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5大因素決定中美開戰 取決於相對實力和看法不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4 15:32
香港文匯網援引參考消息網報導,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2日發佈美國米切爾航空航太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羅伯特·哈迪克的文章指出,5個因素決定中美是否開戰。歷史學家傑弗裡·布萊尼說:「戰爭通常因兩個國家對其相對實力的看法不同而起。」美中兩國的決策者是否願意冒險使軍事行動升級將取決於他們對各種作戰理念以及負責執行這些理念的部隊和裝備有多大信心。
1.解放軍的「偵察-打擊綜合設施」是否有效?
解放軍的偵察-打擊綜合體借鑒了冷戰時代蘇聯的類似計劃,也包含衛星、機載及其他傳感器;一個指揮和控制結構;用來打擊敵方海上特遣部隊的各種遠程反艦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中國在戰區彈道導彈(美國一枚也沒有)和反艦巡航導彈方面遠遠領先於美國,解放軍的巡航導彈就射程、速度、類型和數量而言都遠超美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反艦理論和訓練(尤其是深海作業)有長足進步,這個趨勢在今後10年無疑會延續。
目前尚不清楚解放軍的戰鬥參謀人員已在多大程度上將傳感器網絡和通信系統連接起來形成能夠承受重壓的強大「反海軍」能力。尚不清楚的另外一點是,解放軍的各種遠程反艦導彈在海上用來打擊移動中和有防守的目標時可靠性如何。
2.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導彈防禦是否有效?
「用航母派兵」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應對危機之道。事實上,1996年台海危機達到高潮時,正是美國動用2個航母戰鬥群的舉動迫使中國讓步,並隨後實施了解放軍以反介入為中心的軍事建設。儘管導彈對美國航母的威脅日益嚴峻,但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幾乎本能地通過這些軍艦在危機時期傳遞信號。如果航母戰鬥群的導彈防禦系統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威脅,那就會大難臨頭。
未來10年內,海軍的航母防禦系統能夠徹底粉碎百餘枚導彈從2個以上方位的進攻嗎?哪怕只有為數不多的導彈命中,那對海軍來說也會算是戰敗。
3.解放軍的導彈是否能夠壓制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基地?
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美國的軍事分析家開始擔心在西太平洋地區解放軍對地攻擊導彈能夠威脅到美國及其盟國的空軍和海軍基地。美國智庫的多份報告稱,解放軍越來越有能力通過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精準打擊使美國在日本、韓國、沖繩,也許還有關島的主要軍事基地至少暫時陷入癱瘓。
針對這種狀況,美國國防規劃者致力於加強空中和導彈防禦、增加戰區導彈防禦能力、改進跑道和基地修復能力。這場競賽的另一個內容是適應性調整,比如「快速猛禽」理念,即空軍要能夠把一小批一小批的攻擊戰鬥機和配套運輸飛機部署到整個地區的疏散機場和遠征機場。美國海軍陸戰隊為其未來的F-35B中隊制定類似的作戰計劃。 (接下頁)
[NT:PAGE=$]
4. 針對感測器網路的「致盲」計劃是否有效?
美軍和解放軍都謀劃打壓對手搜集戰場情報,並向前線部隊傳送情報及相應指令的能力。例如,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太空反制計劃,現在定期試射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美國空軍在20世紀80年代試驗了一件反衛星武器,海軍則在2008年展示了直接上升式反衛星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對付低地軌道上的各種偵察衛星,也許還可以對付較高軌道上的通信和導航衛星。
除了在太空戰中「致盲」和「致聾」以外,雙方還日益重視電子戰,包括迷惑敵人的導彈和干擾對手的通信。
哪一方會在將來的「致盲」賽中勝出呢?作為「主隊」和陸上強國,中國將更加游刃有餘。同美國遠征軍和海上特遣部隊相比,中國有更多可供利用的領土和基地。如果雙方都破壞了對方的衛星網絡,中國將有更充裕的時間重建機載監視和通信中繼網絡來支援主場作戰。另一方面,美國在該地區的聯盟體系將是一大優勢,在支持和重建偵察與通信方面尤其有用。
5.攻擊性網絡作戰會影響戰術結果嗎?
中國的網絡情報搜集行動是眾所周知的。不太清楚的是解放軍運用網絡武器(尤其是在軍事行動的關鍵時期)擾亂、歪曲和破壞美軍傳感器網絡和指揮網絡的能力。中國在網絡情報行動方面的成功,想必能說明它同樣擅長進攻性網絡破壞。
就美國而言,據信它也有很強的攻擊性網絡能力。不過,美國國防部官員幾乎從不談論、也從未公開展示過他們的這種能力。攻擊性網絡行動會對敵方戰術軍事行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始終是個謎。
當今時代,中國和美國軍隊的計劃和決策者們好像就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力量的關係達成平衡。但是隨著局勢的發展,這種平衡將會打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這些變為現實,那麼解放軍武力對抗未來代表著美國自由的巡航艦隊或者其他類似行為的誘惑將會大大增加。
美國官員可以通過改變以上討論的5種戰略,或者強調其他可能的新的能夠消除有關升級和戰爭造成後果的懷疑的概念的方式避免這種危險分歧的繼續發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