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哈佛教授約瑟夫-奈新著《總統領導力與美國時代的締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13 10:47


哈佛教授約瑟夫-奈新著《總統領導力與美國時代的締造》

約瑟夫·奈1964年獲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助理國防部長。后來重回哈佛,曾任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現為該院教授。最近他又出版了一本新書——《總統領導力與美國時代的締造》。作者分析了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杜魯門、尼克松、約翰遜、里根、老布什、克林頓8位總統的個人理念及執政方針,試圖列舉出哪些美國總統在美國崛起過程中發揮了最大的影響力、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在書中,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即總統對於美國頭號強國地位的建立是否是至關重要的。國際關係問題專家經常給出三個方面的回答:國家制度、國家實力和個人。他們幾乎都很少認真研究個人的作用。奈試圖詳細分析美國總統個人領導力的作用。之前,很多專家都極力稱頌變革型領導人的貢獻,不看重“事務型”領導人的貢獻。但奈的結論似乎與這種常識大相徑庭。他發現,盡管諸如威爾遜和里根這樣一些變革型總統改變了美國人對世界的看法,但像艾森豪威爾和老布什這樣的“事務型”總統有時效率更高,更符合道德規範。作者認為,對美國貢獻最大的總統,並不是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和里根等著名的“變革型”領袖(盡管他們在締造美國全球領先地位的過程中起到過關鍵作用),而是諸如艾森豪威爾、老布什等更為謙遜的、低調的“事務型”領袖。

個人領導發揮了什么作用?領導理論經常將一件事做對了或做錯了的結果歸因於領導人。比賽失利的球隊會解雇其教練,公司的成功則歸功於企業家的功勞。但事實上,也許二者沒有那么明顯的因果關係,領導人並非全能。領導人有時不僅走在歷史道路的岔道上,而且還有助於建立這種岔道。如果一個領導人試圖改變歷史發展的道路,那么這種領導人就是變革型領導人。例如,在2011年911事件之后,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可能通過武力消滅塔利班政府、基地組織。但是,小布什不僅攻打阿富汗,而且攻打了與基地組織沒有什么關係的伊拉克。因此說,小布什改變了歷史發展的道路,因此他就是一位變革型領導人(盡管這給美國帶來了糟糕的結果)。變革只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許多領導人在某個問題上尋求變革,但在其他問題上卻不尋求變革。根據定義,變革型領導人尋求重大變革,至於他們是否成功實現了自己雄心勃勃的目標,那是另一個問題了。如果沒有取得成功,他們是失敗的變革型領導人。一位領導人就其意圖而言可以是變革型領導人,但就結果而言可能不是變革型領導人。此外,領導人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還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目標和風格。例如,在德意志統一之前,俾斯麥是一位變革型領導人,但在德意志統一后,他基本上變成了一種循序漸進、小心謹慎的領導人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執政風格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在第一任期內他的目標是循序漸進的,但在其第二個任期的后兩年中卻變成了變革型的了。國內國際動盪或許可為變革型領導人創造條件,但這並不是說大膽和愛冒險的領導人始終善於應對動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小布什是以關注國內問題和循序漸進的外交政策為開始的,但最終卻成為了一位變革型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時是一位變革型領導人,但在其第一個任期內卻變成了一位基本屬循序漸進型的領導人。

作者認為,美國歷任總統中,或許艾森豪威爾、老布什的資歷、經驗是最為豐富的了,他們二人一個曾經馳騁二戰戰場的五星上將,一個是資深外交官。老布什曾先后出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和美國副總統。他們在競選總統時,都比較謙遜、低調,沒有做出非常不切實際的、信誓旦旦的承諾。艾森豪威爾在八年任期中,妥善處理了與蘇聯的關係,兩國沒有爆發戰爭;並且結束了與中國的戰爭,經常拒絕接受使用原子彈的建議,在危機中處理得當。老布什也比較謙遜,不張揚。他的低調,贏得了戈爾巴喬夫的信任,並且在戈爾巴喬夫遇到困難的時候堅定給予支援,最終美蘇兩國冷戰結束,並且一度成為親密的盟友。奈認為,他們對美國的貢獻是最大的,他們在任期間都大大擴展了美國的軟、硬實力,而且行事方式都比其他總統更加合乎道德標準,受到的批評也最少,為美國贏得了尊重。

奈認為,那些雄心勃勃的總統,往往恰恰最缺乏領導力。威爾遜曾拒絕與美國參議院就任何細節問題達成妥協,導致美國失去了加入國際聯盟的機會,並且他引以為傲的“14點原則”也都無法得以實現。肯尼迪和約翰遜,也沒有把握住歷史機遇。奈認為,兩人沒有正確分析美國當時面臨的國際局勢,而是一意孤行,將越南戰爭升級,最終導致美國陷入了越戰的泥潭。盡管尼克松本人並不傲慢,但是他並沒有在緩和中美關係后,及時擴展美國的軟硬實力。正是在尼克松統治時期,美國的勢力范圍被蘇聯大大侵蝕。奈認為,盡管里根也是一位成功的總統,但這是因為里根碰到了一個大好機遇。里根的卓越表現,是因為他碰到了一個溫和的戈爾巴喬夫。如果蘇聯繼續保持強硬姿態,美國仍然會一事無成。蘇聯的解體是歷史趨勢,里根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作者試圖為現在的、未來的美國領導人提出一些建議。不論就目標而言是變革型領導人還是循序漸進型領導人,任何領導人都需要具備某些有效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技巧。實施有效領導需要一種透徹理解背景的技巧,它有助於領導人了解變革,向外部世界作出解釋,制定目標以及將戰略、戰術和目標融會貫通起來,以制定新形勢下的良策。

奈認為,奈對奧巴馬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肯定了奧巴馬的政績,但他希望奧巴馬盡量表現出低調的姿態,避免露出鋒芒而將自己置於不利境地。奧巴馬倡導變革,但奈認為變革並不是當下美國最需要的,奧巴馬應該腳踏實地、做出符合美國需要以及個人能力的事情。

作者認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今後十年左右最有可能超過美國。但是,如果看一看軍事資源和軟實力資源的話,人們就不難發現,在今後的幾十年中,美國仍將比中國更強大。有人可能認為,中國的崛起將使美國感到恐懼,進而導致一場重大衝突。不過,這是一種膚淺的理解。到1900年,德國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但德國沒有成為霸主。美國比英國有更多的時間,美國還有很多實力,不必擔心中國。如果中美兩國都太過於恐懼,那么雙方就可能作出過度的反應。中國人認為美國正在走向衰落,就會步步緊逼;而美國人,由於擔心中國崛起,也會先發制人導致出現麻煩。事實上,中國的整體實力與美國還差得很遠,缺乏支配世界的能力,美國不必擔心。此外,我們必須把權力看作正和而不僅僅是零和。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的力量增強了,它對美國可能是有好處的。例如,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個問題上,兩國就可以合作,中國的力量對美國有好處,這就是雙贏。美國無需恐懼中國,如今的世界是一個與19世紀或20世紀截然不同的世界,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