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美中金融戰

理財周刊 2021-08-05 16:15


文.洪寶山


經歷三月的阿拉斯加會談、七月的天津會談,美中政治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雙方都把價值觀的矛盾之處攤在陽光下,各界專家普遍認同美中關係進入磨合期,但卻不知道雙方要如何磨合共處,目前的局勢進入到美中雙方各自盤點自身的弱點而補強,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疫情促使美國以國安為由,主導美中供應鏈脫鉤。

 

赴美掛牌  陸企中概股成新戰場

而中國發現被美國卡脖子,決心擺脫卡脖子威脅,借力使力的加速美中供應鏈脫鉤,尋求彎道超車的機會,達到供應鏈自足的目標。現階段的美中關係,算是大戰之前的各自補強、全面佈陣,甚至為了不讓對方抓到弱點,寧可自行斷尾求生,就好比最近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成為新戰場。

表面上,中國在經濟上採開放自由的態度,接納並複製西方的資本主義,說服左翼份子在社會主義中納入市場供需法則,在江澤民與胡錦濤掌權期間,紅色資本家藉由香港接觸到股市的資本運作,讓一批又一批的國營企業赴港掛牌,賣股換技術跟現金,初嘗甜頭後,把目光放大到更大的市場運作|在華爾街賣中國夢。

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也需要中國市場的消費力,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新創電商平台企業紛紛赴美掛牌,吸收美國的技術養分,拿著在美國籌措的資金發展壯大,可以說如果沒有華爾街,中國的數字經濟也不會發展得這麼快速,由此可見華爾街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但是中企長期以來都不願遵循美國的審計標準,也不願對創辦人緊密掌控公司的治理問題作出改善,令華爾街非常困擾。

 

科技監管  民企滴血投資人受害

終於在滴滴出行在美國 IPO 的幾天後,便遭到中共監管當局要求從應用程式商店下架 App,使美國投資人蒙受嚴重損失。北京監管機構隨後又大規模取締科技和民營補教機構,七月中國監管機構要求幾乎所有想在外國上市的公司接受網絡安全審查,大幅加強政府對私營企業的監督。這一波科技股的監管浪潮,受害者都是民企,例如阿里巴巴、騰訊音樂、美團等,而國企都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表面上,北京政府像是著魔、不理智似的對自己內部的賺錢企業實施空前打擊,但實際上,打擊了民企,民企勢力範圍縮小,市場便騰出空位來,此時國企趁機擴張,正好順了中共的「國進民退」的戰略部署。但是美國投資人權益受損,讓國會議員看不下去,包括共和黨甘迺迪在內的一些參議員,上周致函 SEC 主席詹斯勒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採取更強硬立場,徹底調查在美上市的中企缺乏透明度的問題。

 

擔心失控  陸監管當局姿態放軟

根據路透社在七月三十日的報導,SEC 日前已要求企業停止提交任何證券發行的註冊登記,直到該機構提供企業如何揭露北京政府實施新監管整治風險的具體指導方針。目前還不清楚這需要多久時間,此舉說明了 SEC 開始對付中國企業。

對於 SEC 的強硬態度,中共監管機構在八月一日一改強硬態度,將姿態放軟,尋求與美方的溝通管道。這點倒頗不尋常,特別是近期在北京政府接見了塔利班組織代表之後,說明中國對於金融市場的資本運作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態,深怕在哪個環節不小心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失控,這點是中國社會主義擁抱市場經濟過程中,最恐懼的弱點|輕則影響十四億人口的生計,引發民怨,嚴重的話,將招來有心人士的批判|引狼入室,藉機撼動當局政權。

畢竟,中國引進市場經濟的時間還不算長,滬深股市納入 MSCI 也是二○一七年的事,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時間並不久,算不上真正經歷過國際經濟衰退的空頭市場洗禮。

 

壓低指數  中國怕股房市大波動

當然中國也明白這點,基於樓市在過去三十年吹起的巨大泡沫,禁不起短期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所以始終把上證指數壓在三字頭附近,就是擔心與國際接軌之後,資金快速撤離中國時,中國百姓不理智的拋售,最終引發股市與樓市劇烈修正,進一步造成民心動盪,給了西方國家有機可趁的打擊機會。

而中國也很清楚這弱點,所以刻意的在貨幣政策上保持著跟聯準會不同調的節奏,以抵銷美元劇烈波動的衝擊。例如上個月全面降準,而聯準會卻面臨高通膨背景的縮表與升息的議題。

 

 

來源:《理財周刊》109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