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傳產大廠由第三代接班,為何味覺記憶能傳承一甲子?故事要從1966年起家厝這張大圓桌說起
今周刊 2024-02-10 09:00
撰文 ‧ 陳葦庭
餐桌,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是重要的場域。無論是一年三六五天都為賓客料理的大廚、吃遍山珍海味的企業家,或是在異鄉打拚的遊子,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餐桌故事。來看看名廚、工具機、食品大廠接班人,和派駐台灣的外商,如何各自從他們的餐桌,溫暖和滿足自己的身心與家庭。
木製圓桌鋪著防水布,上頭擺滿各式食材,旁邊還坐著 3 個女人,正忙著包春捲。這張老照片,濃縮著工具機大廠東台精機位在台南市成功路上 7 層樓起家厝的珍貴記憶。
「這是我奶奶、媽媽還有嬸嬸,她們 3 個偉大的女人肩負著嚴家三代十多口的生活。」東台第三代、工具機事業處副總經理嚴璐拿著泛黃老照片分享著,興奮的語氣就像是回到童年,看著長輩準備滿桌菜餚,期待過年的小女孩。「嚴家媳婦都很能幹,都是超厲害的廚娘,年糕、粽子、春捲⋯⋯都是自己做。」
「奶奶拿手菜還有佛跳牆、鮑魚溏心蛋、八寶丸、蝦捲,早餐一定要有魚,蝦子是零食,你該不會忘記了?」東台董座嚴瑞雄在一旁補充道,從叔姪互動中,不難看出嚴家人的好感情。
其實,凝聚東台嚴家三代感情的起點,正是這有一甲子歷史的大圓桌。
時間回到 1966 年,當時嚴瑞雄的父親嚴燦焜在台南創立了三新公司,後來又以最大股東身分拿下東台經營權。而這層 7 樓高的住商混合建築,就成了嚴家十多口一起工作、生活的空間。
在嚴璐的記憶中,每到午、晚餐時間,嚴家的男人們就會上樓吃飯,由於爺爺、爸爸和叔叔懂吃也重視吃,因此家中餐桌上永遠少不了青菜、魚、肉和熱湯,也養成了一家人下班後回家吃飯的習慣。
而跟著父母親一起住在這個大家庭,嚴家的第三代,也因為這張餐桌有了羈絆。
難開口的話題 要留在餐桌
「感謝這張桌子,一起長大、一起回憶很重要!」嚴璐回憶,光是第三代的孩子就有 11 人,大家一起看著大人在廚房忙進忙出,「我們負責擺碗筷、吃飯、洗碗、捉迷藏,還有在旁邊偷吃,所有的回憶都圍繞在這張桌子。」
正是這樣的共同記憶和固定一起吃飯的習慣,讓第三代們雖然歷經北上、海外求學、各自成家立業等變化,仍能維繫關係,好感情也在這一餐又一餐當中被傳承下來。目前,11 位成員中,有 7 人已經進入東台或關係企業上班,是家人也是職場好夥伴。
「有些不知道怎麼開口的話題,在餐桌上說起來反而自然。」學音樂的嚴璐形容,企業跟家族的關係就像交響樂,得平衡才能譜出好的樂章。而餐桌這個場域,又比辦公桌更能讓人放鬆心情,一起吃飯的時刻,雙方更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心裡話。
來源:《今周刊》 第 141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