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股價一度破千元、被台積大客戶指定採用 力智如何在美中對抗下兩邊通吃?

今周刊 2022-03-26 10: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今周刊)

文 / 王子承

受惠於缺貨潮、宅經濟,這兩年台灣半導體業的業績成長顯著,而其中更有不少公司因為中國的「去美化」政策,營收與獲利屢創新高。

近年在美中對峙下,中國業者開始積極導入非美國業者之晶片,帶動台灣半導體「去美化」概念股崛起。

當中,以電源管理 IC 大廠矽力-KY 最為耀眼,該公司股價去年一舉超越大立光,成為台股新股王。但事實上,綜觀台股,除了本質實為陸企的矽力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台皮台骨」的台灣 IC 設計廠,被不少投資人所留意。

隸屬華碩集團、與矽力同樣是電源管理 IC 設計業者的力智電子,堪稱是今年台灣半導體類股裡,最受市場關注的一檔個股。該公司不僅在年初掛牌前,吸引了超過 50 萬名股民申購、凍結約 3 千億元的資金,刷新台股紀錄;甚至,股票正式掛牌一周後,股價更一度衝破千元大關。


然而,如果把時間倒轉回力智成立之初,它其實並不被半導體業界看好。

「力智裡面不少人是從前東家(立錡)出來的,還做同樣的電源管理 IC 產品線,又面臨前東家訴訟,當初我們都覺得怎麼可能做得贏?」 一名類比 IC 業者透露。

原來,力智是由原本在立錡任職的張天健於 2005 年成立,當初就是鎖定電源管理 IC 為主要產品,然而,時序走到 2007 年,立錡認為力智侵犯其專利,因此對後者在美國、台灣兩地發起侵權訴訟。

訴訟落幕後拚虧轉盈
搶進顯卡、伺服器供應鏈

當時,許多力智的客戶怕被訴訟波及,一度不敢向其採購,「當時公司基本上都在花時間打官司,(使得)業務拓展受到不少限制。」一名力智資深員工說。

不過這個狀況,在 2012 年出現了轉機。

原本持股力智約 5%股權的華碩,決定參與原以力晶作為大股東的力智增資,讓力智一舉成為華碩持股逾 5 成、必須計算在其合併財報的子公司。這時候,這場「尾大不掉」的官司,變成了華碩未來獲利的變數,原本就是立錡、力智雙方客戶的華碩,決定出面當「和事佬」讓官司落幕。

「兩家公司都是我們的供應商,也都是滿不錯的公司,如果把資源都花在訴訟,對產業也不是很好。」現任力智董事長、同時也是華碩共同執行長的許先越回憶。在華碩的積極協調下,4 年後,這場官司終於落幕,力智的財務數字因此在 2016 年轉虧為盈。

就在同一時間,當初力智由於主力產品無法出貨,因此「被迫」多角化而發展的另一產品、用於控制電源開關的 MOSFET(功率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開始成為掙脫官司的力智大拚翻身的關鍵。

「後來,力智開始把自己的 MOSFET 以及驅動 IC 整合在一起,並且成功吃到了這塊商機。」一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

這名業界人士所指的,正是將這兩種晶片整合在一起、近年力智主打的產品 SPS 模組(Smart Power Stage,智慧功率模組),過去 3 年來,NVIDIA(輝達)將力智納入其高階晶片的公版裡。

 

來源:《今周刊》 第 131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