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被PUA反噬,Blast為什麼能讓L2們如此焦慮?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3-11-23 16: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曾經被加密 VC 視為掌中瑰寶的 L2 們,正在被自己的「PUA 行為」反噬。

自 Blur 創始人 Pacman 在本周推出自己的新 L2 項目 Blast 後,L2 這個被比特幣生態小牛市遠遠甩在身後的賽道重新迎來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任何人是贏家。

隨著 Blast 的 TVL 在短短一天內閃電突破千萬美元大關,人們開始對 L2 賽道過去的「行業潛規則」進行反思。拒絕或者遲遲不肯向擼毛大軍回饋空投的「L2 技術貴族」們,似乎在絕對的市場趨勢前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L2 們焦慮極了

Blur 創始人 Pacman 的 L2 新項目 Blast 通過社交裂變加上空投預期,這幾天可謂賺足了眼球。

Blast 聲稱現有 Layer 2 的基準利率為 0%,在默認情況下,用戶的資產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貶值,而在 Blast 上,用戶的餘額會自動複利,並額外賺取 Blast 獎勵。

當用戶將資金存入 Blast 後,Blast 隨即將把鎖定於 Layer 1 網路上的對應 ETH 用於網路原生質押,並將所獲得的 ETH 質押收益自動返還給 Blast 之上的用戶。此外,Blast 還支持穩定幣的被動生息。

對於用戶來說,除了質押賺取的被動收益,Blast 還同 Blur 玩法一樣,推出了積分系統。目前關於積分的描述,官方只透露出 Blast 計劃於明年 2 月 24 日上線主網並開發提款,5 月 24 日開放 Blast Points 的「贖回」。

相關閱讀:《攪局者出場?Blur 創始人帶「賺分拉人」打法再闖 Layer 2 賽道》

11 月 22 日,Blast 在其社交平台表示,推出首日其 TVL 已達 8126.56 萬美元,用戶數達 23,368。截至撰稿前,Blast 的 TVL 達到了 2.6 億美元,已有近 4 萬個地址向該網路跨入資金。

對比過去 L2 的 TVL 增速,這個領域從來沒有出現過如 Blast 這樣的增長曲線。相比之下,當前主流的 L2 龍頭們在這波增長中則幾乎顆粒無收。截至撰稿前,據 L2BEAT 數據,以太坊 L2 TVL 的 ETH 7 日結算漲幅僅為 2.82%。

左圖源自Dune Analytics;右圖源自L2BEATS

Blast TVL 的迅速攀升,給一些 L2 貴族們帶來了肉眼可見的焦慮。Arbitrum 母公司 OffChain Labs 首席執行官 Steven Goldfeder 在今早的推文中直言,Blast 是一個「怪物」。

玩 PUA,也是會被反噬的

自年初 Arbitrum「慷慨解囊」帶來的 L2 牛市後,市場對 L2 賽道的預期愈發攀高。但隨著加密市場進入深熊,L2 項目與擼毛散戶,以及與彼此之間的博弈和競爭也越發激烈。

在這種背景下,「PUA」成了賽道玩家們默認的潛規則,無論是在 RaaS 上互卷,還是在空投發放上一再推遲,都是這種問題的表征。

而 Blast 作為 L2 戰爭的攪局者出現,讓人不禁聯想到 Pacman 的另一個項目 Blur 以及它對 NFT 賽道的毀滅性打擊。當然,還有被稱為「散戶之勝利」的 BRC-20 銘文市場。

Opensea 與 BRC-20 的教訓

2022 年 10 月 19 日 Blur 問世,同年 11 月 27 日,Blur 以 5500 枚 ETH 的交易量超越了 Opensea 5300 枚 ETH 的交易量。截至 2023 年 11 月,Blur 憑藉 4317 萬美元的銷售額,占據了 61.7% 的市場市佔率,已成為 NFT 市場的領頭羊。

NFT 市場交易量;圖源:Dune

回溯 Blur 與 OpenSea 在 NFT 市場的交鋒,OpenSea 在空投上搖擺不定的立場可能是其敗下陣來的主要原因。

Blur 在測試網階段,通過推薦等候名單的方式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粉絲,用戶需要邀請 5 人參與才可獲得訪問權限;項目正式上線後,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Blur 又計劃進行三次空投,且每一次的空投規模都會比上一次更大,吊足了用戶的胃口。

