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大律師公會:制裁法官是對香港法制最大威脅,不會改善法治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美國國會一個委員會早前要求制裁本港國安法指定法官。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認為,制裁法官是對香港法制的最大威脅,將為司法機構招聘法律人才帶來衝擊,強調美國政府的制裁不會改善香港的法治,反問法官與檢控官會否因此更公平,或更尊重被告的基本權利。

 

*法官堅持正確裁決,無懼與當局持不同取態*

 


  杜淦堃在一個商會午宴活動上表示,本港作為開放的國際城市,多位法官有親友身處海外,部分法官甚至持有外國護照,如果面對制裁威脅,本港的司法體系會面對一定壓力,強調本港司法體系正努力應對該問題。

  他提到本港法官認為是正確裁決,會無懼於與當局持不同取態,近期終審法院就同性婚姻等案件為例子,終院作出大比數判決,各法官均可表達看法,書面解釋理據,有關做法並非在每個司法體系均可體現。

 

*司法機構法官短缺*

 

  他續稱,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經驗豐富的法官,但過去幾年香港法官因疫情而流失,司法機構法官短缺,導致工作量大增,對招聘造成惡性循環。他指,本港作為國際金

融中心,有國際法律背景的司法體系是一個主要優勢,本港業界的從業者亦有在倫敦或悉尼等外地執業背景,而只有為數非常少的其他地方會容許外籍人士在法庭中扮演重要角色。

  杜淦堃表示,2019年暴亂衍生的案件,雖然讓刑事司法體系超負載,但各被告仍可恰當申述,負責國安法案件的法官均是富有經驗、加入本港司法體系多時,並非如外界所指由北京或本港當局挑選處理案件。

  他指出,國安法案件由法官而非陪審團審理的機制,沿於英國多年前的設計,針對商業運作,認為國安法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言過其實。(cl)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