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城市演變理解代幣社會:新的信任模式將重塑社會關係
鏈聞 - ChainNews 2021-08-17 20:00
Web3 向前邁出了又一步,它將產生新的制度和社會結構,以滿足人類對安全、愛、歸屬感、認可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原文標題:《Dror Poleg:通證社會》
撰文:Dror Poleg,Real Innovation Academy 聯合創始人
翻譯:WhiteForest
來源:Forerun
這是篇非常棒的文章!這篇文章由 Dror Poleg 於 2021 年 5 月 3 日發表,他從城市的發展入手,講述了從農村到工業城市到大型中心平臺的演變過程中,人與人關係的解構。從依賴人的互相信任,到依賴城市的規則,到依賴中心化企業平臺,這個過程中傳統的信任模式被顛覆。他最終描繪了基於區塊鏈的 web 3.0 的社會,人們通過將任何實物通證化,在區塊鏈上進行去信任的交易。這將產生新的制度和社會結構,以滿足人類對安全、愛、歸屬感、認可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代幣社會
工業城市的出現重塑了社會。它改變了人們爲了娛樂和利益而互動的方式、地點和原因。萬維網的出現也產生了類似的影響。現在,網絡的發展有望以新的和令人驚訝的方式再次重塑社會。
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將爲這種演變提供動力。它們將使人們能夠買賣更多的東西,包括他們的注意力、手勢和同情心。它們將迫使人類建立新的制度、新的關係和新的善待彼此的理由。
要了解我們的發展方向,讓我們從一些城市歷史開始。
財富之城
1903 年,社會學家喬治·齊美爾對巴黎出現的一個新職業 quatorzième 產生了興趣。巴黎社會認爲與 13 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是不吉利的。爲了減輕這種「風險」,政黨付錢請人加入他們,並將派對變爲十四個人,法語爲 quatorze。起初,這可能是隨機發生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發展成爲一個合適的職業。正如 Simmer 解釋的那樣:
「他們是通過住所上的標誌來表明自己身份的人,他們會在晚餐時間穿着正確的服裝準備好,這樣如果晚宴應該由 13 人組成,他們就可以很快被召喚。」
早在城市出現之前,人們就就有着迷信了。但是城市讓晚宴變得更加頻繁。更重要的是,像巴黎這樣的大城市人口衆多且緊湊,足以讓一羣有特殊需求的人能夠按需找到提供特定服務的人。
齊美爾 觀察到,「城市是最高分工的地方」。城市密度使經濟專業化和供需匹配達到了新的水平。它降低了尋找、評估(通過口耳相傳)和在正確的時間向正確的人付款的成本。較低的交易成本和專業化勞動力帶來了更高的生產力。
但城市不僅讓人們更富有。它們還改變了人們之間的關係。
兩個社會
齊美爾的同事 Ferdinand Tönnies 觀察到農村社會和城市社會之間存在差異,他用「社區社會(communal society)」和「聯合社會(associational society)」來描述這種差異。
正如 Britannica 解釋的那樣,在「農村、農民社會」中,人類互動是基於傳統「定義和規範的」。人們「彼此之間有着「簡單而直接的面對面關係」,這些關係是「自然的」,涉及自發的「情緒和情感表達」。
相比之下,人們在「國際化社會與政府官僚機構和大型工業組織的互動方式不同。」 在那裏,「理性的自我利益和精打細算的行爲削弱了家庭、親屬和宗教的傳統紐帶。」 反過來,「人際關係更加客觀和間接,是爲了效率或其他經濟和政治考慮而理性構建的。」
工業城市讓大多數人可以互換,也讓一些人變得無價。他們使依靠個人關係變得更加困難和不必要,並且更容易開展業務。
在 Simmer 和 Tönnies 之後一個世紀,一種新型的密度 (density) 重新洗牌了人際關係。
「點贊」的生意
如果一座擁有 280 萬人口的城市能夠催生新的職業並改變人類之間的關係,那麼一座擁有 28 億人口的城市能做什麼?
