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總裁歐冠升:中國資產會吸引越來越多國際機構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在助力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作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發展基地的角色定位也更加凸顯。」近日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說。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歐冠升表示,香港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東西方融合平台,港交所要當好全球「超級聯繫人」,要成長為全球企業、投資人值得信賴的投融資場所,要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以下是歐冠升的發言要點:
Q:港交所將來還有哪些新的目標和規劃?
A:目前香港在協助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作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發展基地的角色定位也更加凸顯。連接中國和世界,連接資本和機會,連接現在和未來,是港交所的優勢,也是職責所在。
未來港交所要當好全球「超級聯繫人」,講好如何與世界「連結」的故事;要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科技投入和資訊化建設,成長為全球企業、投資人值得信賴的投融資場所;要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展望後市,尤其在互聯互通的升級和拓展方面,還有諸多好消息值得期待,包括適時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互聯互通,在滬深港通中引入大宗交易以及將 REITs 納入滬深港通,根據市場需要在香港市場推出國債期貨及相關股指期權等。這些舉措將助力香港不斷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活力,成為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投資地區之一。
Q:你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及挑戰?
A:中長期來看,中國將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驅動力,並繼續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的速度增長多年。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製造業具備突出的全產業鏈優勢。透過在原材料採購、產品加工、成品研發各個環節的廣泛布局與優化,尤其是在電子產品、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中國製造業提升了市場競爭力,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遇。這將為中國與中東、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合作打開空間,也將為中國和香港拓展新的財富增長空間,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人來華投資。
而且,中國的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行業發展迅速,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雖然中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地方債等問題,但這些風險總體可控。從中長期來看,我對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非常樂觀。
Q:從你的角度觀察,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興趣幾何?
A:近期,我訪問了中東、東南亞、拉丁美洲的許多城市並見到了許多投資人,他們都對投資中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市場環境確實比較困難,但我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隨著升息周期結束、經濟逐漸向好,相信投資人情緒也會發生轉變。
當前,外資投資中國的比重,遠遠低於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率。全球股票市場規模超過 100 兆美元,而外資投資中國的資產只佔其 1% 左右,這與中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 18% 的地位並不匹配。
隨著經濟回穩,外資投資中國資產的比重將持續提高。相信隨著中國公司的盈利持續增長,中國資產會吸引越來越多國際機構關注。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