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概觀】2050年淨零碳排成趨勢,這4檔重電概念股成趨勢贏家
鉅亨研報 2023-09-28 14:01
各國普遍以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為政策目標,目前正構建大量的新能源基礎設施,設備的擴建與汰換升級將帶來龐大商機。根據預估,在設備占 40% 的假設下,美國重電設備年市場規模將達 5,800 億新台幣、台灣年市場規模也有 340 億元的水準,本篇我們從說明能源趨勢來推估對重電業產業帶來商機,並認識相關公司。
一、美國再生能源擴增、電網擴建成趨勢,電力設備將迎來升級潮
根據 Princeton 大學的研究結果作推估,美國為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在高度電氣化與大量增設再生能源下,2025 年至 2050 年美國電網傳輸路線較 2020 年成長 39% 與 3.5 倍,預估每年電力設備市場規模可達 5,800 億元至 1 兆元台幣,設備產品包括高、中、低壓產品。
EIA 則認為,新的電網基礎設施取代老舊的線路、設備和適應新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以及如智慧電表等新技術來實現電力系統現代化是主要原因。未來美國將需要更多的電網投資,以容納大規模增加的再生能源。
根據美國 EIA 統計及預估,風能、太陽能和電池存儲在美國新增發電容量中所占的份額每年都在增加,截至 2023 年 1 月,美國發電量的 6% 是太陽能,而預計 2023 年新增發電量的一半是太陽能。美國風電約占發電量的 12%(141.3GW),開發商計劃 在 2023 年再增加 7.1 GW。
隨著美國之風力、太陽能發電的建置,電網擴充是長期趨勢。根據 Princeton 大學的研究結果作推估 2025 年時,美國電網總經費達 2,400 億美元,在設備佔 40% 的假設下,年設備市場規模達 5,800 億元台幣。
二、台灣電力設備每年潛在規模至少 340 億,GIS 與變壓器是重中之重
在電力消費影響因素包括 GDP 成長率、人口變動、氣溫變化與電價等等,2012~2022 過去十年,台灣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為 1.6%,展望 2023 年~ 2029 年的用電需求,在臺商回流投資、新興重大產業 投資發展 (例如 AI 技術帶動相關電子產業擴大發展)、相關電氣化政策推動等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半導體產業產能擴張下,預估未來年均用電量成長率為 2.3%。
台灣電設備商機主要來自於以下三個部分:
1. 太陽能與離岸風電併網新建升壓站。
2. 台電強韌電網計劃下的輸配電汰換與新建。
3. 工業與住宅端電力中、低壓設備汰換升級。
估算前兩者十年電力設備規模各 2,200 億元與 1,200 億元,平均每至少有 340 億元的市場規模,另外還要加計中、低電壓設備的規模。
國內業者如士電、中興電、華城及東元,在變壓器與 GIS 各有其穩定的市占率,將受惠市場商機的發展。
1. 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電建置
太陽能累計裝置量 2025 年以達 20GW 為推動目標,2026 年起以每年增設 2GW 以上為規劃目標。
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短中期設置目標
離岸風電採取「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3 階段之推動策略,第一階段段示範獎勵、第二階段潛力場址,2025 年底前陸續完成 5.5GW 設置,第三階段區塊開發,2026 年至 2035 年每年 1.5 GW 規模持續創造長期穩定之離岸風力設置市場需求,並帶動在地供應鏈,促使本土化產業發展。太陽光電分別推動短中長期太陽光電計畫,其中屋頂型推動 8 GW、地面型推動 12 GW,包含漁電共生、已整治汙染土地、國有非公用土地、風雨球場等。
離岸風電產業計畫,推動國內外開發商、系統商與國內廠商合作,形成風機系統、水下基礎、電力設備、海事工程等四大區塊在地化供應鏈。
這當中電力設備在地化供應鏈中有 10 家以上本土業者進入供應鏈,
陸域輸變電統包工程:包括台汽電、東元與台灣 GE。
機電零組件:華城的變壓器、華城與中興電的開關設備與配電盤。
2. 台電強化電網韌性計劃,分為分散、強固與防衛三大工程
台灣電網有 3 條主幹線南北融通,龍潭、中寮、龍崎三大超高壓變電所為樞紐節點,供電系統集中程度高,區域的電廠供電有閃失,造成電網頻率明顯波動易有大規模停電。
台電提出「強化電網韌性計畫」,分散工程具體措施包括電廠直供園區、綠能加儲能分散供電、增加配送節點等,強固工程重點包括加速老舊設備的更新升級與容量擴充等等。
此規劃長達 10 年,2 年要投入 871 億元經費、5 年有 1,700 億元、10 年高達 3,074 億元,該計畫執行將帶動工程案、重電設備 (變壓器、GIS、配電盤等)、電線電纜等採購。(推薦完整閱讀:國內重電四大業者受惠項目整理與營運概況)
延伸閱讀推薦:
1. 只存金融股?現在金融債正夯! 00933B 全球首創 15 元 + 月配息金融債!
2.【法人籌碼跟著走】專欄帶你掌握每天投信進出
3. 定期定額懶人包|定期定額試算、手續費、優缺點全解析!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