這是使用 Facebook 的用戶數。2021 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創造了 261.7 億美元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 40%。它通過爲人們和企業提供一個相互尋找、社交和交易的場所來實現這一目標。
但 Facebook 並不是工業城市的更大版本。它並不僅僅是以犧牲公共關係爲代價來建立更多的商業聯繫。Facebook 將社區本身變成了一項業務。沒有必要出售或購買任何東西。即使只是簡單地與您的朋友交談或發送照片給您的母親,現在也已成爲一種商業活動。我們越來越多的個人互動發生在私人平臺上;這些相互作用被記錄、分析和操縱以獲取利潤。
在線平臺可以通過我們與信任的人的在線互動獲利。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類平臺能夠通過與我們不信任的人的離線互動獲利。
有評論的房間
2004 年,Yochai Benkler 對基於社會關係而非金錢交換商品和服務的市場的出現產生了興趣。
在 Sharing Nicely 中,耶魯大學法學教授重點介紹了兩個主要例子。第一個是「拼車」,即拼車上班的過程,佔當時所有通勤出行的六分之一。第二個是 SETI@Home,一個由超過 400 萬志願者組成的網絡,他們「捐贈」了他們家用電腦的處理能力來分析從太空收集的數據(尋找外星人)。在腳註中,他還指出了 Wikipedia 的網站的存在——「一個由幾千名志願者合作的百科全書」。
這些項目的兩個方面讓 Benkler 印象深刻:
他的文章強調了進一步研究「一般社會關係,特別是分享的新興重要性」的必要性。
幾年之內,Benkler 「共享經濟」的想法爲網絡上發展最快的公司提供了動力。優步、Lyft 和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克隆公司將拼車變成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WeWork 及其競爭對手對共享辦公室的想法也採取了同樣的做法。Rent the Runway、JustPark、Rover、EatWith 和其他使陌生人可以共享衣服和停車位,並訪問彼此的家帶狗出去或共享餐點。
Airbnb 是新「共享經濟」精神的縮影。自古以來,冒險家和獨立的靈魂就不斷衝擊既有的環境。但是沒有理由相信這種行爲會在有消費能力的人中盛行。正如一位早期的非投資者告訴 Airbnb 的創始人:「潛在的市場機會似乎還不夠大。」
但 Airbnb 成功了。迄今爲止,已有超過 1.5 億客人使用了其平臺,住在由近 300 萬房東管理的家中。正如 Ben Thompson 指出的那樣,Airbnb 不僅讓這些人能夠找到彼此;它幫助他們彼此信任。它通過利用其社區提供評論和照片、提供付款和保險解決方案以及後來對房東進行背景調查來實現這一目標。
Airbnb 將信任系統化和商品化,將其從獨特的個人品質轉變爲可以「附加」到任何人的非個人特徵。Airbnb 的創始人將他們的平臺視爲對前工業世界的迴歸。CEO Brian Chesky 在公司的使命宣言中寫道:
「我們曾經認爲歸屬感是理所當然的。城市曾經是村莊。每個人都互相認識,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可以稱之爲家的地方。但在上個世紀的機械化和工業革命之後,那些信任和歸屬感被大量生產和非個人化的旅行體驗所取代。我們也不再相互信任。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關於成爲社區意味着什麼的一些重要內容。」
但 Airbnb 並不是一個世紀前 Simmel 和 Tönnies 確定的過程的相反面。Airbnb 是這個過程的頂點:信任本身的工業化。將個人喜好和特徵轉化爲任何人都可以購買的非個人產品。密集的人羣——城市,以及後來的網絡——使得「自然」人際關係被一系列由冷酷的邏輯和必要性驅動的互動取代。
人們沒有相互信任,而是將信任放在監管越來越多的交互的平臺上。合租公寓、借工具、搭便車不再是人們爲彼此或彼此做的事情。它們是產品。
但共享物理空間和無生命的物體只是一個開始。
自助社會
「你一個人進店難嗎?您是否缺少團隊中的一名球員?你需要有人爲你留一個地方嗎?我願意出租自己,作爲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Morimoto Shoji 於 2018 年 6 月在推特上發佈了上述內容。他原本計劃免費提供陪伴,但由於需求量大而開始收費。後來有超過 3,000 名客戶依靠他的服務來滿足各種需求。正如 Emily Cope 報道的那樣:
「人們出於各種原因租用他,他說,但大多數人都感到無聊或孤獨,只是想被傾聽。
他被僱來喫午飯,在 Instagram 上拍照,陪一個申請離婚的人,在公園裏捉蝴蝶,聽衛生保健工作者努力工作。
一個人僱他描述他犯下的謀殺案,而另一個人付錢給森本,讓他從醫院帶他去重訪他企圖自殺的地方。」
