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排放Out!陸氣象局:氣候變遷恐危及三峽大壩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05-05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中國新聞網4日報導,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接受《學習時報(Study Times)》訪問時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包括青藏鐵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重大建設面臨的風險加大。他指出,中國氣候變暖的趨勢、幅度明顯高於全球,近60年來全國地表平均氣溫升高攝氏1.38度、平均每10年升高0.23度,幾乎為全球的兩倍;本世紀前10年是近百年來最暖的10年。
鄭國光強調,在氣候變化外部壓力下,中國不能採取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耗竭的發展方式;氣候變化作為一種杠桿,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新華社3月報導,鄭國光表示,上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高溫、乾旱、暴雨、颱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增強。他指出,本世紀以來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準的8倍。
化石燃料投資不僅因中國前央視主持人柴靜日前公布的《穹頂之下》紀錄片而飽受批評。事實上,歐美早有環保人士發起「撤資(Divestment)」運動、呼籲投資人降低相關產業的投資金額。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全球財力最為雄厚宗教團體之一的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4月30日宣布,基於氣候變遷的道德因素考量,將出脫總值達1,200萬英鎊的動力煤、油砂投資。FT 4月26日引述白金漢宮消息人士報導,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的私人投資以及慈善基金會並無任何化石燃料相關投資。
英國聖公會旗下投資組合規模高達90億英鎊,已決定未來將不再投資動力煤、油砂營收貢獻比重超過10%的企業。這意味著像美國煤礦商Peabody將被排除在投資名單之外。已連續4年走低的Peabody今年迄今跌幅達39.53%。
英國衛報報導,由Nicholas Stern、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德國總理梅柯爾顧問)以及Jeffrey Sachs(美國籍經濟學家)等學者所組成的「地球聯盟(Earth League)」在地球日當天發表地球宣言時指出,全球平均氣溫若想避免上升超過各國政府同意的攝氏2.0度(註:與工業化前時期相比),高達四分之三已知化石燃料儲備就必須永久封存不得開挖。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