相比之下,OpenSea 則舉步維艱。起初,OpenSea 一家獨大,靠高版稅和手續費賺取收益。但在用戶體驗上,OpenSea 交易速度慢以及高 gas 費,還有因訪問人數激增而崩潰,產品開發停滯等問題,都讓用戶頗有怨言。

相關閱讀:《2021 最後的 meme,SOS 點燃了人們對 OpenSea 的怒火》

當流量上開始輸給 Blur 時,OpenSea 開啟被動防禦。2 月 18 日,OpenSea 宣布交易限時降至 0 手續費,並啟用可選版稅服務。OpenSea 坦言「自去年 10 月,有效交易量和用戶轉向不完全執行創作者收入的 NFT 市場。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這種轉變仍在急劇加速。」

相關閱讀:《首次「被動防禦」,OpenSea 遇到歷史上最大挑戰》

11 月 4 日,OpenSea 裁員約 50%,發言人表示 OpenSea 正在進行重大的組織和營運變革,專注於構建一個更靈活、更好的版本。對此,OpenSe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Devin Finzer 表示:「有時,OpenSea 感覺像是一個追隨者,而不是領導者,這不是我們想要做的。」

而造成如今這種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 OpenSea 沒有空投激勵,沒有將用戶貢獻的費用用加密貨幣世界喜聞樂見的方式回饋給用戶,因此用戶的不滿情緒一直在高漲。Blur 也正是利用用戶的逐利心態,通過積分以及空投預期擠占了市場先發者 OpenSea 的市佔率。

時間拉回到最近,在比特幣生態的熱鬧非凡的映照下,以太坊以及一眾 L2 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Ordinals 協議使得在比特幣網路上實現了像在以太坊網路上發行 ERC-20 的效果,BRC-20 的出現,讓在 2023 年熊市沉寂許久的散戶遊資找到了自己的敘事,同時也使得比特幣的交易量和費用大增,多方受益。

據 The Block 的數據儀錶板,比特幣的 7 天平均交易費用已經超過了以太坊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也一路走高,從 11 月 12 日的 8.59 美元上漲到 11 月 19 日的 12.75 美元,漲超了 48%。

比特幣
以太坊
的 7 日平均費用;圖源:The Block

儘管比特幣網路沒有以太坊那樣的成熟 ERC20 標準和智能合約協議,也沒有 AMM 協議、聚合協議等原生鏈上資產操作協議,甚至比特幣都不是圖靈完備的,但 ordi、eths、sats 等等這一波比特幣小牛市誕生的明星銘文讓散戶實打實的賺到了錢。

相關閱讀:《一場不屬於以太坊和 VC 們的牛市》

「如果還抱着過去的思維,去死守以太坊或者 L2 等資產,那麼大機率會錯過這波牛市」,正如這句話所言,以太坊和一眾 L2 的技術+VC 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上想獲得財富效應的大量普通用戶。

技術與空投的博弈,正在被 PUA 反噬的 L2

空投本是 Uniswap 用來應對 SushiSwap 吸血鬼攻擊的策略,最後成為加密領域普通人獲得財富效應的最大捷徑,但如今這條路並不好走。

8 月 9 日,以太坊 Layer 2 解決方案 Scroll 發文表示將不會有代幣空投活動,明牌亮出也讓一眾期待老牌 L2 空投的擼毛黨流下辛酸的淚水,畢竟他們還在苦苦等待 ZkSync Era 等一眾 L2 項目的空投。

不過在這個造富效應下,發幣加賺手續費的項目方才是這場擼毛遊戲的最大贏家。比如賺取手續費以及跨鏈時收的「過橋費」讓項目方賺得盆滿缽滿,發不發空投,給不給擼毛黨經濟激勵並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事情。

