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張志誠觀點:8月前台股下殺的理由 為何只等待半年報低本益比公司

張志誠分析師(摩爾投顧) 2021-07-28 12:48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張志誠觀點:8月前台股下殺的理由 為何只等待半年報低本益比公司。(圖:shutterstock)

台股今日的盤中大跌,市場近期不斷傳言港股、陸股的下殺可能影響台灣,但仔細看台股近兩日下跌的主要個股都是上周創波段新高點或是市場熱門追價的中小型電子股,其實台股接近八月份最重要的下跌因素,還是本月台積電 (2330) 的財報公布後,7/19 我說明台積電雙率雙降來自新台幣匯兌損失,這一點是牽動法人調節賣出電子的關鍵,尤其在 8 月份為台灣上市櫃公司財報半年報必須全揭露的時間,對於半年報電子股有匯兌損失疑慮的公司,我認為電子本益比太高的公司一定要經過法人賣壓完成後,才可能有介入的時機點,來到快八月份,似乎電子堅持要看到財報公布後才買進的邏輯是對的。

有時要到股票市場下跌後,投資人才會看出誰在市場魚目混珠當中裸泳,但那往往是追高股價後面臨受重傷才體會的到。所以堅持在下跌時才找股票的轉折買點,且股票一定是要低本益比,這種「傻瓜投資法」其實很簡單,但要能夠忍心立命在這股市資金波動吸引人下,卻不簡單。

我近期從港股、陸股大跌的相關個股中,觀察可能與美國要求美系基金投資港陸股研擬加諸的限制有關,所以引起資金的撤離,然而台灣與港、陸不同,若此事情真的發生,實際對台灣股市有利,因為這有可能會引起未來外資從港陸轉向台灣,然而資金要轉向台灣的觀察,建議投資人未來一定要從匯率、半年報低本益比公司是否先轉強特別注意。

此外,大盤本周也正在面臨美國超級財報時間與 fed 決策會議,當今天加權指數技術面一度因大跌壓低到指標值 16 時,已經進入超賣區還出量的現象,在我經驗視為是八月份的法人大換手,是把高檔股賣出換到低檔股,故我從 7 月底建議投資要回頭好好看近期被市場無情打壓到本益比很低檔的航運,尤其領先大盤先壓更低的散裝航運公司反而會成為下一波主流,財報看龍頭股裕民 (2606-TW) 甫公告的第二季 EPS 達 1.22 元比第一季大幅成長 2 倍,就可以嗅到一些不一樣的訊號。

電子股我傾向先做好下半年的產業先探,耐心等待低本益比公司確定短期均線可以轉強後,才去布局,或許需要些等待時間,然而好的買點往往是等來的,這個投資理念我認為在目前台股的基期因素下,非常適用。

從去年疫情肆虐影響下,各國封城,就算沒封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聚會也大幅減少,實體店業績也多數轉移到了線上,居家辦公盛行下,帶動筆電、伺服器、網路攝影機、網通產品和晶片的需求,晶圓產能趕不上需求的情況也導致網通晶片產能供不應求。

雖然歐美的疫苗覆蓋比率已非常高,可是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導致連帶歐美染疫人數又變高,所以就算真的全球都已有疫苗保護,而且各國不再封城或禁止聚會,也很難回復到疫情沒發生前的生活模式了,居家辦公和線上購物已變成新的生活模式,雖然線上本來就很平常,只是疫情的因素,造成線上的優勢放到更大。

網通 IC 大廠之前表示:「下半年 PC 市場需求預期持續強勁」,疫情讓網通產品迎來一波大成長,可是現在看來,就算疫情趨緩或結束也不會讓網通產品需求就不見。車用的乙太網路也是網通廠的另一個成長機會,這應該是跟疫情發生後汽車需求成長有關,而且隨著技術進步,讓汽車內變成另一個客廳的概念也慢慢變的可能。統計到 2021 年汽車網通的滲透率才到 30% 左右,而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到 2025 年新車的車聯網市場滲透率有機會達到 80% 左右,這樣的藍海空間放眼看到明年也還是一個重要商機。

目前我們整理與車用網通有關的台灣概念股有:

鴻海 (2317-TW):6 月營收年增率 11.4%,季與年線趨勢向上,有好買點可注意。 

台半 (5425-TW):6 月營收年增率 36.48%,季與年線趨勢向上,頸線支撐 66.5 附近,有回檔出現低檔買點可注意。

啟碁 (6285-TW):季線走揚,回測到年線附近,可注意後面的營收變化和產業利多。

健和興 (3003-TW):6 月營收年增率 47.64%,雖然季與年線趨勢向上,等出現好的買點在注意也很重要。

若想獲得更多股票還有產業的分析,請加入

股市帝國張志誠 LINE 粉絲團
https://lin.ee/mPZB06s

股市帝國張志誠 YOUTUBE 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e4ROy5DoIHyvpKD961PuA

股市帝國張志誠 TELEGRAM 頻道
https://t.me/morehappy1688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