解,證券跟互聯網的聯姻,現在我們有看到它的趨勢,您的意思也是它需要這樣的過程?

    王瑋:對,從道的層面,它可能有一個自己野蠻生長的過程,累積一定的勢能,從被看不到到被看不懂,可能到開始看到,甚至是連續有一天會懼怕,我不知道,這只是對未來趨勢的揣測,站在今天去看,可能還只是一小波浪潮加一小波浪潮,可能哪一天幾個浪潮疊在一起。

    和訊網:李總,您一直在做券商和互聯網跨界的工作,包括一些嘗試,您這么多年工作經驗和感觸來講,跟我們分析一下這種互聯網和券商的合作,目前為止能夠解決我們券商的哪些痛點,能夠給我們用戶帶來哪些利益上的好處?

    李永紅:就這個話題,券商能從互聯網帶來哪些?互聯網思維以客戶為中心,快速迭代。整個證券行業,對以客戶為中心這個事也講了很多年,但是它本身的商業模式是跟這個是相違背的。比如我們說最典型傭金,為什么現在去打傭金,收費傭金越高,那我的收入越高,那我發展潛力就越大,可是傭金本身對客戶而言就是成本,這是衝突的,如果以客戶為中心,這是一個兩難的。互聯網思維對此解決的方案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是券商原來的套路,如何讓它到豬身上,再讓狗來買單,這塊是它不熟悉的或者它來轉型的,我覺得這個是客戶思維,這點可能是比較重要。

    第二,我們講的快速迭代,在互聯網企業里,它允許犯錯,不斷試錯,不斷往前走。券商做的事情,第一反應我這個事情違不違規。

    和訊網:說到這個事,我得問一下鐘總一個話題,鐘總是做技術的,比如說大家對互聯網對它革命性的意義和價值是能看得到,但是最擔心的一個問題,互聯網的安全性,這個資產安全性通過搬到網上之后,能不能保證得了,從技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鐘超群:從技術上來講,安全這個事情,首先做技術都有一個理念,安全是第一的,如果拋棄了安全談發展,可能會曇花一現。

    安全分為幾個角度來看,首先我們要保護誰的安全,這個定義清楚。第一要保護的投資者的安全,第二個是我的技術環節上的安全,我整個技術的架構如何說從前端到業務上面,到我的證券公司的后臺,整個架構上的安全,要去保證。第三證券公司本身的安全。但最核心的是保證投資者的安全,我們現在互聯網上面,包括現在證券公司包括銀行也都推出從開戶開始,有各種技術去解決以前臨柜的業務,像人臉識別,包括以后的支付像聲紋等等,生物技術的推出可能是進一步去保障。當然這種東西也不會說技術上的東西我們永遠不會說100%。

    和訊網:我個人的感受是這樣,比如我真的有一筆銀行存款數字比較大,我其實連銀行卡不開,我直接開個存折。

    鐘超群:至少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上來說,他應該控制一個額度,即使發生了一些索賠的現象,作為我們經營的主體證券公司,可能它賠得起,換句話來說,如果說他額度很大,這種糾紛就很大,所以我自己覺得從目前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應用來看,我們肯定還是由小到大,有一個漸變的過程,技術越來越成熟,可能額度會放開得越來越大。我們應該是這樣漸變的思路。

    王瑋:我倒是有不同的觀點,跟鐘總聊一下。

    我看到的是反而是有點類似於新股民跟老股民的感覺,越新的,越不了解越相信,我有見過余額寶剛出來,真的往里面打一百萬、二百萬,當然我承認他對投資邊際效應不敏感,他不是那么追求一百萬放在銀行理財產品,放在股市還是放在余額寶,他可以去嘗新的狀態。

    和訊網:我想問一下,你說的這個案例,他的年齡層次大概是多少?