賣淫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但這一次有所不同。森本走在了新型共享經濟的前沿——人們在其中分享自己。但不完全也不一定是性。
雖然賣淫從來沒有少見,但一定的門檻將買家和賣家分開,除非他們都足夠渴望(或絕望)。它從來都不僅僅是關於性的。有數百個故事是關於那些去妓院只是爲了得到一個擁抱、有人聽他們說話,或者只是爲了聽到另一個人說出他們的名字的故事。但是那些想要以上所有東西的人,即使他們只想要一個特定的部分,仍然必須去妓院並支付全套服務。
在線平臺降低了尋找、支付和信任陌生人的成本。門檻較低。因此,即使是最簡單動作或幫助也可以直接貨幣化。更重要的是,只有平臺才能將具有特定需求的買家與可以滿足這些需求的賣家相匹配,而無需支付任何其他費用。
正如我在 Lovers and Leavers 中提到的,這個過程體現在 OnlyFans 越來越受歡迎,這是一個讓個人直接廣播自己的網站:
「據《經濟學人》報道,OnlyFans「用戶支付訂閱費用即可關注和查看他們最喜歡的內容創作者,這些創作者通常每月向粉絲收取 5-15 英鎊左右的費用,另外還有更多的額外費用。」
從商業角度來看,附加功能是有趣的地方。粉絲不花錢看;相反,他們爲偶像的個性化信息、提及他們名字的視頻以及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發表意見而付費。
這不是大衆消費的被動行爲;這是一種關係。正如一位匿名分析師所說,OnlyFans 提供了「色情片和女朋友之間的中間地帶」。像星巴克一樣,OnlyFans 是第三個地方,介於企業和家庭之間。你付了咖啡的錢,但有人不厭其煩地把你的名字寫在上面,等咖啡做好了就給你打電話。」
信任的商品化促成了個人關係的分離。人們不尋求「自然」陪伴或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妓女(或兩者兼而有之),而是混合搭配必要的成分,只需爲他們想要消費的東西付費。
但是,雖然用戶不再需要相互信任,但他們仍然必須信任平臺本身。這種情況即將改變,對許多不同的職業和整個社會都會產生影響。
新的在線都市主義
網絡的演變與工業城市的演變相呼應。兩者都將大量人羣聚集在一起,降低了交易成本,並實現了更好的供需匹配。兩者都使人們以新的方式賺錢,改變了經濟回報的分配,促進了人際交往向商業交易的轉化。
當前狀態的網絡就像一個沒有公共空間的城市。人們只能在其他人擁有的地方進行互動,一小部分地主在所有經濟活動中佔據了超大份額。
加密貨幣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大多數人在聽到加密這個詞時都會想到比特幣。他們想到了交易和投機以及「數字黃金」等等。但加密貨幣更有趣的方面是那些抽象且難以解釋的方面:貨幣運行的基礎設施以及與交易或投機無關的應用程序如何使用該基礎設施。這種基礎設施還很年輕,而且相對未經證實。但它令人着迷,並提供了對可能的未來的一瞥——即使未來可能最終依賴完全不同的技術來實現相同的目標。
在我們的討論中,讓我強調五個相關功能,它們區分基於區塊鏈的網絡(也稱爲 Web3)和我們目前所知的網絡(Web 2.0):
我正在寫一篇更長的文章,對有關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關鍵概念進行實事求是的解釋(順便說一句,如果您想對此提供幫助,請給我發電子郵件)。目前,以下五個部分對上述功能進行了簡短說明。如果您不需要這些解釋或想在瞭解機制之前瞭解結果,請直接跳到下面的通證社會部分。
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而不是私有平臺
區塊鏈爲軟件開發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方法。區塊鏈不是控制所有代碼、文件和用戶數據的中央實體,而是在由數千(或數百萬)個實體控制的計算機上的網絡上運行。這些實體基於預先設定的協議進行合作,協議本身可以根據參與者之間的協議進行更改。
我們以音樂下載爲例。Napster 和 iTunes 都允許用戶將音樂下載到他們的計算機上。但 iTunes 完全由 Apple 控制,而 Napster 只是讓個人共享文件,而無需將這些文件存儲在中央服務器上。(是的,我知道 Napster 是非法的,但我們的興趣在於基礎設施,而不是公司最終使用它的目的)
區塊鏈使許多其他服務能夠以這種方式交付,從而將這種邏輯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而且中心化程度甚至低於 Napster。現在有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網絡、博客平臺、電子商務系統、文件存儲提供商、音樂流媒體服務、貨幣兌換、儲蓄賬戶、電腦遊戲等等。他們提供的服務可與 Facebook、Substack、Shopify、Google Drive、Spotify、Epic Games 和美國銀行提供的服務相媲美。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採用完全不同的所有權和治理結構。
