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有機食品商出頭天 快速打進主流通路 威脅大廠市占率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5-05-21 18:20
(圖:AFP)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小型食品商一直苦於難以向大眾市場宣傳自家產品。但如今,進入食品產業鏈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重重,愈來愈多小規模食品商的產品都能在雜貨店裡買到。
《路透社》報導,食物製造承包商現在較能以平實價格接受小企業的訂單,網路行銷也使他們不必花費大筆預算就能接觸到目標客群。大眾市場零售商面臨自然食品品牌的競爭,也想要與消費者有興趣的利基品牌合作、吸引更多顧客。
有機食品商 Nature"s Path Foods 創業至今已 20 年,但直到最近才打入主流零售通路,其執行副總 Arjan Stephens 說,此時的條件是最有利發展的。
現今的消費者更具養生意識,在選購食品時更青睞比較健康的產品。在美國傳統冰淇淋品牌業績均不甚理想之際,受惠的公司是名不見經傳的 Arctic Zero。這家公司於加州小城 Temecula 起家,從車庫裡的霜淇淋機供應脫脂、無麩、無乳糖的冰淇淋。成立 3 年後,它便在 2013 年打入主流零售商,Kroger (KR-US)、沃爾瑪 (WMT-US)、Whole Foods (WFM-US)、亞馬遜 (AMZN-US) 等各實體及網路通路都買得到。
據調研機構 IRI 與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共同於 3 月發布的報告指出,自 2009 年至今,中小型消費產品企業已從大型企業挖走了 2% 營業額,規模約為 180 億美元。若單以 2014 年計,則蠶食了大型企業 0.7% 的營業額。
從零食產業去年營收即可觀察出這樣的現象。市場研究公司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資料顯示,大型食品公司如通用磨坊 (General Mills)(GIS-US)、家樂氏 (Kellogg)(K-US),去年市占下降了 0.3% 與 1.9%。小型公司如生產有機食品的 Clif Bar 市占成長 1%、生產營養能量棒的 Kind LLC 市占則成長 2.1%。
小型食品公司的產品在大型零售通路的上架率正逐漸增加,但重要的是小企業本身必須準備好迎接這樣的情況。能爭取到在 Target 或 Kroger 等賣場上架並不容易,而且競爭相當激烈。食品展 Natural Products Expo West 是零售通路尋找產品的管道之一,而參展的小廠商自 2005 年起成長了 74% 至 2768 家。
大型食品商也不能坐以待斃,以改良舊產品或收購有機食品等公司的方式維護市占率。Oreo 餅乾與吉百利巧克力的生產商 Mondelez International 今年稍早收購了產品不含過敏原的食品公司 Enjoy Life。身為全球最大零食公司之一,他們會盡量努力迎合消費者的健康喜好。
打入通路之後,上架位置也非常重要,若以飲料為例,能在架上一字排開,就比和其他品牌混放在一起感覺更有份量。但這對小型公司而言可能是個阻礙,若想增加產品在貨架所放空間,可能會被通路收取數百至數千美元的上架費。但另方面,若產品種類不多或是有助於吸引消費者的全新產品,也有可能被通路邀請進行新品試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