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讓循環經濟創造更多價值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3-04-23 09:40
口述/Peter Heck 整理/林玉圓
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是全球循環經濟的先驅,該校教授 Peter Heck 針對循環經濟的關鍵:資源與能效管理,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循環經濟不止出於善念減碳愛地球,更透過資源的再利用,點石成金,讓企業或組織能夠「Follow the money」,打造永續又符合利益的商業模式。
我來自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的畢肯費爾德環境學院(Umwelt-Campus Birkenfeld),早在 25 年前,敝校已達成淨零碳排;多年來利用再生能源及各種能效科技,甚至創造了負排放的校園。2022 年,我們拿到世界綠色大學評比的全球第七、德國第一。校內所有電力及空調都採用生質能源,這些能源由鄰近城鎮的廢棄物所產生,不僅解決了當地的垃圾問題,還創造電力供校園使用。我們在校內也建置了其他綠色設施,包括太陽能、雨水收集機制等。
全球第一座淨零大學
2001 年,我在校內主導成立了物質流管理研究所(Institut für angewandtes Stoffstrom-management;IfaS),運用各種跨領域的專業與技術,提供循環經濟的相關服務,讓企業、非營利組織、金融機構,甚至國際組織如歐盟等,都能獲益;多年來承蒙客戶的厚愛,這個研究所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不需官方經費,目前正職人員達 80 人,還有 9 名教授及許多學生。循環經濟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可見一般。
什麼是循環經濟?工業革命以來的線性經濟模式,主導全球多年,透過「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路徑,獲得了龐大的利益、但也快速地消耗資源,對地球造成極大衝擊。相形之下,循環經濟以「製造—使用—循環」的方式,從源頭避免汙染及廢棄物,利用更少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
循環經濟的經濟效益
談到循環經濟,大家往往聚焦「循環」,鮮少談論「經濟(商業模式)」。其實,挽救地球、扭轉生態浩劫,不能只仰賴善念,不能只投資卻不獲利,應該要攜手整個生態系,一起開創新商業模式,長期獲取收益,才能生生不息。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重點:從經濟面向、從商業角度來看待循環經濟,它非常值得投入。
在淨零浪潮下,「法規」確實是推動企業投入節能減碳的重要力量之一,例如各國開始徵收碳費,其中又分為管制性碳市場,例如歐盟的碳交易市場(EU ETS)、以及即將上路的碳邊境稅(CBAM);以及自願性碳市場,由企業與第三方認證機構自行交易碳權。因應碳費或碳稅的徵收,也出現了各種標準,例如 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等。在法規引導下,市場預估,若要達成巴黎氣候公約的目標,即抑制升溫在攝氏 2 度以內,那麼全球碳價必須達每噸 40 至 80 美元。事實上,這個門檻已提早被超越,歐盟碳價於 2021 年 11 月飆破每噸 82 歐元。以世界各國對碳權的火熱需求來看,歐洲投資銀行預估,全球碳價將於 2025 年達 183 美元、2030 年達 277 美元,2040 年達 581 美元。
全球碳費飆高 企業恐失競爭力
即便上述數字只是部分成真,也將對企業或組織造成極大的負擔。換言之,在未來的世界,無法自行減碳而必須仰賴向外部購買碳權者,勢必失去經濟上的競爭力。
也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組織或企業內部的物料及能源使用全貌,找出改善空間,來建立未來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機構多年來不斷協助民間、企業、學者到政府官員,去認識循環經濟如何運作及其效益。
接下來,我要列舉我們曾經輔導的實際案例,來說明循環經濟不只是做公益,它更是良好的商業模式。首先是人口約 1 萬人的德國小鎮,想要導入再生能源,且目標是在 2050 年之前 100% 採用再生能源。我們協助小鎮從投資金額、營收進帳、節省的開支、成本(勞力、材料、保險等)等四大面向來評估再生能源的效益。盤點之後發現,總投資金額約 5.9 億歐元,但各項開支如電費、維運等可省下 14.2 億歐元;更重要的是,這個改變能為小鎮帶來 9.86 億歐元的附加效益,包括外來投資、創造的工作機會等。
第二個案例是水資源的循環。我們日常的排泄物如尿液,其中 7 成是氮磷鉀,可轉化為肥料,是極有價值的資源。舉例來說,1 立方公尺的尿液就含有近 10 公斤的氮。可惜尿液都在馬桶與水稀釋,不僅浪費了它的回收潛能,汙水處理廠還要耗費電力和資源來加以過濾處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某瑞士企業研發出尿液回收槽,能把尿液轉為肥料,租給企業或住宅,最快 4 年就能將投資金額回收。
尿液變肥料 降低汙水處理負擔
我花了 2 年的時間,才說服同事在建築物內安裝這種軟式無水的小便池,現已擴展到校園各處。一開始大家很抗拒,質疑怎麼可以不用水;事實上,要沖走尿液,既耗水也耗電,每次使用約消耗 2 至 4 公升的水,以這麼多寶貴的水資源來稀釋僅僅 300 至 500 毫升尿液,實在很浪費。到了汙水處理的階段,要進行分離過濾就特別傷腦筋,因為尿液和水能夠混合得很好。
汙水處理廠屬於吃電怪獸,在德國,光是汙水處理廠,每年就需要一座 400MW 的電廠來提供動力,相當於每年排碳逾 200 萬噸。藉由回收尿液,另外再把 3 成汙泥導入特殊的發酵槽進行處理,就能降低廢水處理負擔,打造零耗能的汙水廠。
有人會問,汙水處理系統導入循環技術,須要先期投資,但資金哪裡來?這點其實很好解決。全球有很多長線基金或壽險基金,都在尋找循環經濟的投資標的,很樂意資助汙水廠的改造計畫。一旦導入循環技術,後續的營運成本便會下降,汙水所產生的沼氣還可用來發電,供水廠自用。
吃電怪獸 變身碳中和設施
換言之,採用循環經濟模式後,汙水處理廠從吃電怪獸變身碳中和設施;節省的電費和處理成本,既能回饋給水廠本身、也可回饋給消費者,收取更低的汙水處理費用,發揮顯著的經濟效益。
從上面兩個案例可以看出,資源或物料流向的管理,是循環經濟的關鍵。不論是企業、學校、城市或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體系,都有值得開發循環經濟的潛力,只是我們忽視了。一旦仔細地檢視與盤查,找出經濟效益所在,Follow the money,就有極大的誘因。
組織內部全面評估 找出減碳與循環潛力
為了協助組織推動循環經濟,IfaS 開發出 REC(Resource and Efficiency Check)管理評估系統,已獲各界使用了 20 年;德國某大銀行甚至要求客戶必須導入這套系統,了解資源與能效的改善空間。銀行願意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實現循環與節能可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獲利提升、體質改善,銀行要借錢往來也更安心。
REC 這套系統在全球導入的案例不勝枚舉,包括拉丁美洲的農業,北非摩洛哥的旅遊、漁業及食品業,與巴拉圭的紙業等。各界對循環經濟的需求太大,以致於我們現在煩惱的是沒有足夠的顧問人力來協助更多客戶。
以一般企業或組織內部來看,最有潛力的循環及減碳面向,不外乎照明、機台運作、加熱及冷卻、空調等,運用類似 REC 的評估系統,就能從每個環節著手,一步步改善。其實循環經濟並不艱深,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願意付出心力去了解與改善,就能找到實現淨零碳排的契機。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72 期 2023 年 4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