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球壇大地震!美瑞聯手打貪 FIFA 7高層被捕 涉貪逾1.5億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國際球壇大地震!國際足協(FIFA)年度大會舉行前夕,瑞士警方應美國司法部要求,昨(27)日清晨突擊拘捕7名FIFA高層,包括兩名副主席韋布及菲格雷多,懷疑他們在多個範疇收受賄賂或回佣,涉及金額超過1.5億美元(約11.6億港元)。FIFA證實被捕人士不包括主席白禮達,但美方稱調查仍在進行,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瑞士檢察官同時宣布,就俄羅斯及卡塔爾世界盃申辦過程是否涉貪展開刑事調查。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自2011年起開始調查涉貪FIFA成員,到近日起訴9名FIFA高層及5名體育營銷相關人士。瑞士當局趁大部分FIFA高層聚集蘇黎世,準備出席今明兩日的FIFA年會之際,昨日清晨派便衣警員到他們下榻的酒店,帶走最少6人,包括韋布、哥斯達黎加足總華裔主席愛德華多.李等,並於稍後再拘捕1人。瑞士當局稱6人反對被引渡到美國,將待美方40日內提交正式要求後繼續處理,餘下1人則同意引渡。分析指若他們就引渡上訴,可能令案件拖長幾年。

報導指,今次調查主要針對中北美洲足協(CONCACAF)成員,美方指案件可追溯至1990年初,牽涉最少兩代的足協人員,他們在世界盃主辦權、市場推廣、贊助名額及賽事轉播權等多項範疇上受賄,涉及中北美洲區世界盃外圍賽、美洲國家盃、南美自由盃、美洲金盃及中北美洲聯賽冠軍盃等國際賽事,但沒提及有否牽涉1994年美國世界盃。美方又指控前FIFA副主席沃納,曾向南非索取1000萬美元(約7760萬港元)賄款,協助該國申辦2010年世界盃。主辦2018年世界盃的俄羅斯則表示,拘捕行動與俄無關。

美國司法部控狀指,14名被告合共被控47項罪名,包括貪污、敲詐及洗黑錢等,另外有4人及2家公司已認罪。雖然牽涉案件大多在美國境外發生,但美方稱犯罪交易在美進行,款項也是通過美國的銀行轉賬,故有權介入調查。聯邦探員昨日亦搜查CONCACAF位於邁阿密的總部。

美國司法部長林奇昨日會見記者,指美方調查揭發明年將於美國舉行的美洲國家盃,至少為執委「賺進」1.1億美元(約8.5億港元)賄款。她指美方「暫時不會」起訴白禮達。

FIFA是全球足球事務的最高決策機關,坐擁超過15億美元(約116億港元)儲備,實際等同一個權傾全球的財團。不過FIFA運作經常被批評透明度不足,尤其決策權只集中在少數執委上,黑箱作業和貪腐醜聞不絕於耳。有美國執法官員形容,貪腐「滲透了FIFA每一個角落,猶如貪污就是他們的日常運作模式。」

瑞警採取拘捕行動後,檢察官隨即宣布另外立案,就2018年俄羅斯及2022卡塔爾世界盃主辦權有否涉及行賄或洗黑錢,展開刑查,並派人突擊搜查FIFA位於蘇黎世的總部,取走大量文件及電腦資料,又凍結相關瑞士銀行戶口。近年多次傳出圍繞這兩屆世界盃的貪污醜聞,導致多名FIFA高層離職。

受瑞士立案調查世界盃申辦過程影響,卡塔爾股市昨日最多跌2.6%。 ( 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白禮達暫時不會被起訴。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79歲的白禮達在任FIFA主席17年間,多次捲入貪污或濫權醜聞,更被指用錢收買各地足總支持,鞏固自己的地位。FIFA原訂明天投票選出新一屆主席,外界估計白禮達可輕易贏得第4次連任,但如今多名FIFA高層涉貪被捕,加上美國稱調查仍在進行,白禮達「未完全清白」,或會影響其選情。

白禮達近年在歐洲足壇愈來愈不受歡迎,例如歐洲足協(UEFA)及英格蘭足總便公開支持其競選對手約旦阿里王子,不過他仍獲其他地區支持,尤其深得贊助商歡心。《紐約時報》指,白禮達上任以來帶動FIFA收入急升3倍,他又每年向全球209個國家的足總撥出數以百萬計款項,當中很多落入官員口袋。去年11月尼泊爾足總主席便被揭發私吞超過500萬美元(約3877萬港元)撥款而落台。

