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對沖基金與高淨值投資者追漲 「港A股」還有得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瑞銀證券H股策略分析師陸文傑在最新報告中指,大陸對沖基金與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仍將追漲「港A股」,目前兩者配置在香港市場的資金,尚不足其4兆元(人民幣,下同)資產總額的3%,因此「港A股」的靚麗表現尚未結束。
香港《文匯報》報導,所謂「港A股」,為大陸投資者創造的新詞,指「在香港上市、且與表現強勁的A股有相似特點的股票,多為H股小盤股。」
自3月27日以來,MSCI中國指數與恒生小盤股指數分別上漲了18%和25%,陸文傑認為,其背後的推動力量是湧向「港A股」的大陸投資者、以及借勢增持中型或大盤股的海外機構投資者。據瑞銀統計,MSCI中國指數目前點位對應10.9倍的動態市盈率,接近其2011至14年歷史區間(6.8-12倍)高端,但遠低於2007年時的最高點24.3倍,A/H股溢價指數從36%收窄至23%。
陸文傑指,定價過高和定價過低的板塊,在MSCI中國指數中所佔的權重分別約為17%和40%,而整個H股市場並未漲過頭、超越其基本面價值,從策略角度看,「港A股」以及估值不高的藍籌股,亮麗表現並未結束。在他看來,超過1,200隻A股,年內迄今漲幅超過了50%,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對沖基金與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似乎對追漲香港小盤股並不擔心,兩者配置在香港市場的資金還不到其總額達約4萬億元資產的3%。同時,雖然很多海外機構可能並未買入大量「港A股」小盤股,但估值較低的藍籌股仍有吸引力。
不過,陸文傑建議,對純A/H股價差股及券商股應保持謹慎。相關計算表明,當A/H股價差降至50%以下時,H股上漲的趨勢便迅速減弱,對一些航空股和材料股等純價差股,陸持謹慎立場。此外,他補充儘管A股看來不會立即大跌,但對日益膨脹的泡沫仍表示擔心,由於H股券商股對A股風險高度敏感,也應對其保持謹慎。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