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成舉牌概念股連續漲停 早已備好毒丸計劃
鉅亨網新聞中心
#Schart#value=1value=600887value=1value=伊利股份/#Echart#
12月21日訊息,隨著萬科股權之爭,市場對險資不斷舉牌的關注度空前提高。股價被低估、股權分散且擁有核心資產的伊利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資本市場眼中下一個最有可能成為被舉牌標的。但伊利在2006年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中就已備好“毒丸”,萬科的尷尬將無法在伊利重演。
連漲停被資本市場看好
今日,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買入)開盤報16.43元,截止10:25分,該股漲9.99%報17.73元,再一次封上漲停板。
財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伊利收入同比增長8.96%;凈利潤同比增長2.23%,業績穩健,市場份額繼續提升。其主營業務液態奶上半年收入224.23億元,增速8.28%,相比於競爭對手蒙牛0.81%的增速,伊利優勢明顯。
這一業績也被資本市場看在眼里。安信證券分析,伊利股份為質優白馬,當前估值較低。乳業行業格局穩定,雖然需求不振,但作為龍頭,伊利股份份額還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公司財務健康,現金流優秀。
“未來的資本市場上,股價被低估、股權分散且擁有品牌、渠道或技術等核心資產的公司,將成為最易面臨萬科式收購的公司。”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買入)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稱,連續漲停的概念股伊利最有可能成為被舉牌的標的。
公開資料顯示,伊利股份市值978億元,市占率第一,股息率達4.71%。但公司股權分散,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持股僅為8.7%;公司管理層合計持股7.87%,其中董事長持股3.85%。伊利以較強的競爭優勢、分散的股權結構和較高的股息率進入資本市場視野。
質優白馬伊利早已備好毒丸
與萬科不同的是,伊利早已準備好“毒丸”。伊利2006年5月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中提到,“授予總裁潘剛等33人合計5000萬份股票期權。當市場中出現收購本公司的行動時,激勵對象首次行權比例最高可達到獲授期權總數的90%,且剩余期權可在首次行權后3日內行權。”
經過上述安排,在伊利大股東持股低至10.85%的情況下,可以使管理層迅速稀釋股權抵御敵意收購。伊利股份的這項措施堪稱“金色降落傘”與“毒丸”計劃的結合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萬科式尷尬。
國新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剛認為,“伊利將面臨的股權收購是管理層在公司控制權上打響的戰役,早已埋下的毒丸未必會產生預期的效果。大規模的股權收購向來蓄謀以久,發起收購的一方資金充足,並預留后手,只要資金杠杠不高,就算收購未能如愿,也會釆取措施減少損失或不收損失,亦或做個戰略股東長期潛伏擇機而動,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不管收購行動成功與否,被收購的一方多會在股權收購中受內傷。對伊利而言,在制度上防止惡意收購雖有一定成效,但集中精力在業務方面突破更為關鍵。”
實際上,伊利的渠道和供應鏈一直被資本市場垂涎。目前,伊利已完成互聯網業務戰略及電商業務優化運營規劃。今年上半年電商業務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近9倍;在母嬰渠道的門店鋪貨率達到73%,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銷售額同比增長45%。此外,通過供應鏈優化,伊利經銷商訂單滿足率指標較上年同期提高近20%。
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買入)在研報中預測,全球乳制品市場需求正在回升,國際乳制品貿易正常、國內政府采購回升、全面二胎增大市場消費和信心。乳制品國際原奶供給下降,國際原奶價格將在2016年2季度明顯回升。伊利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乳制品平臺型企業,在整個行業即將復甦的大背景下將受益明顯。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