FIFA在2010年宣布分別把2018年及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交給俄羅斯和卡塔爾,亦引來極大爭議,尤其後者的夏天極為酷熱,並不適合比賽。事後不斷有傳媒和調查機構揭發遴選過程涉貪,多名FIFA高層因此先後離職,但有關爭議至今仍未平息。

即使FIFA選新主席亦同樣不斷爆出風波,曾表示有意參選的前葡萄牙世界足球先生費高,不滿競選過程竟無候選人公開辯論,白禮達甚至沒提交競選宣言,指選舉過程「過於黑暗」,憤而退選。阿里王子競選團隊亦披露上月曾獲第三方人士暗中接洽,聲稱可「提供47張選票」,以及「白禮達的財政記錄」,團隊已報警。

歐洲足協昨日召開緊急會議,發言人稱可能要求FIFA押後主席選舉,曾多次公開批評白禮達的英格蘭足總主席戴克亦質疑選舉應否如期舉行。不過FIFA發言人昨日在記者會強調,調查與主席選舉無關,今日開幕的大會和明日的主席選舉會如期進行,主席白禮達亦無意引咎下台或退選。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FIFA本周五(29日)選舉會長,美國在此敏感時刻採取拘捕行動,猶如向爭取第四度連任的白禮達摑一巴掌。FIFA發言人昨日強調投票不會改期,可是一向與白禮達不咬弦的英格蘭足總主席戴克(Greg Dyke)質疑是否應該如期投票。歐洲足協主席柏天尼(Michel Platini)亦宣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反貪組織「透明國際」在全球30個國家訪問3.5萬名球迷,結果顯示69%民眾對FIFA失去信心,83%人反對白禮達再爭取連任。

戴克發聲明稱,瑞士的拘捕行動嚴重衝擊FIFA及其現有管理層,「在當前環境下,應否繼續選舉已成疑問」。英格蘭足總4年前在上一屆FIFA會長選舉時曾扮演「反腐先鋒」,要求押後投票但遭否決。當時FIFA同樣陷入貪腐醜聞,挑戰白禮達的亞洲足聯主席哈曼因涉賄選接受FIFA內部調查並退選,令白禮達成為唯一候選人;輿論質疑白禮達以反貪為手段打壓政治對手。相比之下,這次FIFA是受外部司法調查。

白禮達把持FIFA近20年,令其收入增長了20倍,不過亦長年與貪污指控為伴。「透明國際」民調顯示,智利有多達99%民眾反對他再連任FIFA會長,白禮達家鄉瑞士也有84%,而最少人反對的卡塔爾也有60%。受訪民眾中,有59.1%支持已退選的葡萄牙名宿費高擔任主席,支持白禮達的只有2.2%。

白禮達在任會長17年間,FIFA的盈餘增加了3倍,目前坐擁超過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紐約時報》形容它不單是一個體育組織,更像是一個環球金融集團。FIFA去年更撥款2700萬美元資助拍攝一套有關白禮達的電影,把他描述得如一國之君。不過,神話背後是纏繞不斷的貪腐醜聞和封閉的管治系統。

FIFA高層的薪酬和資源分配極欠透明度,分發資金給旗下209個國家或地區的足總時也往往欠缺透明度。去年11月,尼泊爾足總主管涉嫌將超過500萬美元的資金中飽私囊而辭職。以往當有高層因為貪腐醜聞落台時,FIFA會極力維護,包括確保他們離任後不會被追究責任。(接下頁)

[NT:PAGE=$]

2010年FIFA破天荒決定2018年和2022年一連兩屆世界盃的主辦權,被指導致選票交易。卡塔爾獲得2022年主辦權後更受飽受賄選指控困擾。為了向外表達洗心革面的決心,FIFA在2012年邀請美國前檢控官加西亞(Michael Garcia)調查2018和2022年世盃主辦權過程。加西亞去年9月提交調查結果後,FIFA將報告濃縮為42頁公布,聲稱申辦過程「沒有大錯」並中止調查,加西亞隨即抨擊FIFA扭曲內容。

白禮達一向強調FIFA貪腐問題與其無關。不過,知名體育媒體ESPN本月較早前引述消息指,美國對FIFA前高層涉貪展開司法調查,令白禮達認為自己不適宜踏上美國國土。白禮達對上一次到美國已是2011年,他回應傳聞時否認刻意避免訪美:「我知道,每個人都知道,美國正調查曾在我所領導機構任職的人,但這與我完全無關。」

白禮達因在發展中地區投放大量資源而獲非洲、亞洲和拉美代表廣泛支持,如無意外將在本周第四度連任。其唯一挑戰者約旦親王阿里的競選團體報警稱,有人表示可提供白禮達非法獲得資金的證據,又稱可為阿里取得47張支持票,佔總數209票的22%。

