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網購還是夯 近半數民眾消費金額每次增加500元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1-11-25 16:31
疫情催化線上消費商機,根據萬事達卡公布調查顯示,88% 的受訪者每月網購次數較 5 月疫情爆發前平均增加至少 2 次以上,近半數民眾平均每次網購金額增加 500 元、甚至有四分之一平均增加超過 1000 元。
而新型態的消費行為「訂閱制」也受惠於網購熱潮而有所增長,調查指出,開始嘗試「訂閱制網購服務」的剁手族大幅增加近 3 成。
調查顯示,自本土疫情爆發後,66% 消費者增加去網購的店家、平台數量,更有 80% 的民眾表示,和疫情前相較,更熱衷貨比三家,不只對電商平台忠誠度降低,也更愛精打細算。
調查也發現,疫情帶動一波新的「訂閱制」風潮,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開始使用「訂閱制」服務,透過定期繳費方式購入特定服務或商品,相較本土疫情前增加 28%。
其中又以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美食外送平台、線上教育平台以及蔬菜箱訂閱為主流,讓剁手族在疫情期間一試成主顧。
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表示,宅經濟崛起,帶動消費者在網路上消費的品項、服務與模式的明顯改變,消費者對於「訂閱制」服務的需求,從過去的線上娛樂延伸到了教育、甚至生鮮食品的採購。
比較各年齡層的消費差異,56 到 60 歲消費者最常使用「訂閱制蔬菜箱」;51 到 55 歲消費者訂閱「線上教育平台」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層,至於 26 到 30 歲消費者訂閱線上影音串流的比例則為全年齡之冠。
調查發現,宅經濟網購也讓消費品項有所轉變,76.3% 民眾透過線上購買「生活雜貨與日常用品」的頻率提升,其次為「零食、飲料、生鮮食品」的品項,增加比例高達 71.5%。
另外,儘管疫情下口罩不離身,但「美妝保養品」仍是女性消費者主要購買的商品、男性則較多選購「3C 產品」;隨著大眾對於健康觀念的重視提升,51 到 60 歲消費者也更鍾情於「保健食品」的消費,而 20 到 30 歲的消費者在「服飾 / 鞋帽 / 飾品」的購買頻率提升最多。
在支付方式部分,調查顯示,比起「超商取貨付款」、「現金轉帳」等,「信用卡」仍是民眾網購時的支付首選,不只有高達 59% 人習慣使用信用卡支付,且強調重視「刷卡現金、紅利回饋」外,也重視支付工具帶來的「速度與便利性」;其中,51 到 60 歲民眾則會因注重信用卡在「延後付款」上的優勢而習慣使用信用卡做為主要支付工具。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