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護平均最高逾1100萬元 老後預備金要超「錢」部署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1-09-13 10:26
9 月 21 日是國際失智症日,而台灣將於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意味著高失智時代將隨之來臨。借鏡日本層出不窮預備金的照護問題與詐騙案件,更讓失智症的問題浮上檯面,尤其失智照護所需平均費用最高超過 1100 萬元,永達保經提醒,只要透過具有約束力的保險契約或信託契約,就能提前準備一筆與生命等長的「老後預備金」。
失智症延伸的社會問題,與其他高齡問題不同,由於失智患者大多能存活好幾年,又有容易迷路、判斷力異常、記憶力出錯、忘記親友姓名、情緒不穩定、易怒等等問題,常需家屬極大心力陪伴與照顧,且失智患者因為無法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甚至可能淪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肉,種種問題在在突顯高失智時代的諸多社會問題。
且失智症的照護成本極高,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其平均存活年數為 8〜12 年,每月照護費用大約 6〜8 萬元,12 年的照護費用大約 864〜1152 萬元,建議趁年輕健康時,及早進行財務規劃轉嫁這筆近千萬元的財務風險,也可避免這筆照護費用侵蝕到我們的老後生活費用。
準備一筆與生命等長的「老後預備金」需謹記「定期定額」與「專款專用」二大原則,保險機制能同時滿足這二大要素,透過保險契約的約束力,有紀律地定期定額準備「老後預備金」,若不幸發生失智風險,這筆預備金即可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永達保經表示,準備「老後預備金」必須兼顧「保障」與「錢」這兩大要素:
一、「保障」部位:透過保障類保險轉嫁照顧費用的風險,目前可轉嫁失智風險的保單有特定傷病險(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險、長照險等,其理賠認定,特定傷病是看疾病診斷,失能扶助險是依神經障害對照的殘廢等級,長照險則依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或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照判定被保險人的狀態及結果,這三類商品也有主、附約的區別,可視需求、預算及整體配置挑選商品。
二、「錢」的部位:配置儲蓄類保險,有紀律地提前準備老後的生活費用,例如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等。有些增額終身壽險繳費期滿可轉即期年金,或可設定分期定額給付,可免除保險金遭濫用或詐騙的風險,部分商品更配置有特定傷病、意外失能生活扶助金、老年照護住院醫療、豁免保費等多重加值功能,同時兼顧保障。
若想以精簡的預算達到儲備「老後預備金」的目的,可利用主、附約搭配的規劃方式,先求有再求好。
以 35 歲男性為例,可規劃 20 年期增額終身壽險,年繳 88,828 元保費,繳費期滿保價金即隨時間複利增值,若未動用這筆保價金,65 歲將增值至 2,273,618 元;搭配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健康保險附約(含嚴重阿茲海默症,保額 100 萬元),年繳 5,300 元,即可享有 50 萬元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一次保險金,以及每年 10 萬元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照護保險金(限 10 次)。不過,各家保險公司因應失智風險推出的長照相關商品各有不同,也有主、附約的區別,消費者應依自身需求與預算挑選合適的配置。
許多民眾憂心未來若罹患失智症無人照顧,即便可以透過保險契約定期定額提供現金流,但要如何確保這筆錢能確實發揮照顧自己的功能?建議民眾可以將保單結合「保險金信託」,於保單中批註約定當期滿或發生理賠時,保險公司將依約定將保險金存入信託專戶,並於信託契約中約定未來保險金的使用方式,例如:每年固定給付某某安養機構一年住宿費用、雜費等,透過信託契約確保保險金使用在自己身上。
永達保經提醒,失智症雖然不可逆,除了提早透過保險進行財務配置外,可以透過改變生活與飲食習慣降低罹患風險,多運動、多動腦、採取地中海飲食、增加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不抽菸、保持愉快心情等作為,都能夠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期許全民一起超「錢」部署、力行健康新生活,追求理想的老後生活。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