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量小或為地方債遇冷主因 央行接盤概率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光大證券近日發布研報表示,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計劃推進受阻,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遭受市場冷遇。究其原因,是因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太小,所以發起來很難。而面對這一壓力,央行通過"量化寬鬆"(QE)來接盤地方政府債券的預期漸起,在央行辟謠之后也沒有明顯減弱。
2014年9月2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簡稱"43號文")。其中提出,為了降低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的利息負擔,允許各地區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來置換到期的存量債務。地方政府債券由於有政府信用的顯性背書(它們實質上就是國債),因而利率能比之前地方政府其他渠道融資的利率低不少,從而能夠降低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減輕財務負擔。基於43號文的精神,財政部已在今年3月下發了1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的額度。
但是,這一債務置換計劃推進明顯受阻,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遭受市場冷遇。今年4月23日,江蘇省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未能如期成行,今年地方債發行的頭炮"啞火"。這並非個例。根據媒體披露的訊息,類似的情況還在多個省市大面積出現。
光大證券指出,只有地方政府債券發得足夠多,正規財政的渠道才能滿足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資需求,市場才能相信地方政府給非正規融資渠道提供的隱性擔保能被打破。
在目前偏小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之下,市場相信隱性擔保會持續存在,會繼續為市場提供高收益、低風險的資產。與之相比,新發的地方政府債券就只有收益率上的劣勢、而無風險度上的優勢,因而缺乏響應。
如果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仍然延續當前的擠牙膏方式,央行通過QE來接盤的概率會很大。
光大證券表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遇冷,加大了今年宏觀經濟的風險。由於原計劃通過債券發行所募集的資金遲遲不能到位,基建投資的融資壓力增大,給整體投資增長帶來壓力,危及經濟增長的平穩。面對這一壓力,央行通過"量化寬鬆"(QE)來接盤地方政府債券的預期漸起,在央行辟謠之后也沒有明顯減弱。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