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處處、能源業反成新金礦?避險基金逢低大買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04-20 記者 陳苓 報導
油價腰斬,美加石油業者的資產負債表有2,000億美元一夕蒸發,照理說早該嚇跑投資人,不過不少業者卻持續苦撐,資金沒有斷炊,原因何在?彭博社稱,全球市場泡沫嚴重,讓價格處於低檔的能源業成了投資人眼中的新金礦。
彭博社20日報導,投資能源業的人可不是傻子,他們多來避險基金、收購業者和資產管理人。訪調發現,不少投資者最近才看中能源業,期盼從市場波動中快速獲利;有些人則因其餘產業資產的價格過於膨脹,因而把錢轉進能源業;也想人藉此收購財務困窘的企業。
近來能源業者發行的新債對這些投資人相當有利。公司破產清算時,投資人能取得資產,等油市回穩時,可大賺一筆。油企若持續營運,他們也能從高於平均的債券利率獲益。以EIG Global Energy Partners為例,能源業者Breitburn Energy Partners遭銀行抽銀根,EIG為協助Breitburn償還貸款,以6.5億美元買下利率達9.25%的Breitburn債券。並購買3.5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s)。優先股也有8%利息,並能在公司倒閉時,優先索償;而且之後要是股價回升,可轉換優先股還能轉成普通股獲利。
全球各產業估值普遍偏高,唯有能源業陷入修正,私募基金和避險基金因此逢低進場。不過Bloomberg Intelligence認為,資金湧入,讓財務短缺的能源企業獲得一線生機,能繼續產油,油市低迷景況將持續更久。
彭博社報導,《Shale Boom, Shale Bust》作者Dan Dicker 2月4日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指出,美國目前只是油井數量減少而已、頁岩油產量根本還沒反轉向下。他說,目前只有油田技術服務業大舉裁員而已、未來還會看到勘探和生產公司跟進。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