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強制現金分紅入法 該還是不該?

鉅亨網新聞中心


湘財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李康

湘財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李康


?

金融界網站訊 4月27日,由金融界網站主辦、上海證券報合作舉辦的“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2015)”專題研討會在北京金融街(行情000402,咨詢)召開。作為證券市場最重要的法規,《證券法》的修訂不僅將重新審視和理順市場框架,而且與每個參與者息息相關。監管與市場的邊界應如何劃分?資源分配將怎樣影響行業格局?市場參與者是否能各行其責?帶著疑問和期待,金融界網站邀業內資深相關方積極就此座談,一起為股市新生態、改革牛,建言獻策。

在有關注冊制的討論中,關於上市公司分紅的問題引起了參會人員的爭辯,諸位市場人士和專家圍繞“上市公司該不該分紅”的問題熱烈發言。

來自國內某知名大學的會計教授表示,中國上市公司是沒有分紅能力的,因為大多數的公司是賺了利潤沒賺現金,分紅基本是用貸款來分紅,是帶有“龐氏騙局”的分紅。因此奢談“分紅”有一點胡鬧。

據其統計,從中國有上市公司以來,一直到2012年,有80.3%的上市公司的累計自由現金流是負數。(累計自由現金流就是經營紅的現金凈流量加上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量減去利息支出。)到2012年12月31號,2397家公司剔除掉金融行業,累計的經營凈現金流8.68萬億,累計的凈投資現金流-11萬億,累計的自由現金流是-4.39萬億。

而自2005年設立的上證紅利50指數,86%的分紅年份都是屬於“旁氏分紅”,即沒有分紅能力,利用貸款來分紅。

為什么會出現賺了利潤,沒賺現金的情況?上述人士表示,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利潤都在非現金資產里,而這些資產由於可能不會產生良好的收益,最終會成為不良資產。

在這種情況下,《證券法》強制現金分紅只能讓中國”旁氏騙局“愈演愈烈。因此他呼吁監管部門能多關注企業的分紅問題。

湘財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康也表示,把現金強制分紅寫到《證券法》里合不合適,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李康說,現在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進行資訊披露就能上市,不盈利也能上市。既然不盈利也能上市,那么強制現金分紅就不應該規定。分紅方式應該是公司應該具有的自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