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五倍券到!

台灣銀行家 2021-10-14 11:09

採訪、撰文:李亦晨

無償取得搭配使用限制 效果好

「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且有助於數據資料庫的建置、分析及運用,政府應把握這次振興五倍券的機會,積極輔導小商家數位轉型。

今年 5 月,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由於管制趨嚴,餐廳禁止內用,電影院、健身房也暫時停業,內需型服務業陷入寒冬,不只營收大跳水,無薪假人數更是節節攀升。

有鑑於內需服務業受到重創,振興券挾著 2020 年「三倍券」的經驗,以「五倍券」之姿重新登場。

不過,發現金好還是發券好,再次引起熱議,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特別舉辦「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借鏡三倍券經驗,提出建言供政府參考,期許未來政策能夠更臻完善。

 

黃崇哲:或可成央行數位貨幣前身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疫情爆發至今,政府對經濟參與及介入的程度大幅增加,不論是美國直升機撒錢政策,或是台灣從三倍券到五倍券,從金融角度觀察,都看到很多的典範改變。

而振興券的數位綁定也讓外界看到台灣數位化的機會與反思,黃崇哲期許,藉由學研界更深入的討論,能夠帶來新的啟發,或許五倍券可以成為央行數位貨幣的前身,又或是五倍券的實施經驗,可作為央行發行數位貨幣的嘗試基礎。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行政院 8 月宣布將再次發放振興券,希望刺激消費,讓受疫情衝擊的小商家、零售餐飲業迅速走出谷底。不過反對方認為,現金才能達到救急效果,又節省印製成本,參考國外做法,也多以普發現金為主流。

 

許添財:紓困、振興作法有別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分析,紓困、振興作法有別,紓困應該用最快速度給予現金,但振興經濟是另一回事,如果發放現金,不缺錢者就會將現金轉為儲蓄;美國因事態緊急,全面普發現金,結果當期儲蓄率飆高,歐美國家發現金的做法也大多出現此情況。

許添財直言,在振興經濟這個特定目的之下,搭配使用期限限制,振興券效果絕對比現金好太多,而且政府可以規範使用對象集中在重災區業別,地方政府也能提供更多誘因,「紓困給現金快速有效,但振興若給現金,就事倍功半。」

 

張傳章:五倍券是「意外之財」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傳章則以行為經濟學為基礎,剖析振興五倍券的政策設計思維,他指出,稟賦效果理論(Endowment Effect)與賭資效應(House Money Effect)或許可以解釋社會大眾對於振興券領取前到領取後的心態轉變與行為模式。

稟賦效果理論(Endowment Effect)意指「當某人擁有某項物品時,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會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張傳章表示,人在獲利時會比較保守,但處在損失狀態時,就會轉趨積極;以 2020 年三倍券例子來看就很好理解,民眾需要拿 1,000 元去換取 3,000 元,而「拿出 1,000 元」處於損失狀態,損失帶來的痛苦是很大的,因此領券後會有更高的動機去交易。

至於五倍券,今年政府全額補助,民眾不須自掏腰包墊錢,就適用另個理論「賭資效應」;實驗證明,人們用賭場的錢賭博時,會更積極。

張傳章表示,無償取得、又有限制用途的振興五倍券,對民眾而言是筆「意外之財」,不少人會認定這筆收益是種獎勵,可能使用在非日常生活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上。

 

吳明蕙、連賢明:疫情「特殊狀況」,不至於危及財政

接著再談印製成本的議題,部分聲音擔憂政府耗費上億元預算推振興券,恐加劇財政負擔,導致債留子孫。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引用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資料,美國、英國、南韓等國自 2020 年度至 2021 年度,針對 COVID-19 疫情所採取的財政措施占 2020 年 GDP 比率,其中以美國 25.5% 最高,南韓 4.5% 最低。

吳明蕙指出,當時台灣僅占 2.1%,即便現在又有追加預算,提升至 3.9%,仍較其他國家要低。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則說,相較其他國家,台灣事實上沒有花那麼多錢,不至於危及財政狀況,不需要對此太過緊張。

連賢明接著表示,其實在非常時期,鮮少有人討論擴張型財政政策救急是否影響財政紀律,現在疫情就是「特殊狀況」,政府應優先考量的是如何照顧受影響族群,各國皆然,待疫情影響淡化後,再來討論財政問題。

 

從消費券到振興券 發放時機藏學問

不過振興券另一個被詬病的問題是,當替代率太高,效益就會大打折扣。回顧國內對於 2009 年發放消費券的研究,有 81.41% 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沒有消費券也會購買商品。

張傳章指出,8 成受訪者沒有消費券也會購買商品,這就是替代率,而替代率高低與政策背景有高度關聯;盤點 2009 年消費券與 2020 年振興三倍券的時空背景,可以發現四大不同,事件本身、發放時間、實務操作、消費地域均有差異。

2009 年政府發放消費券肇因於金融海嘯,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而且發放消費券時機接近農曆春節,民眾因應年節,本來就會有採買計畫,導致替代率偏高。