利益相關者而不是用戶
使用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人可以——有時必須——擁有該平臺的一部分。這種所有權採用硬幣或代幣的形式。它們可用於訪問特定服務、驗證個人身份、賺取「紅利」、參與持續的審覈和監管活動,以及對管理平臺(或應用程序協議)的規則的更改進行投票。
上述內容讓我想起了上市公司的股東,但存在一些關鍵差異。絕大多數 Apple 或 Facebook 用戶都不是這些公司的股東。這些公司的客戶無需擁有股票即可使用 iPhone 或在 Facebook 上發佈內容。在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中,通常用戶不可能不是所有者。爲產品付款意味着擁有它的權益。
這種所有權結構以與傳統公司完全不同的方式將所有用戶的激勵措施統一起來。每個用戶都將自身經濟利益和平臺的成功綁定。而參與度最高的用戶往往對平臺的管理方式擁有更直接的權力。我使用直接這個詞是因爲 Facebook 上的影響者有間接能力呼籲公司對平臺進行更改,但他們對公司最終做什麼沒有任何直接控制權。(不,代幣經濟不是解決收入不平等的新社會主義形式——儘管它也可能這樣做;但它也可能創造新形式的不平等)
除了社區治理之外,區塊鏈技術還使個人能夠爲自己的福祉出售經濟利益。人們可以輕鬆發行代幣,讓其他人可以分享他們未來的收入,投資他們的教育,並投票決定他們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有些人已經在這樣做了。
透明而非不透明的治理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結構阻止任何個體實體完全控制或做出臨時決定。
Facebook 甚至馬克扎克伯格本人都有權禁止 Facebook 上的特定用戶和羣組。28.5 億用戶暴露給一個人或公司的心血來潮。
相比之下,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網絡將根據預先編程的規則運行,使任何遵守這些規則的人都能參與。對這些規則的任何更改都需要多個利益相關者的同意,實施此更改的過程是透明的。一旦達成一致,變更將普遍適用,並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每個人。
由於用戶通常擁有投票權,更多的人蔘與治理討論,你不需要成爲大股東也能聽到你的聲音。區塊鏈項目的開源性質使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討論源代碼。
這些機制並不完美,仍然可以被操縱和破壞。但它們不同於管理我們當前互聯網巨頭的機制。
假名而不是個人信息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用戶擁有一個可以在多個應用程序和服務中使用的公鑰(類似於用戶名)。每個公鑰都與一個私鑰(類似於密碼)相關聯,用於驗證用戶的身份。這兩個密鑰相互解密和加密,並通過這樣做來驗證彼此的真實性。應用程序本身不存儲用戶的私鑰(密碼)。
該解決方案理論上比將所有用戶的密碼存儲在由私人公司控制的中央位置更安全。更重要的是,這意味着身份的基本單位是公鑰,而不是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個人識別詳細信息。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使兩個人能夠相互信任並在不知道彼此身份的情況下開展業務。
請注意,這與在亞馬遜上擁有使用暱稱而不是真實姓名的帳戶的人不同。在我們的例子中,電子商務平臺本身並不知道賣家或買家的真實姓名。而且,如上所述,平臺本身的擁有和管理方式與傳統公司不同。
與流行的看法相反,這並不能使基於區塊鏈的平臺成爲犯罪分子的理想選擇。如有必要,公鑰仍然可以追溯到用戶的真實身份。但是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正常運行使用戶無需與一家中央私有公司共享和存儲他們的個人信息即可相互信任。
可編程而不是不確定的結果
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由代碼而非人管理。他們的用戶是具有可信身份的利益相關者。這促進了開展業務和構建產品的新方法的發展。
舉個例子:我的朋友 Packy 寫了一篇文章,引用了多位其他作家(包括我)。然後他將那篇文章作爲數字產品出售。文章中引用的每個人都會自動收到銷售產生的一筆錢。有一天,如果文章的新所有者以更高的價格出售,Packy 和所有貢獻者都可以分享利潤。
你可能想知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不是類似於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音樂版稅嗎?