歐洲足協(UEFA)主席柏天尼直斥白禮達是FIFA腐敗的根源,他說,只要白禮達一日在位,「FIFA都會欠缺公信力,形象也會蕩然無存,沒有權威」。葡萄牙名宿費高上周宣布退選時亦猛烈抨擊FIFA黑箱作業。他發表聲明說:「我親眼看到部分(FIFA)分區主席一天將FIFA領袖形容為魔鬼,另一天在台上時卻讚同一個人是耶穌……我不是道聽途說,我親眼看到。」

美國當局反貪調查順利取得進展,要多得美籍前中北美洲足協(CONCACAF)秘書長布萊澤合作。70歲的他曾是CONCACAF第二把手,從中撈取不少油水,多年來過着與名流及政客打交道的奢華生活。他幾年前被美方指控長期逃稅,面臨多年監禁,於是改為與當局合作,協助揭露FIFA黑暗一面。

CONCACAF在1990年前贊助費和轉播收入接近零,但這一切在時任主席沃納及布萊澤上任後扭轉。通過增加贊助商及創辦美洲金盃等大型比賽,CONCACAF收入連年上漲,到2010年已高達2,500萬美元(約1.9億港元)。兩人進入白禮達的權力核心圈,分別成為FIFA副主席和執委。

2011年,被指嚴重逃稅的布萊澤與當局合作,包括揭露時任FIFA執委兼亞洲足協主席哈曼競選FIFA主席時「買票」,促使哈曼辭職,而曾協助游說官員「賣票」的沃納亦被迫下台。據報布萊澤又在2012年倫敦奧運舉行前,約見多名足球官員並暗中錄低對話,協助當局搜證。

就在瑞士警方採取行動前一天,阿根廷一代球王馬拉當拿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狠批FIFA已變成「貪腐遊樂場」,更直斥「沒有民主國家、聯合國或國際組織會容許」一名領導人(主席白禮達)爭取第4次連任,更直接形容對方是「獨裁者」。

馬拉當拿批評白禮達多年來靠「贊助、恩惠及派錢」,集合一批「愛錢如命的騙子」來營運FIFA,不停從這項運動中榨取金錢,更導致FIFA連年虧損。 (接下頁)

[NT:PAGE=$]

國際球壇回應

約旦阿里王子(唯一挑戰白禮達競逐連任FIFA主席)

「這天是足球界傷心的一天,FIFA需要一個能夠恢復全球球迷信心的領導層。」

愛爾蘭足協主席德萊尼

「如黑幫電影情節。」

英格蘭名宿連尼加

「世界上沒有比FIFA更腐敗的組織,白禮達若還剩下丁點尊嚴便應引咎下台。」

前德國足總主席茨旺斯格

「FIFA是一潭污水,太多人貪錢貪權,即使白禮達離任也無法解決問題。」

阿仙奴領隊雲加

「真的很尷尬。誰知道聯邦調查局(FBI)會發現什麼。」

韋布( Jeffrey Webb) *

國際足協(FIFA)副主席、中北美洲足協主席兼開曼群島足總主席。50歲,曾任律師,2012年接替沃納上任中北美洲足協主席後,曾指控對方挪用數以百萬計美元。FIFA主席白禮達2013年曾點名韋布作為潛在接班人之一。

愛德華多.李(Eduardo Li) *

廣東移民第二代,在哥斯達黎加土生土長,不懂中文,但自稱是「100%中國人」。大學就讀工程系,畢業後從商,向來熱心推動足球運動,2000年當選哥國足總主席至今。

沃納( Jack Warner)

前FIFA副主席兼中北美洲足協主席,2011年辭去所有職位。曾被揭發在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遴選過程中,收受卡塔爾企業約100萬英鎊(約1,190萬港元)賄款。

羅查(Julio Rocha) *

尼加拉瓜足總主席。

菲格雷多(Eugenio Figueredo) *

前南美足協主席,現任烏拉圭足總執委及FIFA副主席。去年烏拉圭球星蘇亞雷斯咬人事件,菲格雷多曾公開呼籲FIFA減刑。

馬林(Jose Maria Marin) *

前巴西足總主席,現任巴西足總副主席。

塔卡斯(Costas Takkas) *

前開曼群島足總秘書長。

埃斯基韋爾(Rafael Esquivel) *

1988年擔任委內瑞拉足總主席至今。

萊奧斯(Nicolas Leoz)

1986年至2013年間擔任南美足協主席。有傳他曾要求英格蘭足總盃以他的名字命名,換取他投票支持英格蘭主辦2018年世界盃。

*已被捕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图片说明

資料來源:香港明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