他們考慮的是,高大上的技術如何賦能以太坊,又或是怎樣靠「PUA」擼毛工作室來收割第一波用戶。

相關閱讀:《加密寒冬下的 PUA,擼毛工作室或將迎來倒閉潮》

11 月 14 日,Vitalik Buterin 在伊斯坦布爾的演講上將先前被放棄的擴容解決方案 Plasma 重新帶進大眾視野。以前,以太坊的 2 層擴容有 Plasma、Rollup、Validium、Parallel 等多種方案,但目前,Optimistic Rollup 占據了 Layer2 的主要市場,Optimistic Rollup 的代表項目 Arbitrum TVL 占 Layer2 市場的 60.05%、Optimism 占 Layer2 市場的 22.02%。

L2 TVL 市佔率;圖源:DeFiLlama

Rollup 一家獨大的市場市佔率並沒有使 L2 格局停滯,相反,眾多 L2 方案通過在技術上的創新來獲得聲量,以此搶占市場市佔率。

2022 年 10 月,Optimism 引入了「高度可擴展、高度互操作的各種類型的模塊化開源藍圖」的 OP Stack。做為一套標準化的開源模塊,開發者可以通過 OP Stack 組裝成一個定製的鏈,以服務於任何特定的區塊鏈用例。

經過近半年的研發後,zkSync 也立馬宣布推出用於構建定製 zkRollup 的模塊化開源框架 ZK Stack,賦予開發人員完全的自主權,從選擇數據可用性模式到使用項目自己的 Token 去中心化排序器。

由於明星項目眾多,L2 賽道的激烈競爭成了整個加密行業人盡皆知的事實。除了 Optimism 和 zkSync 推出的 OP Stack 及 ZK Stack,OP Rollup 陣營和 ZK Rollup 陣營在 RaaS 領域的競爭還有 Arbitrum 推出的 Orbit 和 Starknet 推出的 Appchain。而在 zkEVM 領域,兩個「國產之光」型項目 Scroll 和 Taiko 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成了行業公開的秘密。

但一眾 L2 項目似乎意識到技術內卷到現在,自己正被 Blast 偷襲。作為 L2 龍頭項目的負責人,Steven Goldfeder 焦慮的發言可見一斑:

「我們的朋友和一些最信任的品牌將單節點鏈宣傳為以太坊 Layer 2 平台時保持沉默,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如今變得更為龐大的趨勢。現在修復它還不算太晚,但這需要一個非常開放和誠實的社區對話,討論什麼是 Layer 2,以及哪些鏈實際上是由以太坊保護的。」

iPhone 還是壞血?

Blur 創始人推出的 L2 Blast 無疑讓這場 L2 戰爭升級到了白熱化階段,但以太坊 L2 數據分析商 L2BEAT 並沒有將 Blast 列入 Active projects 一欄,原因是雖然 Blast 宣稱自己是 LaunchBridge,但並不是 Rollup Bridge,只是一個由 3/5 多重簽名保護的簡單託管合約,包含所有相關的 EOA。

一個 L2 項目要在 L2BEAT 頁面上列出,系統需要將 L2 數據(tx 數據或狀態差異)和 L2 狀態根發布到 L1。此外,L2 狀態根必須附有有效性證明,或者必須有欺詐證明機制,但據 L2BEAT 稱,Blast 中還沒有此類功能。

dForce 創始人 Mindao 也對 Blast 背後是否真的有技術創新存疑,認為 Blas 完全分解了 L2 敘述,將其「從基礎設施降級為 JPEG/APP」。技術 OG 鄙夷稱那些使用 Blast 的人「對安全性、去中心化等方面的要求為零」,但用戶對技術的追求真的有那麼高嗎?

顯然 Blast 的質押數據給出了答案。Lido DeFi 拓展負責人@MacroMate8在推文中稱 Blast 昨夜向 Lido 添加了 91,000 枚 stETH,「按照這個速度,Blast 會將 Lido 推高至 33% 以上。」

他也提到,一年前 L2 競爭還沒有那麼激烈,但現在有了 Blast,情況變得不一樣。很明顯為了競爭,L2 項目需要在無風險質押率之上提供收益,而不僅僅是空投。他甚至預測,在一至兩年內,大多數 L2 會將 ETH 鎖定在他們的橋接合約中,甚至可能將這些 ETH 用於流動性挖礦。

在新的 L2 競爭風口,Blast 究竟能否如期創造 L2 領域的「iPhone 時刻」,還是淪落為矽谷壞血的 Theranos?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