與音樂版稅不同,不同貢獻者的權利被編入交易本身。有人爲文章付款這一事實會自動觸發對所有貢獻者的付款,並且任何未來的銷售都可以這樣做。完成此交易不需要律師、法官、警察、銀行家和「美國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商協會」。合規性已融入交易本身。
這個過程比每次在收音機上播放一首歌時弄清楚誰得到報酬要便宜得多。並且所有相關人員立即獲得報酬,而不是在所有中間人完成工作後數月後獲得報酬。
通過降低監控和執法成本,版稅和小額支付可以應用於許多其他產品和行業,而不僅僅是著名藝術家的歌曲。突然之間,我們可以補償人們對其他類型的任務和項目的特殊貢獻。
我列出了五個功能,這些功能將我們所知的網絡(Web 2.0)與由區塊鏈驅動的應用程序(Web3)提供的替代方案區分開來。如果以上內容過於抽象,請繼續關注更長的文章,將詳細解釋該主題。對於今天的討論,重要的是 Web3 有可能通過以下方式降低在線交互的當前成本:
通證社會
城市使工業分工和新職業如 quatorzième 成爲可能。Web 2.0 促成了共享經濟和新一代的影響者。Web3 將使所有人類活動的金融化成爲可能。
什麼?!
爲了解釋我的意思,讓我們回到 Tönnies。城市將人類從「自然」和「自發」關係推向非個人理性構建的互動。以前由教會、家庭或鄰居解決的食物、住所、建議和其他舒適或幫助現在由營利性服務提供者或政府官僚機構解決。
互聯網使供應商能夠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並使客戶能夠隨意混合和匹配這些服務,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這些動態。「供應商」和「客戶」越來越多地指的是「個人」,他們互相出售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在互聯網的某些角落,人類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每一種情感表達都已經被賣給出價最高的人。但是這個過程仍然很繁瑣,需要用戶冒着個人信息的風險,並支付維持大型私有中介機構的費用。這就是爲什麼——像所有新技術一樣——它目前只滿足人類最強烈的衝動。
Web3 承諾簡化這一過程,讓更多人更容易相互信任並直接進行越來越小的交易。結果,更多的動作、幫助和言論將受到市場機制的支配。有些將按需付費。其他人將以新的方式捆綁在一起並實現自動化。
想象一下,支付月費以確保您看到的每個人都向您問好。或者讓你的鄰居每次調低音量時賺取固定金額,讓你晚上睡個好覺(你的睡眠追蹤器會自動觸發一個智能合約,每天早上補償鄰居;沒有必要真正和他說話或說謝謝你)。我會把它留給你的想象力來想出其他的可能性。
每一個善舉都將成爲商業行爲。這是噩夢還是夢幻社會?
我不知道。但它可能與我們已經知道的世界沒有太大不同。Tönnies 將較小的農村社區描述爲「自然」和「自發」的關係。但他們是嗎?宗教和社會制度的出現並不是由於某種抽象的、仁慈的本能;它們的出現是爲了滿足經濟和政治需要。人類總是相處融洽,因爲他們需要一些東西。他們一直在交易和試驗不同的激勵計劃。
Web3 只是向前邁出的又一步。它將產生新的制度和社會結構,以滿足人類對安全、愛、歸屬感、認可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我們不應該假設我們目前的機構是人類所能做的最好的。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取決於我們。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加入鉅亨買幣LINE官方帳號索取免費課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