    王瑋:差不多和我同齡,我的大學同學。

    和訊網:80後。

    王瑋:我也是80後。

    李永紅:關於安全是這樣,首先我們經常講的數據,很多人說網上安不安全,去年余額寶到五千億的時候,我說有五千億,你擔心你這一百萬干嘛,這是第一個觀點。第二,最近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在我們金融公司里講安全的時候,我們會講內外網分離,我們內網用vpn,外網用因特網,谷歌最近做了一件事情,把vpn和因特網合在一起,它通過綁定設備,這個設備有了碼,我把內外網合並了。本身技術和安全是相對的話題,永遠沒有永遠安全的網絡,但也沒有說過時的技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和訊網:券商整體來講本身競爭比較激烈,競爭激烈情況下,就會考慮怎么在市場上,首先能夠生存下去,第二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強,最好把別人干倒。但是依靠目前已有的競爭格局來講,券商的格局來看,你很難在這里邊改變現有的格局,可能排第二想把排第一干掉非常難。這里涉及到為什么愿意跟互聯網結合,是不是互聯網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途徑和方法。

    李永紅:互聯網能否讓券商能夠彎道超車,我個人認為是有機會的,有個數據,我們剛才提到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面,國金證券是從政策上來講是最接近的,它在2014年整個市占率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幾,在我們這個行業能增長5%市占率非常不容易,它是在2014年2月22號推出的萬二,也就是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它能夠把市占率迅速地提起來,用用戶去換市場,我把我的成本不要了,我不掙錢了,我把市場規模做起來,包括之前的華泰萬三,已經有很明顯的效果了。

    但是是否能夠重新改變整個產業的格局,我覺得還有待商榷。

    和訊網:王總,您覺得你們能不能顛覆他們?

    王瑋:其實站在現在來看,這一定不是一個顛覆與被顛覆的關係,甚至沒有到這樣攻擊的狀態。

    和訊網:現在還在合作的狀態。

    王瑋:這之間到底誰顛覆誰,站在長一點時間去看,至少十年來看,我們今天站在某一個點來看,可能誰顛覆誰,誰暫時把誰的氣勢壓倒一點點或者誰在顛覆誰,可能站在更長的時間看,你會發現這就是循環往復的過程。

    和訊網:金貝塔能不能用互聯網手段,把券商的技術通過互聯網的形式,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再是技術,而是一個非常容易的門檻拉低的過程,會不會有這種情況?

    王瑋:互聯網本質在我眼里是兩個,一個是把復雜三到六步甚至十步的技術,變成讓用戶感覺沒有技術,用美圖秀秀,很典型的互聯網方式,互聯網第一點讓三步、十步、二十步的技術變成一步簡單操作完。第二讓資訊對稱,原先我一聽說意大利牛皮的手工錢包,我一聽就覺得很貴,但是現在在淘寶的幫助下,我知道資訊對稱,我知道即便是這些東西,其實可能50塊,100塊,也許就能買到這樣成本的東西。

    和訊網:很多還是中國造。

    王瑋:對,最後發現意大利牛皮是中國造。

    和訊網:真正怕的是bat這種巨頭,包括騰訊、阿里、百度這種,如果他進來,他帶來流量的沖擊,可能真的會顛覆掉我們現在所說的看到目前穩定行業形態?

    李永紅:應該這樣說這個事,第一這個市場還是足夠大,你不用太擔心說他來了,我就沒活路了。但是的確他們的進入,他帶來的未來,90后、80後,這些客戶可能更適合在用他的產品,這是他的優勢。但是我剛才也提到,券商的優勢在哪里,我們經常講一個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在於它的定價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這是券商的強項。互聯網戰略里,非常重要的一點,重新塑造自己的渠道,塑造自己渠道的把控能力,在200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券商是有機會把自己的pc客戶端和自己的網站重新建起來,因為它還是有資本的,但放棄了,你像網上交易,網站,基本都外包,做起來。在移動互聯網還是有一些機會,應該是這樣。

