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互聯網+將引發資本市場變革 投行應未雨綢繆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政府正力推“互聯網+”戰略,可以預見互聯網企業將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當然亦將成為未來國內資本市場的主力軍之一。這一新趨勢將為中國本土投行帶來新的考驗,投行應提前佈局,迎接這一變革的到來。
上海和深圳證交所都在積極推動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而近期A股的結構性牛市造成中小盤股估值高不可攀,再加上“互聯網+”國家戰略的推動,未來互聯網企業大批量現身A股市場是不難預測的。
深市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高達114倍,剛在創業板上市的互聯網視頻企業--暴風科技市值已超過50億美元,而在美上市的國內視頻網站老牌龍頭優酷土豆市值僅38億美元,全球互聯網企業估值巔峰已由美國轉向中國,這已經吸引大量擬在海外上市甚至已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籌劃回歸A股市場。
這將給國內本土投行帶來很多業務,例如企業架構重組、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A股首次公開發行(IPO)、併購重組等。
但是國內本土投行已做好准備了嗎?相信相當多還沒有。
單以估值而言,國內互聯網企業以往大多數在海外上市,本土投行並沒有太多經驗;而且股票發行注冊制今年即將實施,未來新股發行將市場化定價,目前仍習慣於以市盈率(PE)來對新股估值的國內投行,未來將面臨如何準確對互聯網企業進行估值的難題。這將不是那種簡單拍腦袋式的定價,需要能夠讓發行人和投資人共同接受的定價邏輯。
大多擬上市互聯網企業未實現盈利,海外上市時國際投行往往採用市銷率、用戶價值等獨特估值體系。在過往十多年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浪潮中,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一投行以及Piper Jaffray、Roth Capital、Jeffries等二投行都擁有了豐富的經驗。
國內本土投行未來在給互聯網企業提供投行服務時,需要更多專業技能,不僅需要熟知國際慣例,還需對國內互聯網行業和資本市場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為這些互聯網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務。
舉個例子,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金服已明確表示將在A股上市,其業務包括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基金公司等傳統金融業態,也包括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等互聯網金融業態。螞蟻金服如何估值,不僅是諸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考試題,也是未來准備參與其A股發行承銷的投行的考試題。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之一,近年來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諸多互聯網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國內互聯網行業併購風起雲湧。這不僅刺激多知名私募基金在中國扎根,還催生了一批新型投行,例如華興資本、投中資本、易凱資本和漢理資本等。
他們在國內沒有傳統的投行牌照,但憑藉在互聯網行業內深厚的人脈、對行業的深入了解及熟悉海外資本市場,成為國內科技領域投行的領軍者。他們擔任了大多數國內互聯網企業併購案的財務顧問,部分還成為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承銷商。
這些新型投行將成為中國傳統券商投行佈局互聯網業的捷徑。國內最大券商中信證券與科技業新型投行的領跑者華興資本周三宣佈結盟,無疑將給國內傳統投行一個強烈信號,大型券商已開始在互聯網等弱項領域提前佈局。而且中國證監會正蘊釀放開券商牌照,未來這些新型投行亦有可能獨立申請國內投行牌照,深度介入國內互聯網領域的投行業務。
一旦這種“跑馬圈地”性質的佈局結束,后期進入的投行將面臨較長時間的業務摸索期。
(來源:路透中文網 審校 張喜良)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