「三倍券有天時地利人和!」張傳章直言,2020 年政府決定發放振興券時,國內疫情獲得控制,發放時點接近暑假,但受到邊境管制影響,民眾無法出國,加上三倍券限制電商,因此消費會留在國內,對經濟助益比 2009 年的消費券更明顯。

除了發放時機,使用期間也很關鍵,與會學者齊聲呼籲「使用期限越短越好!」

張傳章指出,中經院採中間值模擬估算,假設五倍券替代率 7 成,且在今年第 4 季使用率達 7 成,估可貢獻實質 GDP 約 1,300 至 1,400 億元,但因五倍券效期至 2022 年 4 月底,如果民眾延後使用,拖到農曆過年採買年節用品,可能就會發生像 2009 年消費券的情況,替代率偏高,效果就沒那麼樂觀了。

許添財歸納振興券發放重點,振興券確實具有短期振興消費的效果,以總金額越高、使用期間越短、使用便利性越大、消費者交易成本越低,發行效益就會越大。

 

善用科技力 振興與數位轉型並進

從三倍券到五倍券,看似只是金額增加,其實政府在政策設計上,也記取去年經驗,做了些許修正。

吳明蕙表示,2020 年、2021 年同樣都是受到疫情衝擊,政府推出振興券,但對經濟影響存在差異;去年源自於國外疫情嚴峻,供應鏈受阻,製造業、服務業雙雙受挫,今年則是國內疫情升溫,內需服務業成為重災區。

內需服務業有多慘,讓政府不得不出手搶救?5 月中旬疫情爆發後,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管制更嚴格,許多場所、店家必須停業。

根據經濟部公布的 6 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統計,零售與餐飲慘遭疫情重擊,雙創有史以來最大減幅;7 月雖然疫情趨緩,全台迎來微解封,並於月底降為二級警戒,餐飲業營業額仍寫下史上次低的紀錄。

「今年內需衝擊比去年更嚴重」,吳明蕙直言,政府考量內需服務業急需政府伸出援手,並借鏡去年三倍券的經驗,今年五倍券做出 2 大改變,一是金額加碼且免費領取,二是強調數位。

吳明蕙解釋,政府之所以推廣數位券,一來可以避免民眾領取紙本五倍券時群聚,不利防疫;另一方面,若是商家可以藉此進行數位轉型,跟上產業發展趨勢,這會是個好機會。

去年三倍券數位綁定數量不到 1 成,吳明蕙坦言,三倍券除了無法共同綁定,幫長輩、小孩一起領券,綁信用卡時,商家也無法識別這筆是普通消費還是使用振興券,導致數位券的加碼幅度與紙本有不少落差。

有了前車之鑑,今年經濟部大手筆祭出 400 萬份好食券的加碼方案,只要綁定數位券,免抽籤就能獲得;除此之外,數位券也增加共同綁定功能,並設計「數位標章」,只要民眾綁定、取得標章,消費時出示給店家即可。

因有了「綁就送」的誘因,今年五倍券數位綁定傳捷報,9 月 22 日開放數位綁定首日,統計截至當晚 9 時,整體數位綁定人數衝上 207 萬 6,510 人,僅一天就超越去年三倍券數位綁定 180 萬人的成績。

 

留下數位軌跡 為「精準政策」鋪路

國際局勢難以預料,2008 年 9 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倒閉,從美國次貸危機持續發酵,最終擴大為撼動全球的金融危機;2020 年,突如其來的 COVID-19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對經濟的衝擊更是至今仍未能完全擺脫。

無論是金融危機或是疫情,台灣政府為了刺激消費,先後以消費券、振興券來解決燃眉之急,但每每推出,都得面臨排山倒海的質疑聲浪。

審計部 2021 年 7 月出爐的 2020 年總決算報告,便因提及三倍券效益評估欠缺嚴謹,且缺乏消費端調查資料,引起外界譁然。

連賢明認為,政府除了思考政策效益、加碼配套,也應該要好好做研究,如更精確使用電子發票、信用卡資料,甚至金管會可以大膽一點、與銀行合作,觀察消費券到底對信用卡使用金額產生什麼變化;他感慨地說,政府推行政策若缺乏完整的數據、研究佐證,就會導致每次都在吵一樣的事情――為什麼不發現金就好。

「台灣 IoT 這麼發達,三倍券、五倍券應該要善用大數據」,張傳章也建議,政府應該在符合個資保護的前提之下,規劃數位追蹤系統,並公開振興券流向與資訊,政府到學界都能夠掌握更多資料進行研析,未來就不用各說各話,有多少證據、做多少事。

張傳章總結,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且有助於數據資料庫的建置、分析及運用,政府應把握這次振興五倍券的機會,積極輔導小商家數位轉型;如此一來,這次振興券掌握到的龐大數據便可作為後續「精準政策」的基礎,有效提升政策效益,創造政府與人民雙贏的結果。

 

 

來源:《台灣銀行家》14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