    和訊網:讓自己干,不能再信別人。

    李永紅:我們指的是用戶的前端,一定要重構自己的渠道能力,不能像以前一樣全外包,這是有重大問題的。

    王瑋:我非常認同李總的觀點,第一要有自己的渠道能力,第二有自己的用戶流量入口。我說bat是可怕的,現在如果說bat,你面對它,你覺得不可怕,可能只能展現出無知,他可怕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是流量入口,是用量級包括它的能力。我相信兩件事情,第一只要市場足夠得大,再大的壟斷,哪怕它是寡頭壟斷,它也能夠有生存的機會。第二是專業度的問題,騰訊這么大,你說微信里邊如果強調有這樣理財或者推薦股票類的入口,它的數量級是非常大,大家看到微信有京東和大眾點評的入口,據我所知這些流量的口是非常大的,但是它有專業度的問題,在這件事情上,大公司雖然可怕,但是小公司或者我們這種服務於專業的公司,我們的基因,我們的專注度決定了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我只能說不會輸。

    和訊網:還能夠守住自己的陣地。

    王瑋:當然了。

    和訊網:我們討論最後一個問題,先從鐘總討論。從券商和互聯網結合角度來看,我們還有哪些一定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首先鐘總能不能講一講技術上的問題是不是已經成熟了?

    鐘超群:技術層面,我首先要做的,基礎建設,你要跟互聯網連好,各個渠道要去連好,我們希望做+號,這個+號太多工作要做了,包括金微藍真要做,不能只連一個證券,要把所有的證券,這肯定是你的夢想,所有的證券都連好。

    李永紅:你的夢想是希望所有用戶想要連到的。

    鐘超群:要一條高速公路,把大家連起來,能夠在技術層面,就跟修電線的,這些基礎的網絡,要把大家站在技術層面去連通起來,這是第一步,我們需要做的。

    第二步連通好了,各個證券公司自己的專業能力,發揮自己的特長,前端的互聯網他有一些專業能力就發揮,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互聯網公司也得益了,賣流量的,賣到了錢,自己做專業產品的,也賺到錢。如果真正是共生共同成長的環境,這種浪潮才是可以去持續的。

    和訊網:李總,從您的角度呢,跟我們講一講目前為止這種結合難點在哪里?

    李永紅:它分為兩個,第一個在內部來講,經常講基因,這個公司有沒有做這個的基因,要打造適宜自己的基因,這是在內部上面的。

    外部,是征信的問題,我們現在也是在基礎架構上,這也是在缺的。而征信里還有用戶認證問題,目前我們每開一個戶,都要去公安部刷一次五塊錢,能不能用更高效地去做,這是在整個行業里碰到基礎性的問題。

    和訊網:這些問題都要解決。

    李永紅:對,當然我們后面有監管部門也看到了,正在努力解決。

    和訊網:從王總角度看,他們看到是他們向互聯網轉的時候,他們遇到的困難,你應該是從互聯網做券商反向思維的時候,你看到哪些困難?

    王瑋:我自己看到的難點,其實道和術的層面,道就是李總提到的基因的問題,術的層面就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的問題。

    和訊網:整個行業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面臨的是人才的問題,人才即思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這個事,有這種思維的人才才是這種人才,是我們要的人才,不只在這個領域里遇到這個問題了,我們說互聯網金融領域也遇到這個問題,不只說證券這個領域,包括p2p行業,包括眾籌這個行業,也在面臨這個問題,傳統銀行想轉型到金融互聯網化,也面臨這種問題。

    我們把這個問題再往大一點說,互聯網金融這個大潮已經在形成了,我們可以把這個事情說得,時間點更貼近一點,在李克強總理說到兩會之后,互聯網+的概念出現之后,互聯網對整個行業,對全社會的,各個行業的整合已經在開始,大家已經看到了風口,潮水不停地在起,我們也希望這波的互聯網金融,或者我們金融互聯網化也好,能夠真正正改變所有人的生活,讓所有人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讓整個社會效率會更高。我們談到這里,本期的節目也就結束了,和訊網的網友們,我們下期見!

    王瑋:再見!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